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责声明怎么写
免责声明
本人/单位(姓名/单位名称)于(时间)组织(组织人或单位)外出游玩,由于(概述问题),本人/单位(姓名/单位名称)现申请获得免责权。
为了避免事故纠纷,特做如下说明:
在本次外出游玩过程中,因个人原因造成的身体伤害,本人/单位(姓名/单位名称)概不负责。特此声明!
声明人/单位信息
姓名/单位名称:身份证号(单位可以不写):联系电话:
声明人/单位:(个人签名要手写,单位要盖章)
日期:
扩展资料:
中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主要有:
1.不可抗力:《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
2.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货物的合理损耗:《合同法》第311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债权人的过错:《合同法》第311条规定、第370条规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保管人。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免责声明
2.免责声明该怎么写
免责声明的一般格式:
本人/单位(姓名/单位名称)于(时间)组织(组织人或单位)由于(概述问题),本人/单位(姓名/单位名称)现申请获得免责权。
为了避免事故纠纷,特做如下说明:
在本次交通意外中,因本人原因造成的事故,本人颐和事故人协商完毕并做赔偿。本人/单位(姓名/单位名称)对于该车以后的状况概不负责。特此声明!
声明人/单位信息
姓名/单位名称:身份证号(单位可以不写),联系电话:
声明人/单位:(个人签名要手写,单位要盖章)
日期:
扩展资料:
免责条款的有效与无效
1、基于现行法的规定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或者无效。免责条款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排除或限制当事人的未来责任为目的,因而属于一种民事行为,应受《合同法》第 52 条、第 53 条、第 54 条、第 47 条、第 48 条、第 51 条和第 40 条的规定调整 。
2、基于风险分配理论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或者无效
3、根据过错程度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或者无效,《合同法》第40条、第53条。
4、根据违约的轻重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或者无效 ,我国没有采用。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免责声明
3.免责声明怎样写
XX学校告知本人XX,本人的小孩患有XX疾病,上学极可能影响其或他人健康,建议把病治好再上学。作为XX的监护人,我们认为,XX虽然患有XX疾病,但已经大体恢复健康,不影响入学读书,也不会对他或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人XX郑重承诺,小孩患病上学造成他或他人身心健康不良影响的,责任概由XX的监护人XX本人承担,与学校无关。监护人签字(父母都要签)。日期。
适当改下咯。
需要指出的是,这免责声明可能是无效的。免责声明在合同法上属于免责条款,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4.如何写一个有法律效力的申明书
原则上,只要文书具备各种法律要素,又是双方当事人本人意愿的真实表示就可以了。您的意思大概是想问这份“申明书”应该如何写。这个首先要看这份所谓“申明书”的背景——“店长”要离职,就说明加班费对他本身已经不再有任何意义。公司要求其签核“申明书”,大概是怕他再上劳动仲裁庭申诉。起名叫“申明书”应该也有这个背景在做怪。如果“店长”不写明这个问题,公司方而是不可能认可的。所以,我建议写成——
申明书
现收到 月加班费 元。现在本人因个人理由需要离职,今后与 公司不再有任何经济纠纷。
店长姓名
年月日
5.免责声明怎么写
Disclaimer 意思是放弃拒绝不承诺
专业术语叫 免责声明
免责条件与免责条款
一免责条件即法律明文规定的当事人对其不履行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主要有
1不可抗力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货物的合理损耗见合同法第311条
3债权人的过错见合同法第311条、第370条
二免责条款
1免责条款的概念免责条款就是当事人以协议排除或限制其未来责任的合同条款其一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合同条款;其二免责条款的提出必须是明示的不允许以默示方式作出也不允许法官推定免责条款的存在
2免责条款的有效与无效
1基于现行法的规定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或者无效免责条款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排除或限制当事人的未来责任为目的因而属于一种民事行为应受合同法第52条、第53条、第54条、第47条、第48条、第51条和第40条的规定调整
2基于风险分配理论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或者无效
3根据过错程度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或者无效合同法第40条、第53条
4根据违约的轻重确定免责条款的有效或者无效 我国没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