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改善对策
我以前是生产管理,经常要写这样的改善报告。
你的情况不明,所以没办法帮你写,但其实很简单。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让你写改善报告并不是追究你的责任,而是让你这样的第一当事人想出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办法,以杜绝同样的事或带有普遍性类似相同点的事再发生,正所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发现不了的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写这报告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了,写起来就简单了。
(1)写出不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写什么原因。要写清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发现的发现后采取了什么临时措施就是所谓的对策。
一共发现不良品多少台,是否全数追回。等等 (2)写出你能想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改善。
这样的改善最好对事不对人,改善结果应适用于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能只针对你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适用于每一个人,要不然,就没有意义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给我发邮件共同探讨cat8009@sina.com.cn。
2.我国汽车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怎么写
1.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2004年中国国内汽车累计产销达507.05万辆和507.1万辆,同比约分别增长14%和16%,其中轿车累计产销同比增长11.99%和15.17%。我国汽车消费占全球汽车消费的7.5%,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2004年汽车工业实现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突破一万亿元。汽车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带动了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而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也拉动了汽车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汽车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相比,我国的汽车物流发展水平却仍不尽人意,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国汽车物流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将在分析我国汽车物流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优化我国汽车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我国汽车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2 我国汽车物流的现状
2.1汽车物流市场增长态势
中国的汽车物流业同其他国家一样,也是随着整个汽车工业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迅速膨胀,尤其是在某些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汽车消费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这种惊人且持续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无数物流企业,无论是随着汽车行业成长起来的物流新锐,还是国内外物流巨头都纷纷登场,欲在中国汽车物流大舞台上进行角逐。 从总体上分析计算物流市场规模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因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流过程非常复杂,物流活动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决定了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物流规模结果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结果。现代汽车物流发展的过程是从物流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发展到服务中心、最终发展成为战略中心的过程模式。从目前我国汽车物流所提供的服务功能看,运输、仓储等传统性业务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物流服务的收益85%来自于这些基础性服务、增值服务。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相应的第三方汽车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我国第三方汽车物流业务来说,主要是①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设备、基础设施、技术、IT人才等)②要在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效率提高、作业流程优化、标准化、稳定性提高、过程透明化、可控化),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可视化,最终实现提高资产运作效率,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汽车物流管理企业,是我国汽车物流企业今后3-5年的发展战略方向。我国的物流产值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与GDP的增长趋势大体相同,自1995年以来已超过GDP的增长率,预计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产值仍将持续快速增长。
3.原因对策怎么写
原因对策
Cause and countermeasure
例句:
文中对此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做了分析和阐述。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 and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
本文着重论述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is phenomenon.
目的:分析难治性感冒的原因与对策。
To summarize the causes and therapeutic countermeasures of refractory common cold.
重点词汇
对策countermeasure
4.原因对策怎么写
原因对策
Cause and countermeasure
例句:
文中对此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做了分析和阐述。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 and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
本文着重论述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is phenomenon.
目的:分析难治性感冒的原因与对策。
To summarize the causes and therapeutic countermeasures of refractory common cold.
重点词汇
5.以我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题写一篇日记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管理班级时也要透析班级状况、深入了解学生、充分掌握每个人的内心想法,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争创优良班集体,为了使同学们全面发展,特对我们***班做了如下分析及相应措施。
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很强的班级凝聚力
班级集体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并为建设好班级出谋划策,但是我们班的学生的班级集体感普遍不高,很多人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对自己有好处就参与,对自己没好处就不参与。
(二)班级同学的消极态度
奖学金、荣誉等奖励只对班级前几名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对于班级的中、下游的同学激励作用不大。这个结果是除了极个别的幸运儿成了成功者,绝大多数的同学成为失败者,他们在竞争中永远落选。班级中部分学生普遍都是消极思想,觉得那些只属于学习好的同学,自己根本无法争取。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善于反思,个别同学成绩下滑比较严重。 (三)学生不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活动
大学是步入社会的阶梯。即将步入社会,同学们有各自的想法。学校举办的活动学生普遍不积极,不主动,不够活跃。很多认为步入大学是很轻松的,空闲时间普遍要有自己支配。
6.防止对策怎么写
以下仅供参考
1.目的
对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产品形成全过程出现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验证。
3.职责
3.1办公室是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不合格原因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其有效性。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纠正措施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4.1.1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时;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d.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
f.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g.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1.2发现不合格原因
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产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4.1.3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a.对某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交责任部门负责改进。
b.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请示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召开质量问题专题分析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由办公室根据专题会议的决定,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责任部门处理、改进。
4.2预防措施
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1识别潜在不合格
办公室要及时分析如下记录:
a.供方供货、服务质量情况;公司对顾客满意程度调查情况;
b.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记录等;
d.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
通过以上记录分析,及时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服务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消除不合格原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应有效处理顾客报怨和产品不合格。
4.2.2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由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和确定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进度,予以实施并作好记录。
4.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控制
4.3.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3.2办公室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实施控制,保证有效,并作好记录,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
4.6对有效果的纠正/预防措施若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应经审批后纳入
质量体系文件。
4.7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办公室应对此进行调查,查明未能完成的原因,向管理者代表报告,责任部门无正当理由,应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4.8对重要纠正、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及有关信息应提交下次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之一。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5.2《内部审核程序》
6.记录
6.1《不合格原因分析报告》
6.2《纠正和预防措施整改单》
7.自我反省与对策怎样写
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反省、思考,探索并做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从而促进自己观念转化,提升教学能力。可以说“反思”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关键是侧重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有哪些”,“如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等。 教学中的反思主要反映在行为记录上,这种行为记录与教案并行(教案上的空白处,可供教师随时记录),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着重是对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反思。行为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生分析,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出现的问题;(2)策略分析,指对教学问题的调控措施及效果的分析;(3)亮点分析,即自己满意的教学技艺和教学机智。 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写“教后记”,主要有包括“学生在什么地方不易懂,原因何在,我的处理有效吗”,“学生在学习中有好的想法和思路吗”,“学习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在哪里,能力上的缺陷是什么,如何弥补”,“教学策略应作哪些改进”等等。 自我反思有时还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如有组织的教学实录反思、教学录像反思,就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反思法,这种反思既可以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审察自己的教学历程,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又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来反省和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