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教学设计怎么写

1.《雨》的教案

雨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东西,而不同季节的雨却有不同的特点。

春雨,温柔而妩媚。它给世界带来了温暖、生机和希望。诗人喜欢把春天比作姑娘,那春雨便是姑娘的眼睛,洁净又晶莹,深情又安详,春雨绵绵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沥的声音,也感觉不到雨浇的烦恼。湿润的空气像抹过风油精一样使人感到精神振奋。在春雷的伴奏下,春雨显出了丰姿,小树枝抖动着,幼苗也尽力舒展着叶芽去接受滋润……春雨笼罩着的世界越发可爱了。

夏雨,暴虐而豪爽。那沉重的雨柱,像闪光的鞭子,从空中凶猛地抽下来,抽打着人们的脊背,吓得人不敢出门。隆隆的雷声像敲响的战鼓,雨柱像箭杆一样,疯狂地向大地发起了进攻。豆大的雨点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雨水从屋檐流下来,像一条奔腾的小溪,透过水珠,我看见园子里的花都挺直了腰杆,竖起了叶子,它们贪婪地喝着雨水。夏天的雨呵,来得快,去得快。

秋雨,是那么缠绵,充满了金色。秋雨带着凉意来了,下一场秋雨,天气就变凉一次。灰蒙蒙的天空中飘洒着细柔柔的雨,送来了秋天的凉意。于是蝉不叫了,树木流着泪哀哭它的衰老。秋雨以轻轻的柔情抚摸着我们的脸。顿时,一股凉意从脸传到全身。它随风飘洒,在空中展现出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细细的秋雨,密密地斜织着,像轻纱飘在田野里,飘在我们的心中。雨声嘀哒捎来了冬天的信息。

冬雨,它是雪的使者。空气里透出一股刺骨的寒意,刚亮起的路灯,在雨帘中黯淡无光。天和地浑沌一片。雨夹着雪,雪带着雨,噼噼啪啪,纷纷扬扬。雨打在脸上,使人感到生疼生疼的。

雨啊,大自然一个跳跃的音符。

2.幼儿园科学教案雨的形成教案怎么写

雨的形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1、四年级下册教材围绕“变化”这一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与宇宙”中的相关内容,涉及常见动植物、土壤、水、空气等内容。

各单元以不同内容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学习过程。2、物质的状态这一单元教学内容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地球与宇宙范畴。

在了解了天气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物质的状态和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3、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课的结构为:认识凝结现象——模拟雨的形成——推测雨的形成。雨的形成属于规律性知识,思维方法为:分析、比较、综合、演绎e69da5e6ba907a6431333337396234,认知结构为:形成原型——设计模型——理解原型,通过以上过程完成对雨的形成过程的探究。

学习者分析1.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研究了蒸发的快慢,知道如何加快蒸发的速度。学习了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过程;在第一课时中学习了凝结现象,认识到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2.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

教学目标:1、能对雨的形成过程做出猜想。2、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3、能由实验模型推想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过程。4、愿意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本课时重点为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雨的成因。难点为指导学生设计出雨的形成的实验。

教学准备:酒精灯、火柴、铁架台、自己设计的模拟下雨装置、冰块、抹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播放西游记中求雨的视频片段。

谈话:1、他们在干什么?2、在现实生活中用拜神这样的办法能求来雨吗?为什么?3、那雨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雨的形成。(板书:雨的形成)【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音像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二)假设成因,形成原型1.认识原型(什么是雨)提问:同学们都见过雨,雨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总结:雨是天上连续不断的掉下来的小水滴。

2.猜想假设(雨的形成)提问:天上的小雨滴怎样形成的?可能是怎样来的?【设计意图:猜想是一种是由问题直接预测结果的思维方式,学生在猜想过程中可以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机会。】(三)分析比较,设计模型1.模型比较,设计要点谈话:雨到底是不是这样形成的,接下来我们就根据我们的猜想通过一个实验模拟下雨。

