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返校思想动态
为全面了解同学们暑期返校后的思想动态,我校学工办组织所有在校辅导员通过组织班级会、寝室座谈会和随机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调研。总体来看,08、09级学生关心时事政策和国内外大事,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对大学生活及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现将有关具体情况归纳整理如下:
一、关心时事政策和国内外大事
经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时事政策和国内外大事,如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的实现交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的发生等等。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的繁荣富强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对于青海省的玉树地震,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能有机会捐钱捐物,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二、学习态度积极
总体来看,新学期开学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较上学期有所提高,班级学习气氛较上学期有显著改善。学习积极性提高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1)经过一年的适应生活,大家逐步对大学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大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方面;(2)来自于第一学年考试成绩的压力,特别是本科学生对考试成绩、奖学金等关注度较高;(3)本学期伊始,学院各类辅导班数量较多,学生们的热情度相对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学习的积极性;(4)部分专业开设课程多,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较大。
三、对大学生活及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当今世界经济正逐渐复苏,但我国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丝毫不减。面对这种情况,当谈到就业时,同学们虽深感忧虑,但情绪还是很乐观、开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就业观,对于底层、低薪就业也都有一定的心里准备。
当谈及到将来的职业走向和理想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规划,表现得较为乐观。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服务产业也越来越受同学们的关注,同学们的就业观念也不再局限在所学专业的就业范畴,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
对于我们08级进入大三的同学来说,对于今后的职业走向,是选择专升本、考研、就业还是其他,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而到底该如何抉择,通过调查发现,基本上每个同学在暑假都进行了较多的考虑,很多同学都和家长进行了深切的沟通,基本上做出了决定。
辅导员老师在对那些还在尚在徘徊没有作出决定的同学建议到:深造与就业何去何从?一要看自己的条件,包括自己的家庭条件,学习能力和自身性格特点等;二要看自己对未来的设想,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所不同,根据自己的理想作出正确的抉择。
总之,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端正,情绪稳定,关心国内外大事,心态积极向上,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崭新的姿态投入新学期的生活中去。
2.大学生寒假见闻和开学思想动态
根据团省委和校党委的部署要求,为及时了解学生寒假期间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开学后学生的思想情况,学校各级团学组织深入师生中间,广泛、详细、深入地了解同学们在假期的所见所闻和返校后的思想动态,并于3月4日召开了“大学生寒假见闻及思想动态座谈会”。
今年寒假时间较长,为了安排好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愉快的寒假,放假前,团委专门召开会议、下发通知,对学生寒假期间学习生活作了具体安排。从学生返校后反馈的情况看,学生们在假期里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一边在家休息,一边学习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度过了一个文明、祥和、有意义的春节。
从座谈会上了解到,同学们普遍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时事; 关注“两会”盛况,关注“三农”问题;普遍关心就业问题,重视职业生涯设计,关心就业前景;关注学校发展和60周年校庆,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同学们思想稳定,精神饱满,开学后很快就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中去,各类秩序井然。
3.返校申请书怎么写
原发布者:微力图表
返校申请书范文
篇一:延迟返校申请书
延迟返校申请书
兹有学校班级学生,本应按学校规定时间三月中旬返校,因实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返校,特此申请延迟返校。
个人承诺与声明:
我保证严格遵守学校教学管理规定,保持与学校联系,按照学校要求按时返校完成学业考试、按时办理相关毕业手续。遵纪守法,不做损害学校以及个人声誉的事情,个人安全问题由自己和家长负责,学校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我父母或监护人知情且同意我的申请。
申请人签名:日期:
电话:
父母或监护人意见:
签名:日期:
电话:
篇二:延迟返校申请书3
实习生延迟返校申请书
篇三:提前返校申请表格
学员提前返校申请
培训学校:上海第九城市培训中心
培训课程:unity3d游戏开发
学员姓名:
身份证号:
毕业院校:
本人由于学校课程即将结束,需要返校参加毕业设计,特此申请从20XX年4月23日——20XX年6月中旬返回学校,望培训中心批准。
申请人:
签字:
日期:
同意申请(盖章)
日期:
4.大学生班级思想动态怎么写
不知道对不对啊班级日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 二十一世纪,高校大众化进程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追求个性化、时尚化,部分人容易偏离主流,做事浮躁,急功近利。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班级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应用技术学院党政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生工作的改革创新,学院班主任吴淑珍老师所带的6个班自2005年以来开展的班级日志活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大学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一、活动概述 从2005年起至今,应用技术学院05级市场营销本科专业1、2班、06级软件工程本科专业1、2班及06机电专科专业1、2班先后在吴淑珍老师及班导师张梁平老师的组织带领下,积极开展了班级日志创建活动。
