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束字有几画
总笔画:7
束
拼音:shù
部首:木,部外笔画:3,总笔画:7
五笔86:GKII 五笔98:SKD 仓颉:DL 郑码:FJVV
笔顺编号:1251234 四角号码:5090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5F
基本字义
● 束
shù
◎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 事情的结末:收~。结~。
◎ 姓。
2.束的部首是什么.是什么结构的字
束的部首是:木
束的结构是:单体结构
1. 束的读音是:shù
2. 束的笔画是:7画
3. 束的释义是:(1)捆住,系。 (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 (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 (4)控制,限制。 (5)事情的结末。
4. 束的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撇、捺
5. 束的组词有:shù fā 束发、jī shù羁束、shù jiǎn束减 、shù qǔ束取、shù jū 束拘
6. 束的造句有:(1) 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拘束.(2)贝伦森是个异想天开,不受拘束的人。(3)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4) 但你要是渴望不受拘束的感觉,那么好好整理一下你的物品,让它们物得其所,是享受轻松生活的最好方法。
3.装字笔顺怎么写
点、提、竖、横、竖、横、点、横、撇、竖提、撇、捺
装 拼音 zhuāng
释义:〈名〉(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装,裹也。——《说文》
橐中装。——《史记·郦生陆贾传》
简元辰而俶装。——张衡《思玄赋》。注:“束也。”
为装遣荆轲。——《战国策·燕策》
又如:装囊(行囊,远行者携带的袋子);装束(束装,整理行装)
2、服装
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童装;春装;夏装;冬装;男装;女装;猎装;学生装;军装;古装;装束(衣着穿戴)
3、亦泛指物品 。
如:装送(嫁妆);装遣(嫁妆);装资(置办嫁妆的费用);装新(穿戴结婚时的礼服和饰物)
4、服装的式样 。
如:西装(洋装)
5、书籍装订的式样 。
如:平装;精装;线装
〈动〉1、装饰;打扮(指一般的装点)
体美容冶,不待饰装。——《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装柳(给死者穿衣前,摆顺理平其手脚);装奁(女子梳装用的镜匣);装背(装裱书画)
2、装作,假装
也不言语,只装鬼脸。——《红楼梦》
今人做诗,多爱装造言语。——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又如:装煞臭幺(摆臭架子);装套子(设置圈套);装腔(说假话装得若有其事的样子)
3、装载 。
如:装车(将货物放置于车);装放(装载,安放);装船(将货物装入船舱)
4、装配;安装 。
如:装折(装修设备);我们家家户户都装了电灯;装修(指房屋中所安装的门窗橱壁等设备)
5、贮放;藏
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史记》
6、运载
私奴装粮食来。——《晋书》
7、修整书画 。
如:装池(装裱古籍或书画;也指古藉书画的装潢);装轴(书画裱托后,在纸尾加横轴,使于舒卷或悬挂);装潢(装璜。装裱字画)
8、装入;放进
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唐· 陈陶《水调词》
4.棵字的笔顺怎么写
棵字的笔顺: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
基本信息:
拼音:kē
部首:木,四角码:46994,仓颉:dwd
86五笔:sjsy,98五笔:sjsy,郑码:FKF
统一码:68F5,总笔画数:12
基本解释:
1、〔棵儿(kēr)〕植物的大小,如“树棵棵很大”,“拣棵棵大的菜拔”。
2、量词,用于植物:一棵树。一棵草。几棵白菜。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发棵[fā kē]
分蘖。
2、棵儿[kēr]
植株大小的程度。
3、棵秆[kē gǎn]
某些植物的茎。如:我为了盖房子,种了一亩高粱,不结穗子,只长棵秆。
4、棵把[kē bǎ]
指成束的农作物植株。如:棵把多,行子小,打的粮食吃不了。
5、花棵[huā kē]
指花卉植物的植株。
5.束字的来历50字谁发明的
。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以后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
二、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三、汉字的演变趋势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今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和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今文字阶段即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以后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
二、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三、汉字的演变趋势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今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和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今文字阶段即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和字形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由圆变方,笔画由曲变直。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随着楷书的出现和汉字多行书写整齐的要求,汉字方块化定型了,汉字字形与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和字形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由圆变方,笔画由曲变直。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随着楷书的出现和汉字多行书写整齐的要求,汉字方块化定型了,汉字字形与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6.散字的笔顺怎么写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捺。
部外笔画:8;总笔画:12;繁体部首:攴
1、散开[ sàn kāi ]
分散便餐吃完以后,老李一家就散开,各自消遣去了。
2、驱散[ qū sàn ]
赶跑;驱逐。
3、零散[ líng san ]
零落分散。
4、扩散 [ kuò sàn ]
向外扩展分散。
5、飞散 [ fēi sàn ]
飘飞四散。
字词解释:
散,汉字,意思是单个;解雇;分开,由聚集而分离;中医称药末;排遣等。
形容词解释:
1、逍遥,懒散
庸众驽散。——《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2、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后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消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神松散,行动散漫)
名词解释:
1、药粉
2、与散两钱服之。——《后汉书·华佗传》
3、又如:平胃散;麻沸散;散子(药面儿)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