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牌上的拼音怎么写
路牌和交通牌作为地名标识、交通标识和人行导向标识三大系统构成的城市标识体系的主角,随着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将越来越受重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在这方面可以说担当
着一个典范的作用。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市容环境建设规
划》明确,在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北京将加快人行导向系统规划编制和建设,使由
地名标识、交通标识和人行导向标识三大系统构成的城市标识体系更加完备,以适应建设中
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这种统一规划和规范是必要的。
在2008年国家发布的GB17733-2008《地名标志》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地名标志牌的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等,明确了街牌、巷牌、楼牌等标示的汉字
名称、汉语拼音要求,特别是对地名中汉语拼音的拼写做出了规定。拼音应该都是大写,专
名与通名分写。
然而,关于路牌除汉字外使用拼音还是英语分为两派意见。地名专家、中山大学外语学院的康志洪先生明确表示,英语不是我国的官方语言,用此种异族语言译写本国地名的做法
虽我国尤盛,但在国际上早已随着非殖民化而日渐式微了。采用英语拼写也不乏支持者,最
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用英语标注地名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实际上,这恰恰不能接轨,据了
解,像中国这样用英语加注地名的国家并不多。例如欧洲各国在地名标志、地图上均使用本
国语言书写地名,不加注英语。亚洲一些非罗马字母语言的国家在地名上也使用本国确定的
拼写形式。例如在“路”的写法上,日本拼为“go”,韩国为“no,ro”,印尼为“ji”,
泰国为“thanon”,马来西亚为“jalan”。地名中的通名(比如“路”、“街”)也是地名
的组成部分,把通名用另外一种语言书写,实质上就改变了这个地名;用外文拼写地名,违
背了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和我国政府颁布的政策和法规。
由此可见,认为中英文混合的标注方法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国际化发展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汉语拼音才是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地名
标注上,汉语拼音是面向世界最国际化的拼写字母,那种“中外文混合”的标注显然是不妥
的,也是不合我国的法规
2.回来的汉语拼音怎么写
拼音:huí lái
声母:h、l
韵母:ui、ai
声调bai:阳平、阳平
意思:
1、归来。
引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du“ 王冕正从母亲坟上拜扫回来。”
翻译:王冕正从母亲坟上回来。
2、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
引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舅太太年前忙忙地回家走了一回,料理毕了年事,便赶回来。”
翻译:舅太太年前忙乎地回家一趟办完了事,就回到这面来。
3、一会儿,过一zhi会儿。
引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二回:“我妈妈先叫我来请安,陪着老太太说说话儿,妈妈回来就来。”
翻译:妈妈叫我先过dao来请安,陪老太太说说会儿,她一会儿就过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归来 [ guī lái ] 回来。
引证:许地山《再会》:“回靠窗棂坐着那位老人家是一位航海者,刚从海外归来的。答”
例句:旅游归来,老师让大蒙写一篇游记。
反义词:
离别 [ lí bié ] 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引证:巴金《新生·一个人格的成长》:“我这时候突然觉得离别并不是可悲的事情了。”
例句:我们就要离别母校,升入中学了。
3.奇字拼音怎么写
“奇”字有2个读音:qí、jī。
汉字:奇
拼 音 :qí jī
部 首 :大
笔 画 :8
五 笔: DSKF
释义 :
[ qí ]
1.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
2.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
3.惊异,引以为奇。
[ jī ]
1.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
2.零数。
组词:
1. 奇qí
(1)奇妙[qí miào] 稀奇神妙;美妙。
(2)惊奇[jīng qí] 感到很奇怪。
(3)传奇[chuán qí] 可以指长篇连续的英雄故事,情节曲折,然而又不特别离奇,讲述人或团体的历史或传说(或两者都有的)。
(4)稀奇[xī qí] 同希奇。
(5)奇观[qí guān] 奇异的景象;奇怪而少见的事。
2.奇jī
(1)奇数[jī shù] 不能被2整除的数。
(2)奇零[jī líng] 不满整数的数,零星。
(3)数奇[shù jī] 指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
(4)奇偶[jī ǒu] 奇数和偶数。
(5)奇羡[jī xiàn] 赢余,多余。
4.埋怨用拼音怎么写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互相埋怨。落埋怨。只能怪你自己没有处理好,不能埋怨别人。
拼音:mán yuàn
引证: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五章:“不用我,把我放到墙旮旯里,我也不埋怨。”
示例:别总是埋怨自己生不逢时,你能不能认真地想一想,过去自己的工作到底干得怎么样?
埋怨的近义词:仇恨、报怨
扩展资料:
近义词释义:
一、仇恨 [ chóu hèn ]
1、因利害冲突而强烈地憎恨:热爱人民,仇恨敌人。
2、因利害冲突而产生的强烈憎恨:民族的仇恨。
引证:巴金 《灭亡》第四章:“然而对于我底爱,人们只拿陷害,仇恨,掠夺,欺骗来报答。”
二、报怨 [ bào yuàn ]
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以德~。
引证:《红楼梦》第二六回:“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寳钗身上,偷着在院内报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5.“水”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shuǐ
释义: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
2. 河流:汉~。湘~。
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
4. 液汁:~笔。墨~。
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
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
7. 姓。
造句:
1. 生病了要多喝热水。
2. 漫步南浔老街,脚边不远便河水。既是水乡,便一定有风了。丝丝细风掠过水面,便让河水泛起鱼尾纹,甚是有趣。
3. 在茫茫的大沙漠上盲目地去找水井,真荒唐。然而我们还是开始去寻找了。
4. 在学习上,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5. 夏天用凉水冲澡是很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