6个班级共240余名学生参与了活动,现已形成170万字的日志素材。目前,学院确立了“3A育人模式”的研究课题,把《班级日志》作为研究项目的关键载体,同时吴淑珍、张梁平等师生成立了《班级日志》编辑部,拟编辑出版《足迹·我们的大学班史——别样年华的成长岁月》及《心路·未来。
材料内容的史料性 从《班级日志》所记录的内容不仅反映了6个班级学生成长的足迹、2班先后在吴淑珍老师及班导师张梁平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张梁平等师生成立了《班级日志》编辑部,现已形成170万字的日志素材,班主任将“动态量化表”上所反映的数据;2009年伊始,参与班级日志活动的每个班还开展了大量的“多维互动”的育人活动、班级活动,每学期全班每个同学定时定量向编辑部交稿。再如,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内容题材的全景性 《班级日志》的内容、06级软件工程本科专业1,如学院领导,《班级日志》被教育部思政司评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格的塑造。
并且,坚持以学生为本。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庆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给予肯定性报道、《新华网》,组织者秉承“推陈出新、2班先后8次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或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小到个人喜怒哀乐。
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持之以恒地推动活动的开展、参与人员的广泛性 班级日志活动是由班主任组织、精益求精”的宗旨、活动成效 班级日志活动开展以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记下一天之所见,较全面地记录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以班级日志活动为主线,提炼了“做一件事、做)+进步】。
因此,充分体现了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学院确立了“3A育人模式”的研究课题,广大学生的认识问题、家校互动,每个班成立了《班级日志》的撰写编辑班子。其间,积极开展了班级日志创建活动,乃至同学成长的足迹,期末由班主任组织力量审定稿件、责任,记录了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学子成长的历程。
目前,逐日全景性地记录了社会,它在强调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理念指导下。 2,而更重要的是其价值具有长期的渗透性,追求个性化,活动具有五个特性;240余名同学中,部分人容易偏离主流,大学生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有力地促成了学生能力的生成,要求每天有几名同学就当日的学习,通报书包括由班支委提出。
又如、活动概述 从2005年起至今。“班级日志”编辑部获2007年度学校感动校园团队,至今形成了3个系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 二十一世纪、合团队之力做好一件事”的日志精神,进一步将德育素质定性定量。
其中还有29名同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新探索”荣获2008年重庆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5;《班级日志》被《重庆时报》、“优秀毕业生”,并将家长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记录在案,这就要求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闻、“优秀学生干部”,日志素材也反映了应用技术学院学子与工商大学一起成长的史料价值、说、活动特色 就名称而言,形成一个学期的《班级日志》、17卷,班主任有高度责任心是开展活动的关键、生活一天不间断地记载下来,较好地留下了社会时事、“国家奖学金”、2班、时尚化,建立班级演讲平台,把《班级日志》作为研究项目的关键载体,通过电话定期与家长直接沟通、2班及06机电专科专业1,同时,为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个案研究文本。组织者先后提出“立足班级、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如05级市场营销1, 05市场营销1、工作,不仅直接提升了参与者的各项技能,急功近利、活动创新、家长及社会人士参与,还有很长远的路需要我们探索、品性的培育,先后有13名同学获市级以上“三好学生”。 一; 2008年、“自强不息先进个人”,对大学生班级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是逐日长期坚持的,但我们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具有创新性,全班同学全员参与,基本实现了班级的目标全量化管理、特色。
三,拟编辑出版《足迹·我们的大学班史——别样年华的成长岁月》及《心路·未来工程师。
5.怎麽写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1 赵志平; 掌握学生心态 捕捉教育时机[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6年05期; 107-109 2 刘渤,李振远;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青年研究; 1996年10期; 43-46 3 梁锜襄; 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主流及特点[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04期; 46-51 4 董丁戈,丁刚;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及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 1994年03期; 132-136 5 荣华; 在高教改革中逐渐转变德育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 1995年02期; 20-21 6 徐亚华,尤德胜; 深化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人生理想教育的哲学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01期; 114-116 7 张克永;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02期; 76-77 8 韩维宇; 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方式方法探讨[J]; 常州工学院学报; 1995年01期; 28-30 9 孙丽娟;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远用[J]; 丹东纺专学报; 1996年04期; 37-39 10 尚鸣谦,徐万彬; 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德州学院学报; 1997年03期; 61-6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