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惩罚的罚字怎么写
一、罚字写法如下:
二、释义:
1、处罚:惩~。责~。赏~分明。~他喝酒。
2、刑罚
三、罚的部首:罒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会意;从詈、从刂
六、异体字:罚罸
七、相关组词:
罚球 惩罚 罚款 认罚 处罚 赏罚 罚则
体罚 受罚 刑罚 罚金 责罚 殷罚 挞罚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逮捕罪人,审讯并用刑惩治。
文言版《说文解字》:罚,辠之小者。从刀,从詈。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白话版《说文解字》:罚,对较罪行的处置。字形采用“刀、詈”会义。未曾持刀劫掠,但持刀威胁者则应当处罚。
二、词组释义:
1、赏罚[shǎng fá]
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分明。
2、罚则[fá zé]
有关处罚的规定或条文。
3、体罚[tǐ fá]
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废除~。
4、受罚[shòu fá]
遭到处罚:违章~。
5、刑罚[xíng fá]
刑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对犯罪人适用的、由专门机关执行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2.所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你对文字没有一个发展的认识。
甲骨文是一种极其形象的表意文字,能表示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一个字可以有几种写法,但却没有表现全部文字的可能,比如说电脑,那时的古人哪能想象得出这东西呀?这种情况一直到秦始皇时才结束——实行“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汉晋尤其是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大幅度发展,又造出了许多新文字,专指性极强,一个字就指一件事物。这在实际生活中显得多此一举,所以建国后国家实行文字改革,淘汰掉很多使用概率极低的文字。目前由于网络的产生,信息交流成指数增长,低频使用的文字就越来越限制了这方面活动的深入进行,所以目前国家新推出的名字用字指导方案就是基于汉字可以以堆砌的方法造词、使用频率低的文字的存在阻碍信息的交流等原因。汉字是表意文字,其结构中的构成元素——笔画、部首等限制了文字改革的进程,看来今后也会出现像外国,用一些固定的字组成新词的趋势。
有些字,《康熙字典》里有,唐宋时期的就不一定有;隶书、小篆中有,金文甲骨文中却不会有。你要写出所有汉字的甲骨文,有些像“关公战秦琼”——颠倒历史了。
3.用的甲骨文怎么写
供参考
《说文解字》: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衞宏说。凡用之属皆从用。
古文用。
“用”是“甬”的本字,而“甬”是“桶”的本字。用,甲骨文
像木块箍扎成的木桶
中间的一竖
表示桶壁上的提手。造字本义:木块箍扎成的木桶。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突出提手
形状。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有的隶书
有所变形,“提手”形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