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字篆书怎么写
1、天字大篆写法如下:
2、天字小篆写法如下:
天[ tiān ]的基本解释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天空。
2、在上面 :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气候 :天气。
4、季节,时节 :冬天。
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 :今天。
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 :天上。
7、自然界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自然的、生成的 :天然。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 天,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天,头顶。至高无上,字形由“一、大”构成。
三、相关词汇解释
1、天地[tiān dì]
天和地:炮声震动天地。
2、阴天[yīn tiān]
布满云的天空。
3、明天[míng tiān]
今天的下一天。
4、先天[xiān tiān]
指人或动物在胚胎时期就形成或具有的。与“后天”相对:先天不足。
5、前天[qián tiān]
时间词。昨天的前一天。
2.天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天”字的甲骨文如下图:
在甲骨文里“天”字有许多写法,其中一种把“天”写成似一个地地道道人的形象,是一个站立的人形。有人解释说,这是一个正面站着的人,整个字的解释是这样的:正面站着的人为天。
天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由来: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头”的意思很早就消失了,但我们仍能从一个词中找到它的影子,那便是“刑天”,它的意思就是被砍掉头。
扩展资料:
天,读音tiān,汉语名词,会意字,“人”字上面顶着一个“口”字。造字本义是人的头顶上方的无边苍穹。最初指空间,与地相对,后引申为天空、太空。详见《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此处,天即空间;“天长”即“空间极其辽阔”。
中华关于对天的最早解释,在《简易道德经》(又称《简易经》)有所记载:“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 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
天玄地黄,天,第一也。天理,第一的道理。天道酬勤,第一大的道理就是对勤的回报。
3.天字地字篆体怎么写
一、天的篆体写法:
二、地的篆体写法:
三、百天的释义:
1、天空:顶~立地。太阳一出满~红度。
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棚。~窗。~桥。
组词:今天、冬天、明天、天气、天地
四、地的释义:
组词:地热、菜地、园地、林地、种地
扩展资料
一、天的说文解字:
文言回版《说文解字》: 天,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天,头顶。至高无上,字形由“一、大”构成。
二、地的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
三、相关组词:
1、今天[jīn tiān]
说话时的这一天:~的事不要放到明天做。
2、天明[tiān míng]
天亮。
3、大地[dà dì]
广大的地面:~回春。阳光普照~。
4、园地[yuán dì]
菜园、花园、果园等的统称:农业答~。
5、菜地[cài dì]
种蔬菜的园圃。
4.天字的繁体该怎么写
天没有繁体字。
拼 音 【tiān 】
解释
1.天空:顶~立地|太阳一出满~红。
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棚|~窗|~桥。
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过了冬至,~越来越长了。
4.用于计算天数:每~|第二~|三~三夜|忙了一~,晚上早点儿休息吧。
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儿还早呢。
6.季节:春~|冷~|三伏~|黄梅~。
7.天气:阴~|~晴|~冷了。
8.天然的;天生的:~性|~资|~足。
笔画
组词
天平 阴天 天空 天边 秋天 天生
扩展资料
热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别有洞天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解释】: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出自】: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示例】:各处尽是画栋雕梁,珠帘绮户,那派艳丽光景,竟是~。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另有一种境界
5.梵文唵怎么写
唵字梵文写法如下图:
唵拼音:ǎn,注音:ㄢˇ,部首:口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五笔:KDJN,仓颉:RKLU,郑码:JGKZ,四角:64016
结构:左右,统一码:5535,笔顺:丨フ一一ノ丶丨フ一一フ
释义:
1、用手抓东西吃:“偷米唵之”。
2、佛教咒语用字。
3、含。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1、唵呓 [ ǎn yì ]
啽呓。梦中发声。
2、唵噆 [ ǎn zǎn ]
肮脏。3、唵嗒 [ ǎn dā ]
形容声音宏大响亮。4、唵诨 [ ǎn hùn ]
胡扯,打趣。5、唵叭国 [ ǎn bā guó ]
古国名。在中南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