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训家规,江氏,作文该怎么写
祖训一词听起来并不陌生,对吧。一听到这词你可就会浑身直颤,并联想到古装剧里,家里的长者吩咐仆人对违反祖训的人施刑的场景,或者亲手拿着鞭子去行刑。可是在我家的祖训里虽然有暴力刑法但祖上并不提倡多用。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又急借不难”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吧,这是弟子规里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要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地向物主提出请求;假如你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拿,那就是偷窃了。借来的物品,要及时归还;这样以后再有需要的时候,人家也不会觉得为难,就很愿意借给你。小时候,妈妈经常教导我借了别人的东西就要及时还要做到说话算话,只做君子,不做小人。小时候小听不进去,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遍又一遍的闯祸。那次,我跟好朋友借了一本书看完了就忘记还了,书就一直放在我家的书架上了。有一天好朋友来找我说:“我借你的那本书呢,明天我要把它还给图书馆。”“那本书?”我不解的问“就是那本老师推荐的书”“哦,那本书呀。你等会我去拿”过了一会儿我把书拿给了她。晚上妈妈回家了,不知道妈妈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便对我说:“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你还记不记得?”“记得”我心虚地说“那为什么借佳佳的东西不还?”“我……我…我忘…了…”我小声的说“你知道借图书馆的书到了还书的时间不还会怎样么?”我小心的摇了摇头“既然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借?”我,沉默不语。“记住这次教训下次不要犯了。”“我知道了”有了这次教训我没有再犯过第二次这样的错误,因为在那之后不久的一年里我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把东西借给了别人,可是她始终没还给我。
这就是我家的祖训,多用开导,少用暴力。
2.作文“记忆先祖,不忘祖训”开端怎么写
青花罐流传至今,经岁月积淀,时光打磨,散发着历史的光辉;几枚勋章,象征爷爷的功绩,是先辈保家卫国的最有力证明。
青花罐与勋章作为传家宝,固然有其价值,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祖训,凝聚先祖智慧,告训子孙以忠厚待世,凭诗书修身,岂不更具价值?忠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书是华夏千年的文化根基。以此祖训为传家宝,更能照亮子孙前行的道路。
一方面,在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容易出现信仰迷茫、道德失范而将忠厚置于脑后。另一方面,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成为挥之不去的现代病,导致现代人很难静心读书,刻苦修学。
因此,将祖训当作传家宝,无疑是给自身行为以约束,给自身思想以指引,校正个人心灵坐标。这样的传家宝,怎能不更具价值?诚然,社会需要许许多多的青花罐给考古研究提供材料,给审美判断提出指引;需要一枚枚勋章让我们铭记过去的苦难以辉煌,为前进之路给予坚实力量;但我们更需要一条条祖训,稳固思想的根基。
倘若人人都将祖先的精神当作心中的标尺,那社会就会少一些郭美美少一些药家鑫。倘若人人以忠厚精神为船,以诗书为帆,那社会之船就能乘风破浪,行称致远。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庭都传有祖训,但很少有人奉其为传家宝。究其本源,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利益取代道义成为人心中的标尺而忽略了先祖精神的美。
如果大家都能拾起祖辈之精华,那民族脊梁又怎会弯曲?如果大家都能牢记祖训,那中国力量又怎能不凝聚?所以,我们应在弘扬美德,铭记祖训方面作加法,在盲求利益、信仰迷失方面作减法,做好这个加减辩证法,人生才能稳步前行,才能让美美与共的大同社会蔚然成风。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
因此,铭记祖训,发扬先辈精神成了为心灵筑土培基的不二法门,唯有弘扬,方能成功。勿忘昨日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让祖训成为传家宝,运行于心灵轨道,从而实现到成功的浩荡抵达。
3.牢记祖训作文400字
①家有爱 是谁?在家中温柔轻笑。
-------------题记 又是谁?为家辛苦劳作。 是你,因为有你,才有了这温馨的家。
有你,有爱,才有了家。 望着你那苍白的两鬓,布满皱纹的脸,还有那双全是老茧和裂痕的手,我沉默了。
然后,顷刻间,泪就像止不住的泉,一滴滴从深眸划出,落在地上。你叹了口气,说:“孩子,这点小伤,没什么,熬一熬,就过去了。”
我望着眼前慈祥和蔼的你,不禁眼前又浮现起了那件事。 今天,刚回家,就闻到了那股热腾腾的饭菜香,和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郁的欢快氛围,这些,仿佛是胜过一切的灵丹妙药,滋补了学校里考试的劳累。