同学们先看一看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凝结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雨吗?学生回答。提问:模拟下雨的实验可能和凝结实验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会想到相同点是都要有水蒸气和冷的物体,不同点是凝结成的小水滴一个没有掉落下来,一个要让它们连续不断的掉落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个实验装置,使学生发现不同之处在于小水滴落下来才是雨,从而为学生设计下雨的条件做铺垫。】谈话:如果想让水珠连续不断的落下来形成雨,我们可以怎么办?学生思考办法,回答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雨的形成过程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水蒸气、遇冷。】

师:在这个实验模型中,水滴多了一定会掉下来吗?怎样才能让水滴连续不断的掉下来呢?(引导学生设计底部带凸起的模型。)2.设计模型,交流方案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呢?怎样制造很冷的环境,让凝结成的小水珠快点落下来,而且连续不断的落下来呢。

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

学生可能会想到加热和使用冰块。]教师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同学们的想法很有创意。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设计实验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教师用问题引导能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图片引领,形成模型谈话:老师也想了一种办法,你们觉得老师的办法能达到你们想要的效果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出示实验模型,并介绍各部分组成。师:同学们课下可以试试自己的办法,接下来我们试试这个办法吧?(四)实验观察,形成知识1.掌握方法,实验观察谈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操作过程,教师播放动画,同时强调关键步骤。

[学生观看课件。]开始实验,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观察底部现象!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在实验中取得的进展,必要时给出指导意见。实验完毕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情况及实验现象。

2.交流汇报,归纳结论谈话: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汇报现象。提问:根据以上现象,同学们说一说,水滴是如何形成并掉落下来的?[学生说出水蒸气遇冷凝结的过程,教师同时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汇报。

3.小班数学下雨啦教案设计意图怎么写

目标:

1.能进行5以内的数与量、量与量的匹配活动,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尝试根据雨具的两种特征(种类、颜色)同时进行排序。

3.能按相应的数或量的提示进行单独或合作游戏,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准备:

云朵图片(上标数字)小雨滴若干呼啦圈(里面放数字卡片或雨点数量卡片,充当小水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16页(雨衣雨伞雨鞋图片操作材料)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打雷下雨录音)2.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下了几滴雨?(教师模仿雨滴声,如"滴答滴答",下了两滴雨;"滴答 滴答滴答"下了三滴雨……)二、云朵和雨滴1.数与量的对应。

2. 出示云朵,请幼儿根据云朵上的数字,在云朵下面贴上相应数量的小雨滴。 3.如图出示云朵和小雨滴,请幼儿根据小雨滴的数量在云朵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如图2三、雨点和水圈1.小雨点落在地上,会变成了什么呢?(一个个小水圈)2.你觉得地上的这个小水圈会是哪为云朵妈妈身上落下来的呢?(小水圈的圈数与云朵上的数字或雨滴数匹配)如图33.请你来帮这些水圈宝宝都找到自己的云朵妈妈吧!

四、游戏(一)踩水圈1.小水圈真好玩,谁想上来踩一踩?(请两位幼儿上前分别踩两个不同的水圈,如一个水圈内标有数字5,一个水圈内标4个小雨点)2.他们刚刚是怎么踩水圈的?为什么踩的不一样?各踩了几下?

3.穿好我们的小雨鞋,我们一起来踩水圈吧!(幼儿自由选择雨圈踩一踩)(二)雨伞、雨衣来避雨1.(播放打雷下雨录音)下雨啦,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幼儿自由躲到雨伞底下)2.发现雨伞上的秘密,学会看标志提示信息。(如雨伞上是数字5或者5个小雨滴,就请5个幼儿藏到这把雨伞下)3.如果个别幼儿落单了,无法组成雨伞上的数或量,教师可提醒幼儿穿雨衣来避避雨。(要求:一件雨衣下只能藏一个小朋友)五、收拾雨具1.天晴了,我们把手里的雨具都收起来吧!(请幼儿说说手上都有哪些雨具)2.按规律给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雨衣雨伞雨鞋排排队。(教师黑板上出示前半部分排序图,幼儿在作业纸上进行后半部分接龙排序)如: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按颜色排序)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按种类排序)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按颜色和种类两种特征排序)六、结束

