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字行书怎么写
一、会字行书写法如下:二、释义:[ huì ]1、聚合;合在一起:~合。
~齐。~诊。
~审。2、见面;会见:~面。
~客。昨天没有~着他。
3、有一定目的的集会:晚~。舞~。
开~。报告~。
晚上有一个~。4、某些团体:工~。
妇女联合~。5、庙会:赶~。
6、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香会、迎神赛会等。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轮流使用。
8、主要的城市:都~。省~。
9、时机:机~。适逢其~。
10、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1、理解;懂得:体~。
误~。心领神~。
只可意~,不可言传。12、熟习;通晓:~英文。
~两出京戏。13、助动词。
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我不~滑冰。这孩子刚~走路,还不大~说话。
14、助动词。表示擅长:能说~道。
~写~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15、助动词。
表示有可能实现:他不~不来。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掉下来。
16、付账:~账。我~过了。
17、见〖会儿〗、〖会子〗。[ kuài ] 总计:~计。
三、相关组词:开会 大会 不会 工会 会议 学会 兴会 会心 会场 晚会 会面 机会 盛会 省会 财会 会稽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会”是“烩”的本字。会,金文 (合,合并) (米,米饭,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
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文言版《说文解字》:会,合也。
从亼,从曾省。曾,益也。
古文会如此。 白话版《说文解字》:会,集合。
字形采用“亼”和省略了两点的“曾”会义。“曾”表示增益。
古文写法的“会”就写成这样。二、词组释义:1、会议[huì yì] 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
厂务~。工作~。
2、学会[xué huì] 由同一学科的研究者组成的学术团体。如语言学会、物理学会、工程学会等。
3、兴会[xìng huì] 因偶然有所感受而发生的意趣:乘一时的~,信手写了这首诗。4、财会[cái kuài] 财务和会计的合称:~科。
~人员。5、会稽[kuài jī] 山名。
在浙江曹娥江、浦阳江之间,主峰在绍兴东南。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
2.迎字毛笔子篆书繁体
迎,古鈢字形(辵,行进)(卬,仰视),表示上前仰视接客。
造字本义:仰面上前接待,以示敬重和热情。如图所示:拓展:篆体也就是隶书,是中国文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字体之一;而繁体字是相对简体字而言的。
篆体、楷体、宋体等仅仅是字体的表现形式,不论繁体字或简体字都可以写各种字体的。只是书法家喜欢使用繁体。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3.怎样写晓的行书
晓的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晓
[ xiǎo ]
部首:日
笔画:10
基本解释
1. 天明 :~市。拂~。破~。报~。
2. 知道,懂得 :~畅。~得。分~。
3. 使人知道清楚 :~示。~谕。
拓展资料
造句
1. 笑起来声震四座,好像一只公鸡报晓。
2.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3. 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
4. 雄鸡最先啼鸣,这时不是报晓,而是像一个欢乐的更夫在催赶着黑夜的脚步。
5. 迎春花,是春天的报晓;牡丹花,是夏天的微笑;金菊花,是秋天的丰收;小雪花,是冬天的来到;小雪到,天气冷,注意保暖,祝小雪快乐!
4.迎和迊字一个意思吗
迎和迊字不是一个意思。
迎和迊的意思分别如下:一、迎拼音:yíng 释义:1.迎接:欢~。~宾。
~新会。2.对着;冲(chòng)着:~面。
~风。~上去打招呼。
3.预测;推算 。4.投降。
5.迎合;逢迎。二、迊拼音:zā 释义:1.;圈:绕树三~,无枝可依。
2.环绕:清渠~庭堂。3.遍;满:~地。
~月(满一个月)。扩展资料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迎手[yíng shǒu] 即迎枕。
2.将迎[jiàng yíng] 送往迎来。3.迎附[yíng fù] 迎合,阿附。
4.迎吠[yíng fèi] 犬迎人而吠。5.迎新[yíng xīn] 欢迎新来的同事、同学等:~晚会。
6.迎娶[yíng qǔ] 娶。7.迎尘[yíng chén] 迎奉接待。
尘,来客车马扬起的尘土。8.迎銮[yíng luán] 迎接皇帝。
銮,銮驾,皇帝的车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