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戏曲剧本
例子:
曹操:【西皮流水】
听他言吓得我双眉皱锁,这时候倒叫我无计奈何。
说几句好言语将他瞒过,【摇板】管叫他弃县令随我逃脱。
(白)公台,你可知朝内谁忠谁奸?
我在帘外为官,怎知朝中之事?却又来!
曹操:【原板】
你本是帘外的官怎知朝阁,你怎知董卓贼做事太恶。
人道你陈公台颇有韬略,你不思报君恩你反向董卓。
陈宫:【二六】
曹孟德休得要谤毁董卓,董太师他倒有治国的韬略。
废少帝立明君重振朝阁,十常侍乱朝纲斩尽群魔。
收下了吕奉先威振海角,传一令好一似山倒海挪。
你好比扑灯蛾自来投火,又好比抢食鱼自入这网罗。
你本是出山虎把路走错,擒虎易放虎难你自己揣摩。
曹操:【快板】
你把我解进京献与董卓,那时节见了他自有话说。
刺杀他是陈宫修书与我,【摇板】那时节管叫你难以分说。
陈宫:【快板】
听他言不由我双眉皱锁,这件事倒叫我无计奈何。
我若是放了他罪归于我,若不放难将他解往朝阁。
左思量右婉转无计定夺,(白)有了,猛然间长心机计上心窝。
今日里放不放全凭于我,有大功定须要加官受爵。
曹操:(白)公台
【快板】
陈公台说此话真个懦弱,七品官怎能够标名麟阁。
倒不如弃县令随定于我,走天涯约诸侯共灭董卓。
那时节灭却了谗臣董卓,管叫你换乌纱身挂紫罗。
陈宫:【快板】
曹孟德出此言果然不错,七品官怎能够名标麟阁。
我决意弃县令随他逃脱,奔天涯约诸侯共灭董卓。
下位来与明公【摇板】亲解项锁,属吏们且退下自有发落。
手挽手与明公二堂内坐,驾光临少奉迎望乞恕过。
这是京剧“捉放曹”的片段。
还可按个人各人需要,把一些动作,包括走台的细节都写上。
不过,像服装道具等便可不写,那都是场记的事。
2.剧本怎么写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是戏剧演出的文学依据,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在戏剧发展史上,剧本的出现,大致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礼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最确实的证据;印度和日本古典戏剧的成熟,也是以一批传世的剧本来标明的。
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戏剧形态是没有剧本的,例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某些滑稽剧,意大利的初期即兴喜剧,日本歌舞伎中的一些口头剧目,中国唐代的歌舞小戏和滑稽短剧,以及现代的哑剧等等。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
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
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莎乐美》等。而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
一部可以在舞台上搬演的剧本原著,还是需要在每一次不同舞台、不同表演者的需求下,做适度的修改,以符合实际的需要,因此,舞台工作者会修改出一份不同于原著,有著详细注记、标出在剧本中某个段落应该如何演出的工作用的剧本,这样的剧本叫做“提词簿”或“演出本”、“台本” (promptbook)。此外,剧本是完整的演出脚本,有另外一种简单的舞台演出脚本只有简短的剧情大纲,实际的对白与演出,多靠演员在场上临场发挥,而这一种脚本则称为是“幕表”。
剧本的创作者剧本的创作者叫做编剧,或尊称为剧作家。剧本的内容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
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一个典型的剧本例子如下:公馆一室内王妈:(小心翼翼地)小姐,您还是得注意身子,就吃点东西吧。
赵小姐:(把碗砸在地上)不吃,我就是不吃。(王妈下)剧本的结构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
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scene)。中国的元杂剧以“折”为单位,南戏则是以“出”为单位,代表的是演员的出入场顺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创造后,将“出”改为较为复杂的“出”。
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 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
如“佳构剧”。剧本的分类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 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
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 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还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者不适合演出,动作性不够.被成为"案头剧""书斋剧".欧洲19世纪的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创作过很多这种戏剧形式的诗歌,但只能提供阅读,不适合上演. 所以在戏剧创作中,剧作家要懂得舞台和表演,应该在剧本的创作中处理好剧本的文学性和舞台性.因为戏剧演出才是最终目的.没有演出和观众的戏剧谈不上是戏剧。
3.舞台剧剧本怎么写
舞台剧应该说是人类创作最早的表演方式;在没有电影以前,特别是在中国,人类大众的娱乐活动,应说是以各种街头,场院,搭一个台子,来表演一些人间的喜、怒、哀、乐生活情景。
表演形式,有说、唱、逗、笑。这是中国最早的娱乐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现代的戏曲、话剧、歌舞、小品等等表现形式。开始的台词为即兴创作,发展到现在,就细化到剧本、导演、表演等等。
但是千变万变,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即:它的行为目的是寻求与受众的互动,受众的喜爱和认可。而且,在创作上,还会因为剧种的不同,而要求剧本创作的形式不同。
因此,在剧本的创作上,舞台剧也与动漫剧本有明显的不同。 1.台词的不同 舞台剧本的台词,是根据剧种的特殊要求而创作的,比如说:戏曲;它的台词带有明显的各剧种唱腔的韵、味、音要求。
话剧则有语言的朗、诵、吟、表演要求等等。而动漫剧本台词与舞台剧本台词相比较,有很大的区别。
