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的拼音怎么写
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上读音:shàng、shǎng,注音:ㄕㄤˋ 、ㄕㄤˇ
释义:
上shàng(ㄕㄤˋ)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去,到:上街。
6、向前进:冲上去。
7、增加:上水。
8、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涂:上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拧紧发条:上弦。
12、登载,记:上账。
上shǎng(ㄕㄤˇ)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上面[shàng miàn]
位置较高的地方。
2、上衣[shàng yī]
上身穿的衣服。
3、头上[tóu shàng]
头的上方;头顶。
4、向上[xiàng shàng]
朝上。
5、跟上[gēn shàng]
在成就或物质的获取上,与同时代的人相配。
2.走到小桥上的拼音怎么写
走到小桥上
zǒu dào xiǎo qiáo shàng
走
拼音:
zǒu
解释:
1.行:~路。~步。
2.往来:~亲戚。
3.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4.往来运送:~信。~私。
5.离去:~开。刚~。出~。
6.经过:~账。~内线。~后门。
7.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
8.失去原样:~形。~样。
9.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
10.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到
拼音:
dào
解释:
1.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往:~群众中去。
3.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成功:得~。办~。
5.姓。
小
拼音:
xiǎo
解释: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妾:~房。
桥
拼音:
qiáo
解释:
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梁。~墩。~涵。~头堡。吊~。栈~。引~。立交~。
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手术。
3.古同“乔”,高。
4.古同“矫”,正,整。
5.姓。
上
拼音:
shàng shǎng
解释:
[shàng]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去,到:~街。
6.向前进:冲~去。
7.增加:~水。
8.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涂:~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拧紧发条:~弦。
12.登载,记:~账。
13.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
14.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
15.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16.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3.请注音:"簟璁醭歙艽绱癀穑魍旃偬彘硪钚鲥硐蓰' 分别读什么
簟 <;名>diàn
(形声。从竹,覃声。本义:竹席)
同本义
也指用芦苇编制的席
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礼记》
簟diàn 1.供坐卧铺垫用的苇席或竹席。 2.指日常用来作障蔽和垫物的竹席。 3.竹名。参见"簟竹"。
璁 <;名>
似玉的美石,多作装饰品
璁cōng 1.似玉的美石,多作装饰品
醭 <;名>
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
醭bú 1.酒、酱、醋等因败坏而生的白霉。亦泛指一切东西受潮而表面出现霉斑。
歙〈名〉she
县名
歙砚
歙 <;动> xi
吸气或通过呼吸吸入
歙,缩鼻也。从欠,翕声。――《说文》。字亦作噏。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老子河上本》
崩腾歙众流,泱漭环中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歙蠡吞沱。――《石帆铭》
通“翕”。收缩,敛息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
开阖张歙。――《淮南子·本经》
开闭张歙。――《淮南子·精神》
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
歙xī
⒈吸气,收敛。
歙shè
⒈歙县,在安徽省。
艽jiāo
艽qiú 1.荒远。参见"艽野"。 2.禽兽巢穴中的荐草。
绱 <;动>
把鞋帮鞋底缝合成鞋
绱(鞝)shàng将鞋底与鞋帮缝合:~鞋。
癀huáng。
穑sè
魍wǎng
旃zhān
偬zǒnɡ
彘zhì
硪wò
钚bù
鲥shí
硐dònɡ
蓰xǐ
4.请注音:"簟璁醭歙艽绱癀穑魍旃偬彘硪钚鲥硐蓰' 分别读什么
簟 <名>diàn(形声。
从竹,覃声。本义:竹席)同本义 也指用芦苇编制的席 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
――《礼记》簟diàn 1.供坐卧铺垫用的苇席或竹席。 2.指日常用来作障蔽和垫物的竹席。
3.竹名。参见"簟竹"。
璁 <名>似玉的美石,多作装饰品 璁cōng 1.似玉的美石,多作装饰品醭 <名>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 醭bú 1.酒、酱、醋等因败坏而生的白霉。亦泛指一切东西受潮而表面出现霉斑。
歙〈名〉she县名 歙砚歙 <动> xi吸气或通过呼吸吸入 歙,缩鼻也。从欠,翕声。
――《说文》。字亦作噏。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老子河上本》崩腾歙众流,泱漭环中国。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歙蠡吞沱。――《石帆铭》通“翕”。
收缩,敛息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开阖张歙。
――《淮南子·本经》开闭张歙。――《淮南子·精神》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
――歙xī⒈吸气,收敛。歙shè⒈歙县,在安徽省。
艽jiāo艽qiú 1.荒远。参见"艽野"。
2.禽兽巢穴中的荐草。绱 <动>把鞋帮鞋底缝合成鞋 绱(鞝)shàng将鞋底与鞋帮缝合:~鞋。
癀huáng。穑sè魍wǎng旃zhān偬zǒnɡ彘zhì硪wò钚bù鲥shí硐dònɡ蓰x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