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爱
1、爱,一撇“丿”是“看”字头,三个点“兴”字头。意思为每次看见这个人都会感到开心高兴。
2、“秃宝盖”(冖)原意是穴,穴是起保护作用,这里意为保护。“友”字在“秃宝盖”(冖)下,意思为保护友情。
3、有一个人,每次你见到她(他)都觉得很高兴很开心,久而久之,你想将这份令你高兴和开心的友情长久的保护好。这就叫爱。
扩展资料
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通用规范汉字表
2.爱字笔顺怎么写
撇、点、点、撇、点、横撇/横钩、横、撇、横撇/横钩、捺。
爱,汉语常用字,读作ài,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喜爱”“爱好”,意为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后来又引申出“爱情”“爱惜”“贪”等意思来,《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可意为“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之义。
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清博大数据推荐的国内字为“国、爱、治、纪、会”。
扩展资料
来历:
“爱”字由“欠”(或“旡”)和“心”两部分构成。“欠”和“旡”都是端坐地上张着口的人形,“欠”的口”朝左,“旡”的口朝右。
张口的人,用右手抚着心以表示“张口告人,心里喜欢”的意思,这就是“爱”这个会意字,小篆继承了金文的形体,只是把“欠”变为“旡”了。
但秦始皇并吞六国以后统一使用的小篆“爱”,字脚却多了一只向下的足(夊),以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反而把字繁化了。
隶化后楷书,主要是上半部分的变化。简体楷书的“爱”则采用行书字形,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和“夊”简化成“友”。
楷书由中间带“心”的“爱”简写成现代汉语中的“爱”,不仅导致金文字形中的“欠”形部分消失,连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形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