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月半烧包怎么写
这里每年的七月半鬼节都要写封包,烧给死去的亲人,这种包袱是祭祀逝去的亲人用的。
包好后一烧,就算把钱寄出去了,就像邮局寄包裹一样,只不过收件人在阴司地府。 既然是寄钱的包裹,就得写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当然是没法写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
这叫写包袱。写包袱有很多讲究,学问很深,所以请读过书的老先生写的多。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中元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 某某某 某某某 孙 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
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 中间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
“故”,死也。“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
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
“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男的接着写名讳。
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辈女人也没有学名,只有小名。
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
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阴间与阳间价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后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后可能就要下地狱。
“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
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
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 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这大约是一种买平安的“钱”。
所谓“地盘业主”,应是阴间收件亲人居所所在地的地主,我怀疑还有恶霸,钱寄过去,给他们上上贡,免得他们找亲人麻烦给脸色看,或收保护费。所谓“孤魂野鬼”,即没有后人照看的鬼魂,这是些一穷二白的亡命之徒,给点钱打发一下,免得他们心存不良,哄抢亲人刚收到的钱钞。
这些名堂,现在的年轻人是弄不懂,也不想弄懂了。包袱也还包的,大多当阳间的信封一样来写:“寄父某某某,魂下受用。
儿某某某,媳某某某,孙某某某。” 女人大名当然照写不误。
有的干脆不包包袱、不写包袱了,花十几二十几块钱,买个上亿元的冥国银行纸钞,烧完了就完了,还图包包袱、写包袱的麻烦干什么呢?但有的老人很担心:“你们这么烧过去的钱,阎王爷恁里认不认?”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
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孝家称呼 烧袱子火单写法 自称 九代:称鼻祖 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孙 八代:称远祖 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云孙 七代:称太祖 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孙 六代:称烈祖 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孙 五代:称天祖 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来孙 四代:称高祖 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孙 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 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孙 一代:称父亲 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内侄 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爷: 称故姑公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叩 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叩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叩 母之姐夫:称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称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称岳父 故岳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讳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 。
