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经》是人写的还是神写的
易经是远古众多圣人(或神人)根据大自然(或天道、生命)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很长的年代创作并不断修改而成的。
其中,经上古圣人(或连山易祖、九天玄女)某一时期集大成,作成《连山古易》。圣人盘古之后世,因时又作《归象易》又经过很长年代,圣人大自然(天道、社会的发展)变化,重修易经,作成《归藏易》传于伏羲。
归藏易偏重于个人修行及人类发展的问题。到周文王时,自然及社会环境又变,圣人修易传于文王,而名周易(周义为周朝,圆周,周转回归),传至现世。
到孔子时,其所增修易偏重于义理(哲学)。连山、归象、归藏无传。
2.古时燕字怎么写
燕,甲骨文像一种翅膀尖长、尾巴剪形的候鸟,秋南春北。
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的候鸟。篆文将鸟头和鸟喙写成,将鸟的两翼写成。隶书误将篆文的鸟尾形象当作“火”写成“四点底”,候鸟形象完全消失。
燕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燕的基本解释:
燕[yàn]
1、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
2、古同“宴”,安闲,安乐。
燕[yān]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 :燕赵。
2、姓。
扩展资料:
燕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燕姓出自姬姓和子姓。周武王姬发打败商纣得天下后,分封各路诸侯。
其中有一位叫姬奭的贵族被封到燕地(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一带)为王。后来战国末年,燕国被秦国灭掉。而姬奭的后代就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燕氏,形成了一支燕姓。
还有一支燕姓可以追溯到商朝时候。那时有位叫伯倏的贵族被封到燕地(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建立了燕国。伯倏的后代也以燕作为姓氏,是今天燕姓的另一个来源。
相关词汇:
1、燕窝[yàn wō]
也叫燕菜、燕根。金丝燕在海边岩石间筑的巢。
是金丝燕口衔海藻或其他柔软植物纤维后混合着唾液吐出来的胶状物。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珍贵食品,并可供药用。
2、燕子[yàn zi]
家燕的通称。
3、燕雀[yàn què]
鸟,身体小,嘴圆锥形,喉和胸褐色,雄的头和背黑色,雌的头和背暗褐色,边缘浅黄色。吃昆虫和植物种子等。
4、燕鸻[yàn héng]
也叫土燕子。鸟类。
体长约22厘米。头顶和上体褐灰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深叉状如燕。主食昆虫,是蝗虫的天敌。在中国分布很广。
5、海燕[hǎi yàn]
鸟类。体形似燕,喙端钩状,羽毛黑褐色,趾有蹼,爪黑色。常在海面上游泳或掠飞,吃小鱼、虾等。
3.揭xiao怎么写、
揭jiē基本字义 拼音:jiē 五笔:rjq 【释义】①掀去;掀开:揭幕|揭锅盖|揭膏药。
②使隐蔽的事物显露:揭露|揭穿|揭发。③高举:揭竿而起。
④姓。 组词:揭锅盖、安揭、揭发、揭晓、揭幕、揭露、揭示、揭榜、揭开、揭穿、揭破详细字义 揭 <;名> 标志 峨嵋为泉阳之揭。
――郭璞《江赋》 揭 <;形> 高亢 揭揭 修长的样子。 疾驰的样子。
如:车马揭揭 揭jiē ⒈举,高举:~旗。~竿而起(泛指人民起义)。
⒉掀开,掀起:~开。~纱布。
~锅盖子。 ⒊使隐匿的事物显露:~露丑行。
~发腐败。~穿阴谋。
⒋公开,公布:~示。~晓。
⒌同楬。 6.姓氏,汉武帝年间,史定封侯,赐姓揭,封地广东揭阳,现揭姓人多生活在粤东、廉江、福建一带词组 1. 揭榜jiēbǎng(1) [publish a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考试后出榜;发榜 (2) [be recruited]∶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应战等 2. 揭不开锅jiēbukāi guō [go hungry;have nothing to eat] 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3. 揭穿jiēchuān(1) [disclose;expose]∶揭露 行为不端,应予揭穿 (2) [explode]∶戳穿 揭穿一个谣言 〖例句〗他当场揭穿了骗子的阴谋,使群众没有上当。
4. 揭底jiēdǐ [reveal the inside story] 将别人的底细兜出,使暴露 5. 揭短jiēduǎn [disclose sb.'s shortcomings;pick out sb.'s fault;rake up sb.'s faults] 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 6. 揭发jiēfā [disclose;expose] 将坏人坏事揭露出来 揭发犯罪 7. 揭盖子jiēgàizi [uncover;bring sth. into the open;take the lid off sth. ] 比喻揭开矛盾,也比喻揭开秘密 他知根知底,当场揭盖子 8. 揭竿而起jiēgān'érqǐ [raise the standard of revolt;rise in rebellion;start a mutiny(revolt)] 揭:高举起。竿:旗竿,代旗帜。
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即指武装起义 9. 揭锅jiēguō(1) [remove from the pot]∶[食物煮熟后] 打开锅盖 (2) [proclaim]∶喻在时机成熟时,将真相或结果公之与众 10. 揭开jiēkāi [reveal] 使暴露出来 揭开宇宙的奥秘 11. 揭老底jiēlǎodǐ [to reveal the inside story] 揭露人的底细 双方互相揭老底,闹得不可开交 12. 揭露jiēlù [expose] 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 〖例句〗他揭露了促使这家大公司倒闭的真正原因。 13. 揭幕jiēmù(1) [unveil;raise the curtain]∶在纪念碑等落成典礼上,将事先蒙在其上的红布揭开的一种仪式 (2) [begin]∶重大事件的开始 14. 揭批jiēpī [expose and criticize] 揭发批判 15. 揭破jiēpò [uncover] 揭穿 揭破假面具 16. 揭示jiēshì(1) [unveil]∶向人指出不易看清的事理 想揭示原子结构的这位物理学家 (2) [publish]∶公布;宣布 17. 揭帖jiētiě [notice]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18. 揭晓jiēxiǎo [make known;publish] 公布考试录取名单;泛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开出来 选举结果已经揭晓 〖例句〗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尚未揭晓。
19. 揭载jiēzǎi [publish] 登载;刊载编辑本段揭qì 1.提起衣服。2.通"愒"。
休息。
4.当让着讲得ji字怎么写
济的读音释义
[部首copy] 氵[五笔] IYJH [笔画] 9
jì 1.过河;渡。2.救;救济。3.有益;成。
jǐ 1.济水,古水名,bai发源于今河du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zhi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