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字旁的字先写里面还是先写走字旁
先写走字旁。
走,zǒu,从夭从止。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趋也。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部首:走,部外笔画:0,总笔画:7
表示:1、逃跑。2、往。3、泄漏。4、丧失,失去。5、步行。6、遵循;沿着。7、拜访,访问。8、死亡、逝世。
词义演变:
汉语古今词义演变中,“走”在:“行走”义上对“行”的替换是学者们早就注意到的问题。如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把“走”、“行”、“跑”作为事物是怎样改变了名称的例子。
然而,“走”如何从“奔跑”义转变为“行走”义、实:现对“行”的替换的过程,以及“跑”表示“奔跑”义与这一替换过程相比,究竟谁先谁后的问题,都尚未见有比:较全面的论述。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些分析。
现代汉语“行走”语义场的主要:义位是“走”和“跑”,它们语义上的共同成分是“脚交互向前移动”,区别特征有两个:一是行走速度,“跑”:的速度比“走”快;二是动作方式,即:行走过程中两脚是否同时离地。就这两个区别特征而言,行走速度是主要的,因为两脚是否同时离地是速度快慢的白然反应。
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表“行走”.义原先是用“行”,表“奔跑”义用:“走”,后来,在表“行走”义上“走”替换了“行”,在表“奔跑”义上新产生的词“跑”替换了“走”。换句话说:“走”卸去了“奔跑”义以后,承担了“走路”义,弄清“走”的语义演变脉络,是考察这两个替换过程的关键所在。
常见的走字旁的字有起、走、赶、趣、赵、越、趋、趁、超、趟、赴、趗、趯、趐、趮、赶、趝、趘、趀、趑、赿、趎、趒、趆、趈等。
2.走字旁和走之旁的笔画顺序
1、走之旁,笔顺是点、横折折撇、捺。如下图:
该偏旁的字有遃、遨、逩、迸、逬、避、边、遍、边、逋、遪,等等。
2、走字旁,笔顺是横、竖、横、竖、横、撇、捺,如下图:
该偏旁的字有起、超、趁、趄、趋、越、趔、趑、趣、趟、趠,等等。
扩展资料:
汉字解析:
一、边
1、读音:biān
2、释义: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
3、笔顺:横折钩、撇、点、横折折撇、捺
4、组词:无边、前边、河边、手边、里边
二、近
1、读音:jìn
2、释义:距离短,与“远”相对。
3、笔顺:撇、撇、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4、组词:远近、近日、近处、附近、逼近
三、超
1、读音:chāo
2、释义:越过,高出。
3、笔顺:横、竖、横、竖、横、撇、捺、横折钩、撇、竖、横折、横
4、组词:超脱、超额、超常、超等、超过
四、起
1、读音:qǐ
2、释义: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
3、笔顺:横、竖、横、竖、横、撇、捺、横折、横、竖弯钩
4、组词:起立、起因、引起、起早、起草
五、越
1、读音:yuè
2、释义:度过,超出。
3、笔顺:横、竖、横、竖、横、撇、捺、横、竖提、斜钩、撇、点
4、组词:穿越、越过、越发、跨越、僭越
3.走字旁的字有哪些
一、起
拼 音 qǐ 部 首 走 笔 画 10 五 行 木 五 笔 FHNV
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来。~立。~床。早睡早~。
2.离开原来的位置:~身。~飞。
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了。
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痱子。
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货。~钉子。
6.发生:~风了。~疑心。~作用。
7.发动;兴起:~兵。~事。
8.拟写:~稿子。~草。
9.建立:~伙。~会。白手~家。平地~高楼。
10.姓。
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防止了一~事故。
12.群;批:外面进来一~人。他们分六~往地里送肥料。
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迎宾曲。会场响~热烈掌声。
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过你。想~一件事。
二、赶
拼 音 gǎn 部 首 走 笔 画 10 五 行 木 繁 体 赶 五 笔 FHFK
1.追:你追我~。学先进,~先进。
2.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路。~任务。他骑着车飞快地往厂里~。