4.幼儿诗歌《雨》写活动目标

《雨》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

屋里显得特别闷热。忽然,天色暗了下来,刮起一阵狂风,要下雨了。

我赶快关紧窗户。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

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咯咕咚喝个痛快。

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

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

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5.【谁有小学二年级第18课《雷雨》的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小学 赵睿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2.生字词卡片.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自读课文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巩固生字:(1) 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2) 在生活中识字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回答(板书:前 中 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雷雨前:(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3)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雷雨中:(1)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3)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雷雨后:(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四、拓展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6.大班科学《雨是什么》教案与反思

活动意图:

幼儿对雨十分好奇,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很多疑惑,并对此充满幻想。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利用视、听、讲、做的结合,帮助幼儿感知和了解雨的特征、用声音和动作对雨进行模仿,引发幼儿对雨的思考,打开幼儿思维的空间,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标:

1、画雨形成的循环图。

2、探究云和风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小水滴旅行》,云和风头饰,纸和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

小花,小草,小树,小鸟和小朋友都说太热了,要被晒干了。帮他们想办法。

二、欣赏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三、探究雨的形成。

1、下雨云帮了什么忙?(许多云聚在一起,负荷太重,变成雨滴往下落)

2、云是怎么形成的?它们怎么会聚在一起?(水蒸汽往上升变成了云,天空中有很大的风,吹得云很冷很冷,它们漂啊漂就聚在一起了。)

3、水蒸汽是怎么形成的?(江河里的小水滴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它们变成水蒸汽往上升)

四、画雨形成的循环图。

1、讨论。

2、分组合作画雨循环图。

五、游戏:云彩和风儿

幼儿演风和云。

扮演“风”的幼儿站在周围一圈,用力吹气,扮演“云”的幼儿先表现出各自的形态,然后慢慢聚集在一起。当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时,发出“哗啦啦”的雨声。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7.小学二年级语文下雨啦第一课时生字词教学设计怎么写

