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账页的过次页该怎么填写
在实际工作中,“过次页”是将本页初至本页倒数第二行的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与目前的余额写在本页末行,并在摘要栏注明“过次页”。如下图:
在会计记录中,一般不可能在同一账页里完成所有的经济业务,因此需要分页记录。“过次页”和“承前页”使分页的会计记录得以衔接,使账簿所载业务内容有了一致性和连贯性,从而保证了账簿的清晰和条理。否则,会计记录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次序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66265混乱。
扩展资料: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1)“过次页”的借贷方合计数与本页中间的“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之间没有衔接关系,故“过次页”的借贷方合计数不应包括本页中间的“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
(2)如果“过次页”行正好是“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的话,此时合计数或累计数则不必转入次页。本页末行和次页第一行自然就不必写“过次页”和“承前页”。否则,就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了。
(3)倘若“过次页”的上一行是“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最后一行数字则无须合计,因为合计数就是他本身。此时,最后一行可不写“过次页”字样,可直接在下页第一行写上上页最后一行数字,在摘要栏填写上“承前页”字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记账簿
2.现金日记账过次页怎么写
原发布者:ksismine
现金日记账过次页现金日记账当一张账页记满,需要在下页继续登记时,应在本页的最末一行摘要栏注明“过次页”,结计出本页借、贷方发生额填入借方、贷方栏。登记账簿是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并将有关原始凭证传递到会计人员手中时,会计人员首先要对其进行审核,在审核无误后,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并加以复核,再根据复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一方面登记相关的日记账、明细账,另一方面登记总分类账。通过登记账簿,将分散在会计凭证上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类记录,并逐步加工汇总成相关的会计信息,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第一节 账簿登记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及时地登记各类账簿,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2.红色墨水在账簿中有特殊含义,在下列情况下可以采用:(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3)在三栏式账页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4)注销空行或空页。(5)期末结账时划线。(6)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记录。3.登记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简明清楚、字迹工整。4.登记完毕,应在记账凭证“记账”栏注明账簿页码或做出“√”符号,表示已记账,以免重记
3.总账每一页都要写转次页承前页吗
总账也需要过次页和承前页 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过次页”和“承前页”字样;也可以将本页合计数及金额只写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
对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的累计数;对既不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也不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
4.会计记账 过次页 承前页怎么加
一般来说,需要月结的账户,在结记过次页时,应当计算出本月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月贷方发生额合计和当前余额,分别写在相应栏中,承前页的内容同过次页;
需要年结的账户,在结记过次页时,应当计算出从年初到当前(即本页末)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合计及贷方累计发生额合计以及当前余额,分别写在相应栏中,承前页的内容同过次页;
既不需月结也不需年结的账户,直接将本页末余额记入过次页和承前页即可。
在实务中,最常用的是第一种,一般都用这个。
扩展资料:
做账流程
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
4、结账、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6、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做账
5.明细账过次页如何记账
(1)“过次页”的借贷方合计数与本页中间的“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之间没有衔接关系,故“过次页”的借贷方合计数不应包括本页中间的“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
(2)如果“过次页”行正好是“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的话,此时合计数或累计数则不必转入次页。本页末行和次页第一行自然就不必写“过次页”和“承前页”。否则,就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了。
(3)倘若“过次页”的上一行是“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最后一行数字则无须合计,因为合计数就是他本身。此时,最后一行可不写“过次页”字样,可直接在下页第一行写上上页最后一行数字,在摘要栏填写上“承前页”字样。
6.会计分类帐怎样过次页样板
“过次页”是将本月初至本页倒数第二行的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与目前的余额写在本页末行,并在摘要栏注明“过次页”。
说到过次页,还是要和承前页结合一起说比较好,下面做个系统的说明:
“过次页”顾名思义就是将本页账簿的内容结转到下页,“承前页”则是承继前面账簿内容的意思。在会计记录中,一般不可能在同一账页里完成所有的经济业务,因此需要分页记录。“过次页”和“承前页”二者相辅相成,在账簿登记中前呼后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过次页”和“承前页”使分页的会计记录得以衔接,使账簿所载业务内容有了一致性和连贯性,从而保证了账簿的清晰和条理。否则,会计记录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次序混乱。
“过次页”和“承前页”还有平衡账簿登记工作量,加快会计信息处理的功能。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大量的和经常的,账簿的登记也随之变成经常和大量的事了。然而,根据会计惯例和会计原则的规定,结账却是在一定时日(月末、季末、年末)进行的。如果等到会计期末再从会计期初发生的业务一笔一笔加总当期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显然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同时还影响诸如会计报表等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通过“过次页”和“承前页”则可以使汇总、加计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即可以加以消化,均衡会计核算工作量,加快了会计信息处理速度。
在实际工作中,“过次页”是将本月初至本页倒数第二行的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与目前的余额写在本页末行,并在摘要栏注明“过次页”;而“承前页”是在次页的第一行抄写上页“过次页”行的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承前页”字样。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1)“过次页”的借贷方合计数与本页中间的“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之间没有衔接关系,故“过次页”的借贷方合计数不应包括本页中间的“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
(2)如果“过次页”行正好是“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的话,此时合计数或累计数则不必转入次页。本页末行和次页第一行自然就不必写“过次页”和“承前页”。否则,就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了。
(3)倘若“过次页”的上一行是“本月合计”、“本季合计”、“本年累计”,最后一行数字则无须合计,因为合计数就是他本身。此时,最后一行可不写“过次页”字样,可直接在下页第一行写上上页最后一行数字,在摘要栏填写上“承前页”字样。
(4)现金和银行账虽然是日清月结,但当日的会计记录超过一页时,同样要“过次页”和“承前页”。
(5)对于像材料等不需要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和全年发生额合计数的多栏式明细账,每页末的余额也要“过次页”和“承前页”。
(6)费用明细账虽然每月一结,倘使当月记录超过一页的也要“过次页”和“承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