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业营改增的报告怎么写
您好!【摘要】近几年来,市场经济得到了深入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在不断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税制改革。
由于我国实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的政策,各企业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在“营改增”政策实行的趋势下,与其他企业相比物管企业面临着更为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营业税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物管行业作为最后一批“营改增”的行业,需要提前对“营改增”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找应对策略。本文将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这两个方面出发,着重分析“营改增”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影响,并提出物业管理公司面对“营改增”应该采取的措施,以期给物业管理公司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物业管理公司 营改增 税负影响 措施 一、引言 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增值税制度,将商品和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具有征税范围广和避免重复征税等特点。
对于未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商品和劳务,对其征收营业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营业税征收方式逐步显现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存在着重复征税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背景下提出了“营改增”。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自2011年在上海推行试点改革,“营改增”在较大范围内得到实施和开展。
物业管理公司将面临“营改增”。 二、“营改增”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纳税主体适用于不同的税率,而且纳税主体不同采用的征税方式也不同,因此要分析“营改增”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影响,就应从不同的纳税主体出发,即一般纳税和小规模纳税人两个方面来讨论“营改增”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影响。
在“营改增”前,物业管理公司实行营业税征收方式,税率为5%,“营改增”后,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现代服务业,税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 (一)“营改增”对于一般纳税人的物业管理公司税负的影响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可进项税额,销项税税率为6%。
这与原来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相比,“营改增”后企业适用的税率提高了,从表面上看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增值税是就增值部分计税,它不仅与税率有关,还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有关,两者之间的差额越大,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则越多,反之则越少。
因此,由于计税方式的改变,即使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提高了,也不一定就会增加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影响,还需要结合企业具体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假设物业管理公司(一般纳税人)收取的物业费为A,假设只考虑营业税不考虑附加税,“营改增”前收入为A,应缴税额为A*5%=0.05A, “营改增”后,收入为A/(1+6%)=0.94A,增值税销项税额为A*6%/ (1+6%)=0.056A。进一步分析可知,若进项税额0.006A, 则“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额将下降。
换另一个角度分析,假设某物业管理公司(一般纳税人)年营业额为X,“营改增”前的成本费用为Y,“营改增”后的成本费用为Z,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Y-Z),同样可以得出,若(Y-Z)0.006 X,则“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额将下降。 (二)“营改增”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物业管理公司税负的影响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营改增”之后,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全部价款+价外费用)*3%/(1+3%),由此可知,“营改增”后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大大下降,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税负临界点分析 税负临界点即企业在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时其税负相等,临界点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假设物业管理公司销售额为a,选择一般纳税人时,增值税税率为6%,那么销项税额为6%a,设进项税额为b,则应缴增值税额为6%a-b。
如果该企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其销售额与选择一般纳税人时相同(a),增值税征税率为3%,则应缴增值税额为3%a。若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相同时即6%a-b=3%a,则b=3%a,也就是说当企业进项税额为销售额的3%时,不管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相等。
(四)“营改增”对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营改增”之后,物业管理公司将纳入到增值税体系当中,这将促使物业管理公司不得不更加规范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得不根据经济和政策发展的要求来不断完善原有的财务制度。
物业管理公司将不得不根据“营改增”政策要求来统一核算口径,不断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而保证财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物业管理公司将必须不断扩大税负效应,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使得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营改增”之后,物业管理公司将必须完善税率和抵扣范围,必须根据“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要求来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和业务结构,并要对其业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