没错,今天,是我的生日。望着满桌的好菜,我暗暗叹息,总感觉,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经过一翻苦思冥想,终于,我大叫:“蛋糕呢?”你好像也是突然想起来似的,一拍手,“哎呀!我居然忘买了!看看我这记性!”霎时间,感觉,心好像凉了一半,要知道,生日,别的都可以不要,我唯一想要吃的,就是蛋糕,那参杂着浓郁奶油香,五彩缤纷的果酱的蛋糕。
可现在,你却以短短三个字“忘买了”,打破了我这个馋嘴小孩的美梦。我愤怒,用憎恨的目光看着你,带着哭腔闹着说:“我不管,今天我生日啊!你怎么能不买蛋糕呢?我再也不想理你了!” 你也好似一个犯错的小孩,低着头,突然又抬起头说:“你等着啊!我现在去给你买!很快回来”,于是,便迎着我呆呆的目光,小跑出了家门。
我坐在桌上,直直盯着家门口,盼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你始终没回来。
心,开始焦躁不安,往常,应该不用这么长时间的啊,出什么事了吗?我想着,想着,心中满是悔意。 你辛勤劳作,为了这个家忙碌。
可是,我却因为自私,让疲劳的你还为我去买蛋糕,想着想着,眼眶,被泪水浸满了。 我一直等着,等着你回来。
我还想:只要你回来,我一定要道歉,我再也不任性了,再也不要求什么了,只要你平安的回来。其实,我很幸福,有个温暖的家,无论什么,都没有家重要,如果你真的出事了,我就连家都没有了,生日,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时,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我赶忙跑出去。
你微笑着,喘着大气,把手上那个包装精美的蛋糕递给我。就在那刹那间,我看到了,你手上留着血。
鲜红的血,被白衬衫衬托的好不显眼。你看到我的目光停留在你的手上,连忙用手遮住,然后笑笑说:“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被自行车擦了一下,不碍事。
蛋糕我买来了,快去吃吧!我让他们刚做的,很新鲜的!” 那一刻,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轻轻伸出双臂,抱住了你,我亲爱的母亲! 古人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只叹,游子不知,母亲,是多么的伟大!而我们这些孩子,只顾自己,却殊不知,在我们任性时,悲伤的,是那个时时刻刻为我们着想的母亲。所以,请牢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轻轻拥抱母亲,只有在那时,你才会发现,母爱,是如此伟大!也请不要忘记,正是因为有了父母亲的付出,我们才有那个温馨的家。
家虽小,情意浓。有爱,才有家!②家有活宝 有句话说的好:家是温馨的港湾。
确实不错,瞧,我家就是这样,个个成员,都堪称“活宝”,好似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不想不想变老,Oh---”,听,我们家的活宝奶奶又在高声歌唱了,唱的还是她自己编的曲目。
说到奶奶,那可真是令人佩服到五体投地啊!先不说她那爽朗的身体,英勇的风姿,光是奶奶的动人歌声,我敢保证,十个人中有九个会被打动(剩下的那个当然是木头)。每次到了晚餐后,奶奶就要举“个人演唱会”随着那一首首熟悉的旋律响起,我眼前就总感觉漂浮着一个个音符,一整天在学校里的疲惫之意,早已消失的一干二净。
奶奶不光是唱歌好哦!还有好多好多的特长,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仅奶奶武艺超群,连她那帅气的儿子---也就是我老爸,都继承了这一点。
有一次,我考砸了,心情十分沮丧,眼看着泪珠就要落下来了,老爸灵机一动,连忙“敲锣打鼓”,不住敲着脸盆,还边敲边说:“要下雨咯,快去收衣服啊!据可靠情报证明,今天阴转小雨,时有阵雨咯”这么一敲,到弄得我不好意思死了,破涕为笑。每次家里的那些倒霉事,都会被老爸用巧妙的方法化解,真是个幽默风趣的老爸。
既然都说到了老爸,那就千万不能少了他的活宝女儿---我。 我可是个正宗的调皮蛋外加活宝了,不信?带你看看我家的锅碗瓢盆,哪一样没有超过十件的,那可都是老妈为了防止我调皮时摔破,特意多买的,我的杰作哩!更令老妈头疼的是,我那个马虎的坏毛病,这不,我又捧回了画满叉叉的试卷,老妈看着试卷,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那可糟糕了,我连忙狡辩说:“老师肯定给我改错了,你看,明明是2乘以5嘛,我写了10,还给我打错,你看你看!!”不料,就这此时,我才刚刚发现,不是2乘以5,而是-2乘以5,是我自己看错了。
糟糕,感受到老妈的怒气,我连忙逃之夭夭,唉!悲剧啊! 怎么样,我们家是不是很有趣啊?我爱我家,爱我家的个个活宝成员。
4.祖训是我的传家之宝作文600
传家宝是青花罐的小张重视历史文物所涵盖的文化底蕴,历史凝聚而成的古物确实承载了考古的价值和文物本身的经济价值。
但古物的精神价值比较隐晦,没有普遍和直接性的作用。
相较而言,小杜祖辈的几枚勋章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更具现实性一些,看到勋章便能联想到祖辈的功勋、荣誉和事迹,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力量。但这种功绩性的记忆承载可能过于局限,对于平凡的后辈也许可望不可及。