2.婚礼红包如何写称谓
红白喜事,都是礼在先,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肯定少不了红包.那么红包怎么书写呢? 比如说三朝酒,满月酒,周岁,十岁,六十岁生日,结婚(包括取亲,嫁女),乔迁,等等.下面介绍下,中国传统礼包写法: 在五常中礼排第三,可见"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当然送礼不一定只送钱,也可以送物.现在还有专门的礼品店,礼仪公司.这里只聊一下红包,现在我们用的都是现成的红包,上面印有精美的吉祥图案和祝福的词语.所以现在人只要买个红包把钱往里塞就完事了.有的甚至随意到连红包也不用. 其实以前在民间送礼打红包是很讲究的,有严格的要求:首先在落款上,根据自己父母和祖父母健在的情况来署.比如对方是嫁女,1:自己的双亲俱在,写:奁仪 署:俱侍下,***;2:父在:严侍下***;3:母在:慈侍下***.签名:同姓,只签名,异姓:签上姓名. 写法:根据不同喜事来定:如孩子出生办酒,就分做三朝,这时写:汤敬;做半月酒的,就写旺敬;做满月的,就写(日卒)敬;做周岁:还有做十岁的.女孩子到了二十岁都要办一次隆重的生日庆祝.因为过了这个年龄就要出嫁,嫁出去就不再是娘家的人了.跟古代男孩的弱冠一样,都是属于成人礼了. 做寿的话,一般都是按整拾的岁数来做的,各地又有按虚岁和实岁来算的,又有男实女虚之分.六十岁以下的写:祝敬,六十岁以上的写:寿敬.另外结婚送礼的话,要看你是结婚哪一方的亲戚朋友,如果你是男方的,可以写贺仪,如果是送女方的就要写奁仪. 听说民间有一本书专门讲述各种礼节文书的,叫做<<礼文汇>>.但是从没看到过,可能没有出版了.各类红包具体写法:贺仪:红喜事通用 赆仪:打发新娘 汤仪:三朝酒 望仪:半月酒 弥仪:满月酒 日卒仪:周岁酒,注:(日卒)是一个字 祝敬:五岁以上通用 芹仪:进学酒用 让仪:作福酒用 莺仪:过屋酒用 祥仪:除灵酒用 燕仪:完工用 寿仪:七十岁通用 学敬:十岁生日 冠敬:二十岁生日 立敬:三十岁生日 使敬:四十岁生日 艾敬:五十岁生日 耳敬:六十岁生日 从敬:七十岁生日 耋敬:八十岁生日 耄敬:九十岁生日 期颐:一百岁生日 螽仪:过继用 旌仪:赏封 脉仪:谢医生 仁仪:代肉 翰仪:润笔 容仪:理发 步仪:媒人,高亲 恩仪:父母恩养费 埕仪:开酒坛 附:以上所列格式在书写时都要写成列式.待续:民间送礼红包写法之称谓用语 抬头: 喜仪——娶老婆(喝男方结婚酒的) 粉仪——嫁老公(喝女方结婚酒的) 寿仪——做生日 袍仪——喝男孩的满月酒 衩仪——喝女孩的满月酒 燕仪——喝新房入伙酒 文仪——考上大(中)学了,贺一贺 程仪——要出远门了,当赞助盘川吧 奠仪——哦哦!有人驾崩了(用白纸包啊) 落款: XXX具(或“贺”) zt:写法:做好事的,就在红包正面右上角写“贺仪”两字,左下角写“某某贺”;做白事的,可在白包正面中间竖写“香仪”“奠仪”“奉仪”等,左下角写“某某奉”,一般还把“某某奉”的奉字的最后一“竖”竖到底边,封建嘛!呵呵!竖写式:右上方写收红包人的姓名,中间写祝词,左下方落款送红包人的姓名!OK!横写式:左上方写收红包人的姓名,中间写祝词,右下方落款送红包人的姓名!OK!一.红包签封用语:1、谢媒包封签子用语:柯仪 鹊桥之敬 巧谐连理 义和秦晋; 桥仪 月老之敬 巧系红线 丝罗之敬; 冰仪 执柯之敬 恩铭二姓。
2、贺嫁包封签子用语:粉仪 于归之敬 出阁之敬; 脂仪 出闺之敬 宜室宜家3、贺定婚包封签子用语:订盟之敬 文定之敬 订婚之敬 秦晋之敬4、贺结婚包封签子用语:喜仪 百年好合 百世其昌 鸾凤和鸣; 扇仪 新婚之喜 永结同心 荣谐伉俪; 婕仪 枝谐连理 鸾凤呈祥5、贺娶媳包封签子用语:新翁之喜 萱堂之喜6、贺续娶包封签子用语:续弦之敬7、贺复婚包封签子用语:重圆之敬 二度梅开8、贺二婚包封签子用语:箫仪 易弦之敬9、给新娘的作揖包封签子用语:桂林一枝 香车之敬10、给新婿回门的作揖包封签子用语:玉趾初旋 旋吉之敬11、谢账房包封签子用语:笔仪 润笔之敬12、谢傧相包封签子用语:礼仪 赞礼之敬13、谢择日包封签子用语:择仪 择日之敬14、谢厨师包封签子用语:芬香之仪 调和鼎鼐 二。红包常用祝福语:愿你俩恩恩爱爱,意笃情深,此生爱情永恒,爱心与日俱增!让这缠绵的诗句,敲响幸福的钟声。
愿你俩永浴爱河,白头偕老!为你祝福,为你欢笑,因为在今天,我的内心也跟你一样的欢腾、快乐!祝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珠联壁合洞房春暖,花好月圆鱼水情深 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祝你俩幸福美满,永寿偕老。仟僖年结千年缘,百年身伴百年眠。
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于茫茫人海中相遇,分明是千年前的一段缘。真爱的你们,用心去呵护这份缘吧!花儿披起灿烂缤纷的衣裳,雍容而愉快地舞着,微风柔柔地吟着,唱出委婉动人的婚礼进行曲——敬祝百年好合,永结同心!辛劳了半辈子,贡献了几十年,在这春暧花开的日子,恭贺您再婚之喜,正所谓'夕阳无限好、萱草晚来香'!愿爱洋溢在你甜蜜的生活中,让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都象今日这般辉煌喜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