下雨啦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乐意听听、说说、想想小白兔和小袋鼠避雨的好办法. 2、感受小白兔和小袋鼠互相帮助想办法避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有生活中在雨中行走和避雨的个体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草地上来了一位朋友,看看它是谁呀? 重点提问:小白兔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表达) 儿歌: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香又香,小草绿又绿,提着我的篮子,采蘑菇回家. 二、想想说说——寻找避雨的好办法 1、说说找找避雨的办法——迁移生活经验想办法 重点提问:滴滴答、滴滴答,下雨了,小兔该怎么办呀? 小结:你们真能干,帮小兔想了那么多能避雨的办法! 过渡语:小白兔撑着树叶伞继续往前走,哗啦啦、哗啦啦,下起了大雨,就在这时,谁着急地跳来了? 2、想想避雨的办法——拓展经验 重点提问:小袋鼠怎么了?(播放录音) 小白兔会对小袋鼠说什么呢? 设疑:叶子太小,袋鼠的身体太大,叶子下躲不了他们俩,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小袋鼠避避雨? 【视幼儿实际,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说出帮助小袋鼠的办法;或引导用肢体动作表现帮助小袋鼠的办法】 3、听录音 重点提问: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呀?(小兔到那里去了) 小结:原来他们两个合撑一把伞.小白兔和小袋鼠真聪敏,想到了一个这么简单的办法,就让大家都淋不到雨.看来,遇到困难一起动动脑筋,还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三、唱唱跳跳——体验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1、引导孩子一起和小兔、小袋鼠快乐唱歌“找朋友”. 小结:瞧,小白兔和小袋鼠的脸上多么幸福的笑容呀,和朋友在一起互相帮助,一起游戏,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四、延伸活动: 1、班级图书角投放《下雨啦》的故事录音和故事书,幼儿可以听听讲讲. 2、在班级小剧场创设“下雨啦”的情境,引发幼儿自主表演兴趣. 3、捕捉生活中幼儿互相帮助的照片,创设“朋友记录墙”,引导幼儿间能够互相帮助. 【活动反思】 1、活动来源——挖掘核心经验 今天的活动源于教材书上《好朋友》主题中,我联系核心经验“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来设计的本次活动.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具有强烈好奇心,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与表达的欲望,于是,我创编了“小雨啦”的故事情境,把整个活动有机的串联起来,运用看看、猜猜、听听、想想、玩玩等方式,重点围绕故事里朋友间的“互相帮助”这个核心目标,和孩子们展开互动. 在设计与实施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思考如何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能够快乐的学,同时也能体现教师快乐的指导. 2、活动设计力求凸显“趣味”——围绕活动的目标,“说、想、听”中体现趣. (1)“说”的有趣 此次活动以语言活动领域为主,解读《纲要》中的语言要求,我试图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们与我、同伴,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活动一开始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和小兔子朋友一起念起了“春天的儿歌”,就是以“引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念念说说导入活动.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引导鼓励他们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为小白兔和小袋鼠想办法避雨的情境中说短语“快来这里避雨吧!”,通过“念儿歌——说短句”,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在说说、讲讲中体验说的乐趣,同时,我也运用儿歌小结,概括梳理孩子们想的办法,给予孩子们比较规范的语言示范. (2)“想”的有趣 第二个画面小袋鼠的出现,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小袋鼠淋雨——小兔子想办法帮助它——孩子们想办法帮助它——小袋鼠自己想办法”这个过程,让孩子们慢慢体验从故事的主人公之间的相互帮助衍生到大家一起想办法帮助小袋鼠的快乐,而最后,小袋鼠的办法也打破孩子们之前固有的思维,小袋鼠想出了又方便又聪明的避雨办法,利用自身的口袋让小白兔避雨,让孩子们的思维从之前的“联系生活经验想办法避雨——观察画面想办法避雨——跳开画面创造想象避雨的办法——回归故事袋鼠想的好办法”,试图不断挖掘孩子的已有经验,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帮助小袋鼠避雨,激发孩子参与活动兴趣. (3)“听”的有趣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孩子们乐于倾听、懂得听清,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才能成为善于倾听的人,于是我在设计中增加了“听”这个细节,从“听小雨声”——"听大雨声”——“听小袋鼠的办法”,由易到难的设计了引导孩子们有意倾听的部分,“听小雨、大雨”,通过听雨声引发孩子们雨天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避雨的方法.“听小袋鼠想的办法”,通过听录音,引导孩子们仔细倾听,理解小袋鼠想的办法,并用语言将自己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对孩子们听得要求也从简单的听说到有意倾听,将活动推向高潮. “说、想、听”的设计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通过有趣的说、有趣的想、有趣的听,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将整个活动的有趣情境推向高潮,达成目标.从孩子现场的。

8.大班科学活动《雨从哪里来》

雨从哪里来(大班科学教案)灵石一幼 牛艳艳设计意图:如何将“认识雨的形成”这一传统教学内容教出新意?本次活动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我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如“天空为何会下雨?”“最近经常下雨,为什么池塘的里水不会溢出来?水到哪里去啦?”入手进行教学设计,整合科学和语言两大领域教育内容,引导幼儿通过科学小实验感知水和蒸汽的互变现象等,并通过排图讲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同时,结合课件及时帮助孩子们了解雨的形成过程,以此解开他们的种种疑问,拓展他们的经验和视野,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观察、操作等科学方法,从而萌发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1.在小实验与排图等操作中感知水和蒸汽的互变现象,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2、对周围的科学现象感兴趣,体验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件《小水滴旅行》,音乐《雨中漫步》。(2)小青蛙和小鸭子的手偶各1个,电磁炉和锅1个。

(3)教学示范用的大图片,幼儿操作的小图片活动过程1.创设场景激趣:手偶表演导入,再现生活中幼儿的疑问,激发其探索兴趣。(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活跃思维。