动漫剧本的台词要求则夸张、幽默、讽刺、搞笑等外,还要求台词体现现代“动漫”感和流行感。 2.音响的不同 音、响在舞台剧本和动漫剧本创作中,均有一些相对的创作要求。
舞台剧本的音响效果体现的是同其他声,即当演员在舞台表演时的音响的现实感。动漫剧本创作中的音响创作要求,主要体现在后期制作的配音上,它与同期声相比较,则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而且,就音乐的原创性和创新空间来说,动漫剧的创新空间要大得多。它可以根据画面的不同,给受众以更强,更大的振撼感。
3.表现手法的不同 舞台剧是靠人来表演的,动漫剧是靠画面表演的。同样是靠人来表演,舞台剧表演的形式和影视剧也有很大的区别。
舞台剧表现动作的夸张,还是局限于人的表现能力范围内,而动漫画面的表现动作的夸张,则是无限的。 因此,就表现手法来说,动漫剧的表现手法,比其它同类产品的表现手法和空间,则无限和有趣得多,这也就是动漫片最能吸引受众的主要原因之一。
4.表演和制作效果的不同 舞台剧是表演现场效果,动漫片是制作画面效果。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与影视剧相比,虽说都是人来表演,但是,就表演难度而言,最有难度的是舞台剧的表演。因是现场表演效果,舞台剧的表演因没有后期制作,所以,舞台剧的表演技巧要求,比影视和动画剧的表演要求,高得多。
5.市场的不同 舞台剧的演出市场和影视,动漫片发行的市场也有明显的区别。舞台剧因场地,受众人数的不同,因而它的市场营销模式也就不同。
而影视,动漫片是通过制作,发行的。因此,它不受市场场地和受众人数的影响。
因此,影视,动漫片的市场比舞台剧的演出市场操作空间要大得多。
4.剧本怎么写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它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剧本创作三大忌
1、写剧本变写小说
2、用说话去交待剧情
3、故事太多枝节
5.剧本该怎么写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是戏剧演出的文学依据,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在戏剧发展史上,剧本的出现,大致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礼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最确实的证据;印度和日本古典戏剧的成熟,也是以一批传世的剧本来标明的。
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戏剧形态是没有剧本的,例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某些滑稽剧,意大利的初期即兴喜剧,日本歌舞伎中的一些口头剧目,中国唐代的歌舞小戏和滑稽短剧,以及现代的哑剧等等。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
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
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莎乐美》等。而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
一部可以在舞台上搬演的剧本原著,还是需要在每一次不同舞台、不同表演者的需求下,做适度的修改,以符合实际的需要,因此,舞台工作者会修改出一份不同于原著,有著详细注记、标出在剧本中某个段落应该如何演出的工作用的剧本,这样的剧本叫做“提词簿”或“演出本”、“台本” (promptbook)。此外,剧本是完整的演出脚本,有另外一种简单的舞台演出脚本只有简短的剧情大纲,实际的对白与演出,多靠演员在场上临场发挥,而这一种脚本则称为是“幕表”。
剧本的创作者剧本的创作者叫做编剧,或尊称为剧作家。剧本的内容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
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一个典型的剧本例子如下: 公馆一室内 王妈:(小心翼翼地)小姐,您还是得注意身子,就吃点东西吧。
赵小姐:(把碗砸在地上)不吃,我就是不吃。 (王妈下)剧本的结构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
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scene)。中国的元杂剧以“折”为单位,南戏则是以“出”为单位,代表的是演员的出入场顺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创造后,将“出”改为较为复杂的“出”。
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 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
如“佳构剧”。剧本的分类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 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
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 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还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者不适合演出,动作性不够.被成为"案头剧""书斋剧".欧洲19世纪的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创作过很多这种戏剧形式的诗歌,但只能提供阅读,不适合上演. 所以在戏剧创作中,剧作家要懂得舞台和表演,应该在剧本的创作中处理好剧本的文学性和舞台性.因为戏剧演出才是最终目的.没有演出和观众的戏剧谈不上是戏剧。
6.戏剧或小品的剧本要怎么写呢
主要靠丰富的想象力
再加上搞笑的幽默台词
要想培养这些能力
主要还是要多看看小品剧本
多收集幽默搞笑台词
这样就能轻松应对小品剧本考试了
你可以去百度里面搜索小品剧本
记得带上笔记本一个
多积累幽默搞笑台词
自然而然你会发现你的想象力提高了许多
还有你也会变的乐观了许多
这些都要靠你平时去积累
加油
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心
7.话剧剧本有什么格式要求呐
一、话剧剧本
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剧之本。
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