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胁的读音是什么怎么组词
胁的读音是xié。胁组词有:胁迫、胁从、胁持、拘胁、逼胁、胁肋、胸胁、胁制、胁息、季胁、迫胁、胁骨、胁驱、抽胁、胁士、仳胁、月胁、山胁、豚胁、带胁、胁取、胁求、胁诱、帖胁、诛胁、胁污、胁说、淩胁、胁满等。
一、胁迫 [ xié pò ]
1、威胁逼迫。
2、法律上指当事人故意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或未来可能发生的危害恐吓他人,使他人因恐惧而从事某种民事行为。构成无效民事行为。
郭沫若《曼陀罗华》:“他夫人接着信自然会着急,我便拿着信去责备她,胁迫她,定然可以把她弄到门司去接他回来。”
二、胁从 [ xié cóng ]
被胁迫而随别人做坏事
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况前件人等,悉是东川将吏百姓及寄住衣冠,与逆党素无管属,贼军奄至,暂被胁从。”
2.“胁”这个字怎么读
“胁”字拼音是【xié】。
释义:
1. 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胁下。
2. 逼迫恐吓:胁迫、胁持。
3. 收敛:胁肩谄笑(收缩肩膀,强为媚悦之颜,形容谄媚人的丑态);胁肩低眉(低三下四的样子)。
相关词语:
胁衣 胁求 协助 威胁 辟胁 胁谄 胸胁 胁从 要胁
胁的相关成语
胁肩谄笑 胁肩絫足 胁肩低首 胁肩累足
胁肩低眉 胁不沾席 语出月胁 利诱威胁
3.胁这个字怎么读
胁[xié]
1、挟持 [coerce]是谓胁君。——《礼记·礼运》乃胁栾中行。——《国语·晋语》。注:“劫也。”
2、又如: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胁君(胁持国君;被胁持的国君);胁权(挟权。假用君上权名胁迫别人)
3、威逼,用威力促使 [force]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左传·庄公八年》使使胁求君主。——《汉书·常惠传》。注:“谓以威迫之也。”淫而相胁。——《淮南子·本经》武终不可胁。—— 明· 魏禧《大铁椎传》胁服夺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4、又如:胁污(被胁迫而致玷污);胁劫(威胁而劫持之);胁和(迫使讲和);胁服(迫使服从);胁降(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5、通“翕”( xī)。收缩 [contract;shrink]?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汉书·王莽传中》
6、又如:胁肩(耸起肩膀,故示敬畏);胁肩低眉(胁肩低首。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胁肩累足(缩紧肩膀,不敢立正。形容极为恐惧)
4.胁息的胁是的读音
胁拼音:
[xié]
胁息是指敛缩气息,出自《墨子·兼爱中》。
中文名
胁息
拼 音
xié xī
解释1
敛缩气息
解释2
表示悲伤
xié xī
胁息(胁息)
亦作“脇息”。 1.敛缩气息。《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 好细要, 灵王 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脇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后多表示恐惧。《文选·宋玉》:“股战胁息,安敢妄挚。” 李善 注:“胁息,犹翕息也。”《汉书·严延年传》:“豪强胁息,野无行盗。” 颜师古 注:“胁,敛也,屏气而息。”《魏书·匈奴等传序》:“偷名窃位,胁息一隅。”《新唐书·王方翼传》:“诛灭大姓,奸豪胁息。”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自 商鞅 变法,以殊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
(2).表示悲伤。《文选·宋玉》:“令人惏悷憯凄,胁息增欷。” 李善 注:“并悲伤貌。胁息,缩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