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子杀猪的故事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曾子之妻为了不让儿子上街,对儿子说回来杀猪给他吃。
曾子听说后,就要捉猪来杀,曾妻不让杀,说这不过是哄哄小孩而已。曾子说,孩子是跟父母学的,身教重于言传,于是坚持把猪杀了。
曾子教子的方法,从实际出发,使人永远不能忘记,远远大于说教的作用。我自然赞同!在曾子眼中,“一诺重千金”,即便对孩子也不能失信。
一次失信可能改变一个人对信任问题的看法,继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诚信”是历来被提倡的传统美德,也是形成完整人格的重要一项。
孔子讲:言必信,行必果。又说,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宋代的朱熹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行不及言,可耻之甚。”言,既是思维的产物,又是心声的表达,更是行动的宣示。
学学曾子的教子法,从日常小事做起,慎重许诺,一言既出,便要言而有信,“言”出“行”随。
2.曾子杀猪 文言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③。
妻适市反⑤,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⑥。"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⑦。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⑨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⑩。"
遂烹彘也⑾。
选自《韩非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注释
①市:集市。
②女还:你回去吧。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③顾反为女杀彘:等我回来为你杀猪。顾反:我从街上回来。 反,通“返”,返回。彘:读"zhì”,意为猪。
④(曾子欲捕彘杀)之:代词,指猪。
⑤妻适市反:妻子刚从集市回来。适:恰巧。
⑥特与婴儿戏耳:只不过与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特……耳:不过……罢了。特,不过,只是。 耳,同“尔”,罢了。
⑦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⑧今子欺之:现在你欺骗他。子:你,对对方的称呼。
⑨而:则;就。
⑩成教:教育有效果。
⑾逐烹彘也:于是就杀猪煮肉吃。
[编辑本段]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亲的教导。今天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编辑本段]参考故事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跟着她。他的母亲(骗他)说:“你回去,等一会(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3.曾子杀猪是谁写的,那个朝代的
韩非子写的,春秋战国时期。
曾子杀猪是一则典故,并非出自成语故事,而是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六》。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妻子上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泣。孩子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个猪吃。”她去集市回来,曾子打算抓猪来杀。妻子阻止说:“不 过是和小孩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可不是开玩笑的对象。小孩没什么才智,要靠父母作出样子才会跟着学,完全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了他,也就是 教儿子学会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进行教育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4.曾子杀猪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曾子杀猪》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白话译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一边哭一边跟着她。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时为你杀猪吃。”
等到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捉了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
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小孩子年幼无知,经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他了。”于是就真的杀了猪煮肉吃。
【寓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
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扩展资料:
《曾子杀猪》是一篇古文,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卒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曾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曾子杀猪
5.【请简要写出《曾子杀猪》这一寓言故事的情节
诚实守信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新问题请重新发帖提问,这里不再回答谢谢。
6.续写曾子杀猪
“你疯啦?我那是哄小孩子的呀,你怎么就当真杀起猪来了?”
曾子直起腰来,一面用大拇指刮刮刀刃,试试磨快了没有,一面对妻子说:
“你总是这样对待孩子,只要能哄乖他,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孩子的心如同一张白纸,你不该玷污这张白纸啊。”
妻子仍然拦着他,舍不得杀掉这口还没喂成的猪,恳求他说:
“何必这么认真呢?说杀猪,就要真的杀吗?我还可以再哄哄他嘛。”
曾子说: “现在不杀猪,你就是欺骗了孩子,也就是教给孩子去欺骗别人。做母亲的欺骗了自已的孩子,做儿子的以后就会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他不相信你,你今后还怎样教育他呢?” 妻子被曾子教训得满脸通红,羞愧地底下了头。
急忙帮曾子把猪给杀了,一家人愉快地吃着肉。
是啊,孩子们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正是因为身边人的不守信用,才使得这张白纸越变越黑呀!
7.曾子杀猪逐字翻译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④。”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⑤。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⑥,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⑦,非所以成教也⑧。”遂烹彘也⑨。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②彘(zhì):猪.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⑥子:你,对对方的尊称.⑦而:则,就.⑧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⑨烹(pēng):煮.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反通返 是返回的意思
而顾 则是 等会儿 待会儿的意思
8.以曾子如果不杀猪为题写一篇作文
说起诚信,古代先贤在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不妨看看春秋时期思想家曾子的育子方法。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母亲就哄儿子说:“你先回家吧!等我赶集回来杀猪烧肉给你吃。”听了母亲的话,儿子不闹了,乖乖地回了家。曾妻赶集回来后,孩子就嚷着要杀猪吃肉。曾子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提刀便去杀猪,妻子忙上前阻止道:“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你当什么真?”曾子郑重其事地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我们大人言而无信,又怎么能教育孩子遵守诚信呢?”说完便把猪杀了,煮肉给孩子吃。
自从做了母亲,儿子懂事起,我就把儿子当朋友来待。凡事,办不到的绝不轻易许诺。儿子三岁时,一个夏日的傍晚,同住宿舍楼的学弟小刘出去吃饭,为了逗儿子开心,说回来捎冰淇淋给他吃。结果很晚了也不见小刘的人影。儿子在奶奶怀里硬是不睡觉,念叨着刘叔叔咋还不回来。最终人是等到了,只是小刘一拍脑门说,哦,忘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直到现在,儿子已读高中,对此事仍记忆犹新,耿耿于怀。在大人眼里孩子也许只是一个孩子,懵懂无知,实则他们的感情纤细而敏感,受不得半点伤害。
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刻意追求与培养,从曾子杀猪示信的故事里可见一斑。儿子委屈的泪水也让我深深懂得,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作为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错误地以为小孩子好哄、好骗,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得当,一味地允诺。应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诚实无诈。合理可行的愿望我们可以满足,反之,则要明确表态:不!并讲明道理。
唯有如此,孩子才会以你为榜样,信守诺言,真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