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繁体俗字是什么意思 《西语助手》西汉
【繁体俗字】
港、澳、台等地虽将繁体中文作为教育和正式文书的标准,但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手写方便,往往使用各式简笔字,如笔记、日记、便条、签名、亲友之间的信件皆常用略字书写;在半正式场合如广告文宣、海报、店家的公告、速记、商品上的标记,(非国文相关科目)考卷答题或教师板书、讲义等场合也经常能看到 。
这些字大多来自民间流传的简体字、俗字,有些与日本新字体或中文简化字相同;有些是受二者影响,但因对二者不够熟悉而讹传产生变体。少数人会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日本新字体与中国简化字书写,但多半只是穿插,鲜少通篇使用。
人们并不刻意仿照简化字的标准笔画书写,但写行、草体时由于快速运笔,会自然形成与简化字(尤其草书楷化字)相似的形体,如:「讠」、「门」、「东」、「贝」、「见」、「页」、「书」,这些通常被视为行、草书,而不视作简化字,一旦改用楷体书写即不呈现这些形体;相对地,「体」、「药」、「医」、「号」、「与」等字则可在楷体书写时见到。
这些略字一般通称「简字」「俗字」、「简体字」,与中国大陆简化字(一般俗称「简体字」)不同。由于未标准化、规范化,部分俗字未收入电脑编码。
2.想 字的的繁体字怎么写
我翻阅了《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1979年版)。
可是想这个字没有繁体的写法呀! 《古代汉语》中说,“繁简字”这个词有特定的含义。“简化字”是指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文化部、教育部、文字改革委员会《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又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和调整)所颁布的简化字;“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下面网址可以找到《简化字总表》,里面没有“想”字,可见它没有繁体字,如果社会上有一些复杂的“想”字的写法,只能算作异体字或俗体字。凡篆书以前的繁体字只当作古体字或异体字。
http://www.stlcls.org/s-words/Simplified_word.htm。
3.繁体庙字怎么写
庙字的繁体字是:庙
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中国**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
4.汉字的繁体、简体、俗体、手写体各是什么体
严格讲从笔划的多少上分只有繁简。
第一次汉字简化前我们祖辈都用繁体。所谓俗体又分两种,一个是官方认可的,收集到字典里的,称为“异体”,另一种是民间手写自创字体。
所谓的手写体包含印刷手写体和民间手写体,前者制式,无书法可言,后者是用笔写的,高手的手写体有“法”在。汉字所谓的“体”有三种性质的区分:1、体,从笔划上讲,分简化、繁体。
2、从字体设计结构上说的,传统的分:黑、楷、宋、仿宋、魏碑、长扁牟体等,随着电脑的发展与日本和新加坡等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新的字体变多,如:圆头体、综艺体、彩云体、淡古体、行楷、舒同、启功体等等。3、是指方法,印刷的叫印刷体,直接用笔写到纸上叫手写体。
但,楷体、行楷、舒同、启功体等具有毛笔韵味的印刷字体也叫手写体,其实准确地称它为“印刷书写式体”。不是官方不认真,当然有必要规范。
其实还有一种分法:叫标题字体和正文字体。有时间再讲。
但愿您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