2. 现象感知:验证猜想,初步感知水和蒸汽互变现象。(1)指导语:“水究竟哪里去了?刚才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猜想。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你猜对了吗。”(3)幼儿集中,表述观察结果,教师帮助归纳。

(大致让幼儿了解到这个过程:水遇热后,慢慢就会变成水蒸汽,上升到干爽的锅盖上,锅盖上的水蒸汽越来越多,把锅盖拿起来,温度就不如刚才那么高了,这时水蒸汽就会聚在一起,变成大水滴,抖抖锅盖,大水滴就会落下来。)3. 知识提炼:排图讲述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线。

引导幼儿迁移经验,用一套图片将上环节获得的经验与“雨的形成”进行对应理解。(2)鼓励幼儿根据上一环节实验感知进行大胆猜想,独立尝试操作排图。

(3)师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运用上环节中获得的知识,调动自身生活经验,根据所提供图片的暗示,对“雨的形成”过程进行设想、排列(4)集中幼儿共同分享经验,鼓励个别幼儿上前用大图片排列并表述“小水滴的旅行过程”4. 验证猜想,获得认知:观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直观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并对上个环节的猜想进行验证。(1)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里的小水滴旅行,你们就会知道,虽然经常下雨,但池塘里的水不会溢出来的原因啦。”

(2)幼儿观看课件,同时验证上个环节的操作设想。(3)观看后,操作巩固。

师一边操作大的示范图片,一边在提问中帮助幼儿整合零散经验,获得整体认知,初步理解雨的形成过程:“活动开始时我们用电磁炉把水加热,观察‘水和蒸汽’的互变现象,跟‘小水滴去旅行(雨的形成)’有一定的相似与关联。当水遇热(太阳晒),就会变成水蒸汽升到很高的空中,连成一片,当遇到冷空气吹来,小水滴聚在一起,又变成大水滴,从空中降落下来。

正是因为水和蒸汽不断互变着,小水滴们就这样不断地旅行着。所以即使经常下雨,池塘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

5.巩固提炼:再次进行排图讲述,提升经验,巩固对雨的形成的认识。(1)指导语:“现在请你们再次排图并说说小水滴旅行的路线吧!”(2)幼儿一边操作,一边向同伴介绍。

6. 律动结束:音乐小活动“雨中漫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结束活动。课后反思:本节活动通过让幼儿观察并动手实验生活中的“水蒸发”现象,让幼儿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了“水变成水蒸气”这一现象的原理。

然后让幼儿观察课件“雨的形成”,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排图《雨的形成》这一环节在第一次时幼儿排列的千奇百怪,而在看了动画演示后幼儿基本都能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

9.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这一课的教案怎么写

【教材简析】

这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木城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第1到第14节描写了春雨落在不同的物体上,发出不同的声音。作者运用了大量贴切的象声词,模拟这些声音,使文章读来极富韵律。课文的其余小节写了作者雨中观雨,感受春雨,表现了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春雨带来了美丽的春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生字5个“篷、淅、沥、咚、絮”。积累词语7个“淅沥、音乐厅、花絮、发芽、品尝、凉丝丝、甜蜜蜜。”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小节。

3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4 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1 可以从背诵《春晓》和《春夜喜雨》引入课文。

2 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想到雨点落到树叶上发出的声音;想到春雨细细的,连绵不断的;想到雨点的声音很好听,像音乐一样……

●字词教学

1 课文有生字5个。可以结合学生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篷”和“蓬”。

2 本课象声词比较多,可以结合阅读,找一找,读一读。知道这样的词语模拟事物的声音,叫拟声词,也叫象声词。用上这些词语,能使句子形象生动。

●阅读教学

1 带着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说明春雨绵绵不断;春雨滴滴答答的声音)

2 默读课文,圈出课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想想春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春雨落在了哪些物体上,然后再理解正是因为这些物体本身的质地不同,因此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而作者的象声词运用得非常准确。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精彩句段,特别体会比喻和拟人的作用。如“整座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与上文一连串象声词连在一起,比得贴切,也相当形象。“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想像奇特。“品尝一下这大地的乳汁”,形象生动地点明了春雨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于是,春天听到了雨的鼓声,醒来了……”写出了春雨滋润下,花草树木充满生气,蓬勃生长……指导时,可以让学生朗读体会,而尽量不要出现术语。

