1.软件测试用例怎么写才能更全面,才不会乱
你好,可以参考:测试也很累的喔,还有你可以找找:史上最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一、界面规范1.是否整个软件的字段的字体、大小、颜色、排列一致2.是否整个软件的字段后都有冒号(如果有,是否都属于同一种字体)二、用例编写粒度准则1.对于不作为一个完整业务流的操作,如增、删、改等,每个操作(比如增加)作为一个用例。
2.对于完整的业务功能实现的操作,把实现一个业务功能的目的作为一个用例。3.对于紧密关联的业务功能,把关联的业务功能实现作为一个用例。
4.对于异常情况下的操作,作为一个用例。5.对于在异常情况下的操作的数据处理,作为一个用例。
2.测试用例书写要详细到什么程度
这里说的不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数量,而是测试用例的书写。
如:前置条件: entity表中有一个 XX字段 = XX ,oo字段 = oo 的实体记录。
等等,把需要准备的数据也写到TC里面了。
很费时间!!
而且由于是对内开发的软件,开发方经常改动页面,导致TC也要更改。写的粗一点的还好说,像我写这么详细,改起来真的很痛苦。但不写这么详细又怕不对(我真是如履薄冰一样的前行啊。)
在各处搜索了一下,觉得下面这个人说的最有道理,以后可以参考之。
@smilehe:切身感受:
如果自己写用例并自己测试,除了边界上或者异常等处必须详细,之外的可以“自己清楚”;
如果写给别人用,老老实实的写详细;
如果自己写 用例并打算日后也做为其他项目参考,建议事后补详细!
在设计用例的时候可以用mm图将功能点仔细分析,具体每一个用例后,可以在后面列出要输入数据的类型作为备注,防止在FREETEST中书写TC时遗忘。
在freetest上,先写上名字就行。反正是自己测试,测试点都在mm图上。等有时间,或者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开发不再有改动时,再去完善TC。
3.软件项目的测试文档如何写
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用例是不同的。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统一,变化更大、更快。笔者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测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分出来。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日益壮大和逐步走向成熟,软件测试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由软件编程人员兼职测试到软件公司组建独立专职测试部门。测试工作也从简单测试演变为包括:编制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编写测试脚本、实施测试、测试评估等多项内容的正规测试。测试方式则由单纯手工测试发展为手工、自动兼之,并有向第三方专业测试公司发展的趋势。
要使最终用户对软件感到满意,最有力的举措就是对最终用户的期望加以明确阐述,以便对这些期望进行核实并确认其有效性。测试用例反映了要核实的需求。然而,核实这些需求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并由不同的测试员来实施。例如,执行软件以便验证它的功能和性能,这项操作可能由某个测试员采用自动测试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关机步骤可通过手工测试和观察来完成;不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数据(以及产品需求),只能通过评测产品和竞争销售数据来完成。
既然可能无法(或不必负责)核实所有的需求,那么是否能为测试挑选最适合或最关键的需求则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选中要核实的需求将是对成本、风险和对该需求进行核实的必要性这三者权衡考虑的结果
4.如何编写测试用例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日益壮大和逐步走向成熟,软件测试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由软件编程人员兼职测试到软件公司组建独立专职测试部门。测试工作也从简单测试演变为包括:编制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编写测试脚本、实施测试、测试评估等多项内容的正规测试。我们公司一直使用日事清来完成软件测试的编写、执行等工作。通过日事清看板按照项目、部门、时间等维度组织团队工作清单,梳理团队任务,创建团队工作计划,让团队工作可视化。建立在看板的任务会落实到人,这些任务会自动分解至团队相关成员的个人日程中去,让个人的日程和团队的工作安排打通,实时跟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团队有计划、有反馈、有总结、有调整,基于此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戴明环”,保证了测试团队的效率和质量。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测试,发现软件系统的缺陷,保证软件的优良品质,则是软件公司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每个软件产品或软件开发项目都需要有一套优秀的测试方案和测试方法。