就这一点来说,小程家的祖训会更具优势。祖训完全以精神和观念的形式而存在,它不依托物质,因此继承更加直接,对精神的传承作用也没有太多障碍,更具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
祖训传家更无价。小程家的祖训,强调“忠厚”、“诗书”,从内容上看,还是比较全面和积极的。
忠厚谓品性为人,是家族道德;诗书重文化修养,造书香门第。德才兼备,忠厚文雅,这祖训所传递的信息明了而又意义深厚;忠厚与诗书,这祖训的要求并不苛刻且促人向上,可谓传家之宝。
从影响个人的时间性而言,祖训的观念更能影响人的一生。它作为世世代代行为的准则,对人一生道路的选择、日常的作为、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规范意义。它督促着人恪守美德、诗书育人,相较于青花罐和勋章而言,它对个体人生的价值更具时间长度。
而这美好的道德精神素养在现下更显出其重要性。我们看到的地铁吐痰男也好,青岛的天价虾也罢,这不都是因道德精神的缺失而出现的令人心痛的现象吗?而在此时祖训的出现不正如一泓清泉能使人们心中重新变得清澈,纯净吗? 在传家的意义上,青花罐和勋章显示出物质继承的局限性:一是继承者可能局限,二是继承体可能破坏或遗失。但祖训拥有人人可知、可继承的价值优势,它不存在物质保存和继承的脆弱性和不公平性。它可以传到家族的每个人的心中,长长久久,其生命力也是前两者所望尘莫及的。 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祖训是具有灵活性的信条,它的意义具有主观色彩和可塑性,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被赋予更多不同的内涵。它有条件符合时代的变迁,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更符合时代的需要,从而更具长久价值。而青花罐和勋章的固定性不具灵活的文化内涵,比较刻板和单一。
伏尔泰曾说:“观念自由高于肉体自由。”从世俗层面而言,物质和精神的继承都具必要性,但对于具有传承意义的传家宝来说,精神上的继承更有价值。所以祖训不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但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足以创造更多更深意义的价值。
5.明朝的(皇明祖训)写了哪些东西呢
皇明祖训
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戒。初名《祖训录》。始纂於洪武二年(1369)﹐六年书成﹐朱元璋为之作序。命礼部刊印成书。九年又加修订。二十八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并将首章的《箴戒》改称《祖训首章》。
全书目有十三﹕
1.祖训首章﹐分述禁用酷刑﹑禁立丞相﹑对犯法皇亲国戚的处置及对四方各国的方针﹐其后是关于敬天法祖等问题的言论。
2.持守。自述持身之道﹐强调节俭。
3.严祭祀。认为祭祀贵在精诚﹐并叙述祭祀的准备程序。
4.谨出入。告诫后代帝王不要轻易动止。
5.慎国政。主要讲帝王须广有耳目﹐同时规定官员﹑士﹑庶人等不得枉议大臣。
6.礼仪。分述祭祀﹑奉使王府﹑进贺表笺﹑亲王朝觐﹑亲王在国等礼仪。并为东宫及亲王府各拟名二十字﹐令其子孙顺序使用。
7.法律。包括对皇太子和亲王的处分办法。
8.内令。规定皇后不得干预外政﹐宫闱当谨内外。
9.内官。分述内官职掌﹑品秩和内官机构的设置。
10.职制。先叙述封爵的程序和规格﹐规定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者﹐可考验授官﹔次述宗人府及王府官的设置。
11.兵卫。分王国军队为守镇兵和防卫兵﹐遇警并从王调遣﹔同时规定亲王仪仗。
12.营缮。规定诸王宫室格式﹐不得超越。
13.供用。包括朝觐时沿途人役物料的支给和每岁常用两部分
拓展资料:
附录《四库全书总目·明祖训一卷》提要
明祖训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洪武二年,命中书编次,其目十有三。一《祖训首章》,一《持守》,一《严祭祀》,一《谨出入》,一《慎国政》,一《礼仪》,一《法律》,一《内令》,一《内官》,一《职制》,一《兵卫》,一《营缮》,一《供用》。至六年五月书成,太祖自为序,复命宋濂序之。此本佚濂序,惟太祖之序载篇首。序称「开导后人,立为家法。大书揭於西庑,朝夕亲览,以求至当。首尾六年,凡七誊录稿,至今方定。命翰林编辑成书,礼部刊印」云云。然则诸词臣仅缮录排纂而已,其文词悉太祖御撰也。其中多言亲藩体制,大抵惩前代之失,欲兼用封建郡县以相牵制。故亲王与方镇各掌兵,王不得与民事,官吏亦不得预王府事;尤谆谆以奸臣壅蔽离间为虑,所以防之者甚至。如云:「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其长史司并护卫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族灭其家。」又云:「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或领正兵讨平。」然则靖难之事,肇衅於此;高煦、宸濠遂接踵效尤。是亦矫枉过直,作法於凉之弊矣。皇甫录《明记略》云:「《祖训》所以教戒后世者甚备,独无委任阉人之禁,世以为怪。或云本有此条,因版在司礼监削去耳。然《永乐大典》所载,亦与此本相同,则似非后来削去。录所云云,盖以意揣之也。」
6.明朝祖训是什么
明朝祖训是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皇明祖训》。