3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段进行背诵积累。

●语言实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比赛。

【实践活动】

收集自己喜欢的春天美景的照片或图片,选一幅配上文字,在教室里举办一个“美丽的春天”的展览。

【参考资料】

陈木城 台湾彰化人,密苏里东北大学教育硕士。曾获洪建全儿童文学奖童诗首奖、儿歌首奖、大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散文奖。

油加利树 学名大叶桉,原产澳洲。常绿乔木,高可达15公尺,夏日,枝梢叶腋开花,呈白绿色,不显著。果为半球形。生长迅速,可栽培庭园中或做行道树、防风树,材可供建筑,蒸馏树叶可得挥发油,供做杀虫剂及香水原料。

羊蹄甲 羊蹄甲是一种美丽的庭园观赏树种。羊蹄甲属植物,约有57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35种。羊蹄甲之所以令人喜爱,首先是它的叶子先端两裂,好似羊蹄,形态奇特、新颖。其次,树形美观、大小适中、一般壮年树的高度在5米-8米,只有白花羊蹄甲的高度小一些。第三,它们多数终年绿叶婆娑、遮荫度好。不仅能作风景树、还能作遮荫树。其花形态美丽,花期之长也是其它花木种少有的。

面包树 面包树是热带地区的重要食物,原产于马来群岛。据说是由阿美族的祖先,乘小木船由海外带入种子,在台湾东部种植。属于常绿乔木的面包树,植株高大可达30公尺,叶片很大,最长可至50公分。在4-5月开花,果实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产期可到9月。因富含淀粉,果肉疏松,味甜,风味类似面包,故名“面包树”。面包果平均重量在0.5-1公斤,原产地可达四公斤。

雨教学设计怎么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雨教学设计怎么写

知识

有爱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2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爱的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爱的英文怎么写,爱的英文缩写,爱的英文怎么写。爱的英文:love、affection、fond of、like、adore。loven. 喜爱;热爱;酷爱;恋爱;爱情,爱意;喜爱的事

知识

宜字的篆体怎么写

阅读(1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宜字的篆体怎么写,内容包括篆体的宜字怎样写,宜字的繁体字怎么写,"然"的篆体怎么写。“然”的篆体写法:

知识

叶qiao的qiao怎么写

阅读(1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叶qiao的qiao怎么写,内容包括叶qiao(第四声)的qiao怎么写,qiao猪匠的qiao咋写的,柳叶儿拼音怎么写。基础知识(54分) 看拼音,写词语。(10分)yú chǔn xī shēng gù zhi zāo tà shuài lǐng( )(

知识

乡字甲骨文怎么写

阅读(1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乡字甲骨文怎么写,内容包括古代“乡”的甲骨文如何表示书写,家乡的乡字怎么写,家乡用甲骨文怎么写。拼 音 xiāng 部 首 乙笔 画 3五 行 水繁 体 乡五 笔 XTE乡,xiang,二人对食。(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

知识

教字的篆书怎么写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字的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教大家如何轻松写好篆书,“雯”字的篆书怎么写,我字的篆书怎么写。篆书入门。识篆和写篆阶段。先来谈谈识篆。篆书是古文字,是我们的祖先在汉代以前通用的文字。篆书可分为大篆与小篆。先秦古文字

知识

结果和结论怎么写

阅读(4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结果和结论怎么写,内容包括结果和结论的区别,调研性论文的结果和结论怎么写,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写结果与结论,讨论与分析写些什么。我正在写研究生论文的结果和结论,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参考.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

知识

写微信推文怎么赚钱

阅读(14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微信推文怎么赚钱,内容包括用微信分享文章真的可以挣点外快不哦,怎么在微信写文章赚钱,怎么在微信写文章赚钱。1. 公众号微信平台有很多粉丝和浏览量,会有卖产品的人主动联系你,通过在你微信平台做广告让后你收广告费。2.