3.去;到(某处):~集。~考。~庙会。
4.驾驭:~驴。~大车。
5.驱逐:~苍蝇。
6.遇到(某种情况);碰上(某个时机):~巧。~上一场雨。
7.用在时间词前面表示等到某个时候:~明儿。~年下再回家。
8.姓。
三、超
拼 音 chāo 部 首 走 笔 画 12 五 行 金 五 笔 FHVK
1.超过:~额。~龄。~音速。一连~了两辆车。
2.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级。~高温。~一流。
3.在某个范围以外;不受限制:~自然。~现实。~阶级。
4.跳跃;跨过:挟泰山以~北海。
5.姓。
四、趁
拼 音 chèn 部 首 走 笔 画 12 五 行 木 五 笔 FHWE
1.利用(时间、机会):~热打铁。~风起帆。~天还没黑,快点儿赶路吧。
2.拥有:~钱。~几头牲口。
3.富有:他们家特别~。
4.追逐;赶。
五、趟
拼 音 tàng tāng 部 首 走 笔 画 15 五 行 火 五 笔 FHIK
[ tàng ]
1.量词。a.用于来往的次数:我上天津去了一~。b.用于成行列的东西:沿堤栽了一~柳树。
2.行(háng)列:跟不上~。
[ tāng ]
1.在较浅的水里走:~水。
2.用犁松土去草:~地。
4.“走”字加偏旁有哪些字
给走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
走+双立人:徒【tú】 (匪徒)
走+左耳旁:陡【dǒu】(陡峭)
走+足字旁:跿【tú 】(跿跔)
走+口字旁:唗【dōu】(唗叹)
基本释义:
1.行:~路、~步。
2.往来:~亲戚。
3.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4.往来运送:~信、~私。
5.离去:~开、刚~、出~。
6.经过:~账、~内线、~后门。
7.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
8.失去原样:~形、~样。
9.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
10.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详细释义:
〈动〉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同本义
〈名〉
泛指兽类 车轮
组词:
走红 走动 走路 走人 赶走 出走 行走 送走 不走 走开 逃走 飞走 溜走 走廊。
5.写出带有走之旁的字
带有走之旁的字(共219个):
遃 遨 逩 迸 逬 避 逼 边 遍 邉 边 逋 遪 造 辿 迠 迧 逞 迟 迡 迣 遅 遟 遫 迟 邌 遚 遄 辶 逴
逪 遳 达 迏 迖 迭 逹 达 逮 迨 逯 递 遰 逿 道 递 迪 逐 逓 适 迵 逗 逾 追 遁 逇 遯 遏 迗 遌
遻 迩 迩 返 辺 逢 逄 还 迀 遘 逧 遦 逛 迋 过 过 还 迒 逅 逭 遑 违 回 逥 违 遤 迹 迦 迼 进
近 进 迳 迳 迥 逈 遽 逫 迲 逵 适 邋 逨 逦 逦 连 连 辽 辽 迾 遴 遛 遱 逻 逻 迈 迈 迷 邈 乃
遖 逆 逽 遇 迫 迄 迉 迁 遣 迁 逑 遒 逎 逡 遶 辸 込 逝 辻 遈 遾 述 透 选 选 逘 送 速 遡 遬
遂 邃 遀 遗 遗 逤 遢 遝 逃 迯 邆 逖 逷 遆 迢 通 途 迌 退 迤 迤 迱 迬 逶 迕 逜 遐 逍 邂 迅
逊 迿 逊 迓 这 这 邀 遥 遥 逸 辷 迻 迎 迶 逌 逰 游 邎 迂 迃 逳 遹 远 逺 远 邍 运 运 遭 迮
迊 邅 遧 遮 遉 迚 周 迍 遵
6.走字底怎么写才好看我写的走字底难看死了
前几天,有位书友私信侠客说:
“打死都写不好走之底,很难控制好大小,怎么办?”
的确,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偏旁看似简单,实操起来确实有些困难。
关键处,也是难点在于对后两个笔画的把握上,因为这两个笔画是由数段似直还曲的线条组合而成的,稍不注意,书写起来便会走形。
那么,这堂课,侠客就详细聊聊这个偏旁!
一、表象
众所周知,“走”在古代意思为跑。跑步的人身体前倾,正在加速,因而充满动感,充满活力。
当然,这是其中一种状态,还有另外一种:
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跑”起来肯定要临危不乱,风度翩翩。所以,上面这个“走之旁”显得特别成熟稳重。
当然,你也可以把“走之旁”作为一个载体,它像极了一艘大船,上面“承载”着各种内容,在大海中驰骋。
2.分析
上面两种“走之旁”是最主流的两种形式,除了“横折折”与“平捺”角度不同之外,其余点画位置均相同。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两个很重要的细节:
“横折折”的写法难度较大,可参考下图:
如何将整个字写稳?最主要得看“平捺”的功力了,即除了要注意这三个局部的长短、角度和粗细变化外,还要注意捺笔三个局部的自然过渡,使整个笔画显得圆融流畅,舒展大方。如下图:
亲爱的书友们
你会写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