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字草书怎么写独字
独:读音为[dú]。
一、释义:
1、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老而无子:鳏寡孤~;
3、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孤〕复姓;
5、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二、组词:
独具匠心,特立独行,独断专行,得天独厚,情有独钟。
三、造句:
他这个人做事一向独断专行,从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他设计的房屋独具一格;
这样高超的技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她把满头黑发染成了金色,为的就是追求标新立异,特立独行;
历代文人墨客多对牡丹情有独钟。
2.草书的秀字怎么写
“秀”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秀”字的基本释义:
1,本义,动词:谷物扬花,抽穗灌浆, 本义只见于古文。
2,形容词:漂亮的,美丽的,美好的。组词如:秀慧,秀俊,秀丽,秀美,秀气,秀润,秀色,秀雅,秀逸,秀外慧中,俊秀,清秀,越秀山,山清水秀。
3,形容词:出众的,特异的。组词如:秀才,秀异,优秀。
4,名词:出众的人才。组词如: 新秀, 后起之秀。
扩展资料
“秀”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秀,上讳。汉光武帝名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秀,是皇上(刘秀)的忌讳用字。秀,是汉代光武帝的名。
组词解释:
1,秀丽,清秀优雅,美丽脱俗。泛指风景优美也指人的样貌清秀靓丽。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二章:“ 郭祥一看那熟悉的秀丽的字迹,脸刷地就红起来,赶忙把信塞到枕头底下。”
2,秀美,指秀丽美好。邹韬奋 《萍踪寄语》十七:“这个小国的风景秀美绝伦,人民都衣冠整洁。”
3,优秀,泛指人某一特质突出、好的意思,出色,非常好,或行人品行、成绩等非常好。胡采 《序》:“他们不愧是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女。”
4,新秀,指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新出现的优秀人才。丁玲 《悼念茅盾同志》:“他还是一位辛勤培植的园丁,把希望和关心倾注在文坛上的新秀。”
3.草书市字怎么写
1、揭傒斯
善书。正、行书师晋人,苍古有力。书法名重当时,国家典册及功臣家传赐碑,遇其当笔,往往传诵于人。四方释老氏碑版,购其文若字,袤及殊域。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等。
2、欧阳询
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3、陆游
亦工书翰,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书论有《论学二王书》。草书出自张旭,行书源于杨凝式。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6461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
4、孙过庭
书法用笔的特点,唐吕总说他“丹崖绝壑”可谓一语道出精髓,他的书法笔势坚劲,能够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做到质、妍的统一。孙氏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之内给人以丰满圆转,轻重映带,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正如他自己所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5、赵构
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入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草书
4.琪草书怎么写
琪草书如下图所示:
释义:
1.美玉。如:琪块(美玉。比喻珍贵之物);琪琚(玉佩。亦指玉佩相击声,比喻美妙的言辞);琪花(仙境中玉树之花;莹洁如玉的花);琪花瑶草(仙境中的花草,其美如玉)。
2.姓。
组词:玗琪、绿琪、琪树、琪花、琪殿、琪草、琪蘤、琪琚、琪华、琪瑰、玮琪、安琪儿、珣玗琪、麦琪淋、琪花瑶草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绿琪[ lǜ qí ]
绿是一种颜色,琪是代表美玉,绿琪是青碧色的美玉。
2、琪花 [ qí huā ]
亦作“ 琪华 ”。仙境中玉树之花。清代文人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连那瑶草琪花,也分外披拂有致。”
3、安琪儿 [ ān qí ér ]
[英angel]原意为天使。在圣经故事中原为男性,后来衍变为有翼的仙女或仙童。故常用以比喻可爱的女子或小孩。现代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六章:“在那时的 陈登云 眼里,几乎无一个不是安琪儿,几乎无一个安琪儿的一颦一笑不使他发狂。”
4、麦琪淋 [ mài qí lín ]
英文margarine的音译。俗称“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或“人造白脱”。在氢化植物油中加入脱脂酸牛乳、食盐、卵磷脂、色素和奶油香精等配制而成。胆固醇含量低。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烹调、冷饮、焙烤等食品的原料。
5、琪花瑶草 [ qí huā yáo cǎo ]
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六回:有座天生石台,直靠在海外,如建康营燕子一样,玲珑剔透,文采可观,遍生琪花瑶草。
5.豹的草书怎么写
先练楷体,再练行书(行楷),最后你就学会了草书
草书
(1)简介: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 章草是 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 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 大草或狂草。
(2)代表人物:
A: 草圣-- 张芝
后汉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自为张有道。好书法,最擅章草。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 。被后人称赞 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尊为草圣。 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 杜度、崔瑷。龙 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张旭、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
B:张旭
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张旭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 善草书。时以李白诗歌,裴 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为人桀骜狂放,精善草书,不治他技,为人豁达,嗜酒,世号张颠。明瓒《云林集》谓张旭草书《春草帖》锋颖纤悉,可寻其源。而麻纸桦煤,古意溢目,真足为唐人书法之冠。
C:怀素
怀素字藏真,今湖南长沙人。俗姓钱。自幼出家为僧。生于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唐代明僧,为玄奘三藏法师之门人。于经禅之暇,颇好笔翰,尤好草书,自言得草书三昧。于故里零陵,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挥毫作书,因名所居曰绿 天庵。好饮,酒酣兴发,到处挥毫,人称为醉僧。以草书著名。是继张旭之后又一位狂草 艺术家。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宣和书楷》卷十九 谓:怀素草书,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任何一种书体都有这种草化的结晶,如篆草,章草,今草, 行草,狂草,从狭义而言,是解散隶法,用以赴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