知识

毕业学院组织意见怎么写

阅读(15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学院组织意见怎么写,内容包括大学毕业生毕业登记表中基层组织意见怎么写,毕业生学校组织意见要怎么写,学校组织意见怎么写。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 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

知识

九月的繁体字怎么写

阅读(3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九月的繁体字怎么写,内容包括九月的天繁体字怎么写,九月,繁体字怎么写,今色九月的繁体字写法。金色九月。这四个字中有个别有异体字,但是表示此含义时不可替换成异体字。

知识

青措藏语怎么写

阅读(1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青措藏语怎么写,内容包括扎西青措在藏语里是什么意思,藏语噶绒青措的意思,青字用藏语怎么写。香格里拉普达措香格里拉如何诠释?是藏民心目中“香巴拉王国”的宁静和安谧,还是英国人James Hilton在《消失的地平线》(Lost

知识

文哥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3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文哥的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文哥的英文怎么写,“阿文哥”的英文怎么写呀,文哥翻译成最地道的英文名字是什么。哥哥”的英文:brother [brʌðə]brother [brʌðə]:n. 兄弟;同事;战友2、int. 我的老兄!3、n. (B

知识

愚公移山英语怎么写

阅读(41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愚公移山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求英文版愚公移山,愚公移山英语翻译,用英语写愚公移山和翻译。there were two high mountains between Jizhou in the south and Heyang

知识

专字笔画笔顺怎么写

阅读(20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专字笔画笔顺怎么写,内容包括专字笔画顺序怎么写,专字笔顺笔画顺序,专的笔顺怎么写呀。专字笔画顺序:

知识

日记开家长会怎么写

阅读(1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日记开家长会怎么写,内容包括开家长会的日记怎么写,开家长会的日记怎么写,写日记,开家长会70字。今天,我们学校在下午4点召开了家长会。就是老师和家长坐在一起合作,沟通,理解,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告诉老师,老师把孩子在校的情

知识

教学设计的特色怎么写

阅读(2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学设计的特色怎么写,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特色怎么写,教案中的设计特色写什么,“课程教学设计特色描述“怎么描述。教师的教学特点如下: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组织好课堂良好的课堂组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组织好课堂,时刻关注

知识

微课教学设计怎么写

阅读(1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微课教学设计怎么写,内容包括如何写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案,如何填写微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步骤,微课教学设计是写整节课吗。一份优秀的微课设计方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老师的文案策划,另一部分是录课机构的拍摄以及视频处

知识

怎么写幼儿园教学设计

阅读(1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写幼儿园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幼儿园教案怎么写,如何写幼儿教案,幼儿园教学设计怎么写。看你所在园所的安排了,而且看你写的是日常教案还是公开课的教案了。 日常教案一般就是:目标 2、准备 3、过程 4、反思 公开课的教案一

知识

教学设计总结怎么写

阅读(2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学设计总结怎么写,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小结怎么写,教师教案的课堂小结怎么写啊,怎么写教学设计分析。原发布者:灯在握指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刻了解课本知识,和以往对知识的疏忽得以补充,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

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怎么写

阅读(1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怎么写,内容包括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怎样写教学设计,教师资格证小学英语教案怎么写,教师资格证小学英语教案怎么写。小学英语教案框架是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

知识

怎么写教学设计思路

阅读(1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写教学设计思路,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思路一般怎么写,如何写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一般怎么写。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是:(一)、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解决来的问题是:(1)为什么要开展教学,教学目标是什么?(2)开展教学设计具

知识

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怎么写

阅读(31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怎么写,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中的形成性教学评价设计怎么写,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怎么写,教案中的教学评价该怎么写,思路是怎样啊。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

知识

教学设计的英语怎么写

阅读(2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学设计的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用英语怎么说,“教案”的英文怎么说,怎样写英语教学设计。写课题(topic)和课型(type of lesson ) 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 2、课型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予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