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的草体字怎么写
一、“哲”的草书写法如下:二、释义:1.(形声。
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2.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萎。
为贤者病逝之典,今亦常用作慰唁之词)3.哲学的简称 。如:文史哲4.对别人的尊称、敬称 。
如:哲兄(对兄长的尊称。后多用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哲昆(对他人之兄的敬称);哲嗣(敬称他人之子)三、相关组词:哲理 先哲 贤哲 哲学 哲人 耆哲 往哲 哲王 哲嗣 哲彦 遗哲 乡哲 诞哲 哲士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将物体一分为二。
哲,金文(折,一分为二)(心,态度),表示折中态度,不在大千无限中偏执于极端。造字本义:动词,中国古代对思想、言语进行折中以求达到平衡、和谐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文言版《说文解字》:哲,知也。从口,折声。
悊,哲或从心。嚞,古文哲从三吉。
白话版《说文解字》:哲,有知性,智慧。字形采用“口”作边旁,“折”作声旁。
“悊”,有的“哲”字采用“心”作边旁。“嚞”,这是古文写法的 “哲”,采用三个“吉”会义。
二、词组释义:1、哲圣[zhé shèng] 才德超群之人。对帝王的谀称。
2、哲嶷[zhé yí] 亦作“喆嶷”。聪颖卓越。
3、英哲[yīng zhé] 亦作“英喆”。才能和识见卓越的人。
4、哲涵[zhé hán] 知识丰富有涵养。5、哲符[zhé fú] 吉祥之兆。
2.哲字的行书怎么写好看
哲
行书写法如下图:
3.草书命字怎么写
命字草书写法:
命,ming,从口从令。命者,人所禀受。——《疏》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礼记·中庸》
4.草书市字怎么写
1、揭傒斯
善书。正、行书师晋人,苍古有力。书法名重当时,国家典册及功臣家传赐碑,遇其当笔,往往传诵于人。四方释老氏碑版,购其文若字,袤及殊域。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等。
2、欧阳询
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3、陆游
亦工书翰,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书论有《论学二王书》。草书出自张旭,行书源于杨凝式。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6461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
4、孙过庭
书法用笔的特点,唐吕总说他“丹崖绝壑”可谓一语道出精髓,他的书法笔势坚劲,能够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做到质、妍的统一。孙氏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之内给人以丰满圆转,轻重映带,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正如他自己所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5、赵构
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入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