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小报里面的内容(字)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
“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王永志说。
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神舟二号:全新亮相 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 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
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
神舟三号、四号:百折不挠 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 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 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
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 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作者: 中国第一航母 2006-10-12 16:22 回复此发言 -------------------------------------------------------------------------------- 2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 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 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
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不过,在神舟五号飞船进场前进行最后一轮地面试验时却发现,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不能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的要求。……70天以后,科技人员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 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
(新华社记者 黄明) 神舟六号:再进一步 据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神舟六号构型与神舟五号相同,由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构成。由于这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飞船取消了附加段。
按照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状态,3个舱段由前到后的安装次序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轨道舱呈圆桶形状,是航天员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地方。
轨道舱调整了舱内布局设计以便安装应用系统设备及航天员食品和饮用水装置。轨道舱的后端底部设有舱门,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返回舱。
轨道舱外部两侧装有两个像鸟儿翅膀一样的太阳电池翼,轨道舱所需要的电能就是由这两个电池翼提供的。 返回舱是载人飞船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飞船起飞、上升到入轨及返回着陆时,航天员都在返回舱内。
神舟六号的返回舱形状像钟,其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航天员。
2.科技小报的内容写什么
保护地球 水源污染和治理一.问题提出: §1.水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宝贵财富之一,也是人类自生存的必备命脉之一。
§2.水源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一方面被大量的消耗,另一方面又被工业废水、农业化肥污染、生活污水、石油和战争等所污染,往日清洁的海洋、湖泊和河流被夺去了清波碧浪。经常发生布满有机浮游生物的赤潮,它又是导致水中缺氧,直接影响到渔业生产。
§3.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上却有80多个国家、20多亿人口正面临着淡水资源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正生活在缺水的状况之中。在我国60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二.解决的方法: §1.污水处理厂是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或转化成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2.暴气池是让污水进入后,与池中的活性污泥进行有机反应,使有害物质被分解成无害物质,待水全部澄清后再排放。
§3.生活用水再利用是将住宅区里的洗脸、洗澡、洗菜等生活排放水集中起来,经过简单处理后,形成“中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汽车或地面。 §4.农业管理化灌溉技术是目前农业节约用水的最先进的技术。
它包括喷灌、滴灌、渗灌和各种地面管道灌溉。它不但可以防止水的渗漏和不必要的蒸发,节约用水,还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流失,减少化肥和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5.海水的淡化处理。 保护地球 垃圾危害和治理一.问题提出: §1.随着当今社会中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现代废物垃圾在不断紧逼我们人类。
据近年来的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生产的垃圾约450 亿吨。垃圾不仅侵占土地,破坏城市环境卫生,也是大气和水体污染的主污染源。
因此,垃圾处理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白色污染是指一次性餐盒、塑料袋与包装盒等塑料废物,它已被列入全球性危害。
它们在自然界中,至少要经过200年到400年才可能被分解。如将它们掩埋在土壤中,会妨碍农作物生长。
如将之焚烧,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3、生活垃圾中,纸张占30%、果蔬皮壳占30%、玻璃占15%、废金属占10%、灰土占5%、破布占7%、其他杂物占3%,一些大型耐用消费品与电子产品,如汽车、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计算机和报废后也成垃圾。
3.关于科技小报的内容
神舟二号,全新亮相:
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航天知识:
6月18日 14:22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不再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贫困落后!而今日早晨神六飞船的成功的发射升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航天飞机的资料:
航天飞机是有翼、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动力航天飞行器。它由辅助的运载火箭发射脱离大气层,作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航天飞机的翼在回到地球时提供空气煞车作用,以及在降落时提供升力。航天飞机升入太空时跟其他单次使用的载具一样,是用火箭动力垂直升入。因为机翼的关系,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比例较低。20多年的使用发现,为保证航天飞机的可靠性所必需的代价过高,已近于被淘汰的边缘。
4.做科技小报可以写哪些内容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
“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王永志说。
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神舟二号:全新亮相
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
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
神舟三号、四号:百折不挠
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
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
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
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
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5.写绘制科技小报的作文900字
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各种科技成果就一直伴随着我,科技伴我成长作文900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生活和学习中,各种先进、实用的电器“包围”着我,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家就有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抽油烟机、音响、VCD机、微波炉、电话等,这些东西不厌其烦、任劳任怨地提供着优质服务,大大地减轻了大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可妈妈说,这些东西呀,她小时候见都没见过。
我觉得妈妈说的事倒有点像古老的故事。现在,你走近“家电城”,一定会看得眼花缭乱,那里简直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各种电子产品应有尽有。
单是学生用的学习机、文曲星、快译通、复读机等就多得数不胜数,我不能想象没有电器的日子该如何过?没有了现代科技的支撑,生活就失去了光彩。三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