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戒。 初名《祖训录》,始纂於洪武二年(1369)﹐六年书成﹐九年又加修订;二十八年(1395)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本文收录於《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皇明祖训渊源来自于儒教思想,最初人民是在半山坡居住因为洪水淹不到,待外界知识提高后逐渐下山选择有水有猎物的地方居住,渔猎是人类最初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渔猎基本是从自然资源中直接摄取,没有自身的生产资料,而游牧有自己的羊群马群作为产出的生产资料,游牧定居后逐渐演化为农耕文明,在农耕社会耕地是价值最大的存在。
扩展资料:
皇明祖训序
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当时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内,民用平康。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旣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及僻处山林之士,自矜己长者,甚相远矣。
朕幼而孤贫,长值兵乱;年二十四,委身行伍,为人调用者三年。继而收揽英俊,习练兵之方,谋与群雄并驱。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乃能翦除强敌,统一海宇。人之情伪,亦颇知之。故以所见所行,与群臣定为国法,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
且群雄之强盛诡诈,至难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经世乱,欲度兵荒,务习奸猾,至难齐也,而朕已齐之。盖自平武昌以来,即议定著律令,损益更改,不计遍数。经今十年,始得成就。颁而行之,民渐知禁。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明祖训
7.描写家风祖训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 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2. 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3.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4. 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5. 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6. 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7. 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谐。
8. 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9. 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10. 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11. 媳妇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对人人平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12. 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13. 为人丈夫,要从 “ 三纲 ” 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 “ 纲 ” 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1. 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2. 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3. 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4. 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5. 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相互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
6. 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7. 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8. 丈夫则勇于承担一家的责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过错反过来自己生惭愧心。
9. 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0. 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