影响软件测试的因素很多,例如软件本身的复杂程度、开发人员(包括分析、设计、编程和测试的人员)的素质、测试方法和技术的运用等等。因为有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有些因素则是波动的、不稳定的,例如开发队伍是流动的,有经验的走了,新人不断补充进来;一个具体的人工作也受情绪等影响,等等。如何保障软件测试质量的稳定?有了测试用例,无论是谁来测试,参照测试用例实施,都能保障测试的质量。可以把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即便最初的测试用例考虑不周全,随着测试的进行和软件版本更新,也将日趋完善。
因此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制是软件测试活动中最重要的。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指导,是软件测试的必须遵守的准则。更是软件测试质量稳定的根本保障。
5.如何写好测试报告
项目简介:一些需要介绍的内容,项目简称的解释,项目背景等等。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的大纲。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的描述,包括客户端和网络环境。
测试资源:测试过程中的测试资源使用。 测试的数据:bug数,解决数,遗留数。
模块bug分布,bug走势图,缺陷遗留,需要说明的问题。 测试数据分析:对于整个过程测试的一个分析,得出结论。
遗留问题:对于软件遗留问题有详细说明。 报告的内容每个人都可以说清楚,但是仅仅简单的罗列,也能使看的人很费劲。
如何展现这些东西使你的测试报告丰满而又有说服力,并且易读易看呢? 1、内容简洁:说话抓住重点,不说废话,简单易懂,能用表格的尽量用表格展示。 2、不罗列详细数据,挑拣一些能说明问题分析数据的:比如缺陷走势图,模块的bug分布等等。
加必要的简短的分析。图形简单易懂,且比较直观。
如果不能说明问题或者一些不重要的图表就不用都一一列在报告中了,会显得报告比较啰嗦。 3、遗留问题说明很重要:遗留问题列表:当遗留问题比较多时,要择优选择,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10个问题,大家都会仔细看,100个问题就没有心情和时间仔细看了,会感觉重点不突出,这就需要测试人员挑出比较重要的问题展示出来,并且说明重要问题的影响。
4、分析结论一定要给出,并且明显的位置。让项目经理清楚你的测试结论是什么,当时间比较紧的时候他看到结论心里就有数了。
5、把其他的详细数据付成附件,可供想得到详细数据学习的人去学习理解。
6.做过软件测试各位大神们帮忙看下,怎么根据这个需求分析写测试用例
1、首先根据需求写出测试用例大纲(很重要:测试大纲的目的在于罗列出所有的测试点。
当你测试大纲写完之后和项目组的人员讨论、研发、设计都需要参加、以确定不会因为理解偏差导致的遗漏或者是方向不对)2、然后根据测试大纲开始编写完整的测试用例3、在用例编写的时候进行分类(如:业务流程测试,安装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等)4、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等价类,边界值,因果图,流程分析,等等)5、用例编写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例的复用性。6、设计用例的时候最好在有疑问的时候找人讨论(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你的用例颗粒度、换个思维你会发现用例有很多地方不足)以上是我在做软件测试过程中的一点点经验、祝你好运。
7.如何编写更好的测试用例 java
您好,
1、测试用例要根据测试大纲来编写
2、测试用例也要分测试项进行归类,这样比较好分析和阅读。如:业务流程测试、安装测试、功能测试、用户友好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等。
3、编写测试用例要考虑各种情况,精力主要集中在软件的主要业务流程和风险高的地方。能分出测试优先级别就最好了。
4、熟悉系统,对编写测试用例很有帮助。
5、即使对测试很熟悉了,在时间非常紧的时候,编写测试用例还是很有必要和好处的。
8.怎样对一个程序各个模块进行测试
软件测试是个大的课题,这里简单说说。测试分多种单元测试、组合测试、压力测试等等。就老师布置的要求,通常应该是单元测试和组合测试。测试的步骤通常是先写个测试大纲,然后按大纲实施测试,最后写成测试报告。其中组合测试,就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多个模块组合后再进行更高层的测试。测试最基本的方法是黑白二种方法,所谓黑就是指测试输入与输出的各种情况,验证在各种输入的情况下,输出是否正确。所谓白,就是对设计测试大纲时,需要把模块内部所有可能的逻辑路径均被执行过,验证所有逻辑是否正确。通常,你可以根据需要先择这2种测试方法。举例最简单的黑盒法:
(1)编写大纲,确定测试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测试所需要的环境
(2)设计测试用例,包括各种输入数据集,文件集等,功能集
(3)明确测试的过程及步骤和次数;
(4)进行测试并记录每次测试的结果,包括输出数据、界面、文件等
(5)评判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6)建议和改进意见。
测试后,你需要提交3种文件,测试大纲,测试记录,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