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对孩子的艺术规划怎么写
对于这些客观因素我们没有能力改变,那么我们就试着调整自己的状态吧。艺考的孩子与家长到了这个阶段,都进入了疲惫期,我自己也是这样。但我相信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谁也不可能退缩,那么就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吧,相信只要咬紧牙关,一切就会变得美好起来。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艺考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写在这里,提醒大家,也提醒自己,让我们一道坚定信心,陪伴孩子跨过这一步。
一、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生病,劳顿加上火,很容易让人免疫力低下,遇到感冒病毒会抵抗不及。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提醒家长与孩子要保证饮食、保证睡眠。前一阵子就听一位陪孩子参加艺考培训的朋友说,在北京待的那些天饭菜不习惯,饿却吃不下,看着饭就饱,实际却很饿,那样可不行。即来之,则安之,孩子有再过硬的本事,身体支撑不住也会前功尽弃。饭、菜、水果要给孩子搭配好,实在不行给孩子多喝果汁,或是吃一点维生素。
二、艺考的孩子大部分会在几个城市中奔忙,请家长把准备要报考的每个学校的网报时间、确认时间、考试时间都做好EXCELL表,并提前定好车票(机票)、宾馆。今年南方有雪,如果报考南方的学校一定要提前联系好,咨询一下如果由于天气的原因学校的考试会不会推迟,确保孩子不要错过考试时间。
三、让孩子利用一切机会休息好。我是那种随便坐哪儿就能睡的人,二宝常笑我,我跟她说这点应该向我学习,休息好了人才会有精神做事情。另外孩子来回走要注意安全,自己随身携带的准考证、身份证、车票(机票)、钱一定要管理好,千万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影响了考试。
四、提前在网上查好招生信息和招生简章很重要,每个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例如有的学校会在确认时直接拍数码照片,有的学校需要带冲洗的照片、学校介绍信、统考成绩,一定要提前把这些东西准备好,再备好双面胶并把身份证、统考成绩单都备好复印件,如果在现场复印的话价格贵还需要排队等,不要因为这些小事耽误了报名。
五、就我本人的观点来看,孩子并非报考的学校越多越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今年铁定一定要上大学,不准备复读,那么就要报不同层次的学校,留好退路,而同等层次的学校如果每个都考的话,耽误时间又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来回的奔波也会让孩子对类似的考试麻木,失去情趣,把考试当成了过场。
2.小学六年级学生艺术素质评价表家长寄语
家长评语是对学生评价的另一个层面,是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体现。目的也是为了弥补学校评价的不全面。作为家长,你可以从孩子的生活习惯(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自觉完成作业、良好的读书习惯等)、品德修养方面(如孝敬父母,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等方面进行评价。
不需要全面,突出重点。如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可以语气婉转一些。
例如: **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有孝心,常常帮妈妈做家务活;也很有爱心,乐于助人。在学习方面,不仅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还利用空余时间读书,如果在读书时善于深思,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3.小学生艺术素养测评手册里的学生自评怎样写
本学期,我取得了许多收获,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在课堂纪律方面,我没有违反课堂纪律,也没有违反大课间的纪律。在卫生方面,我在学期中有几次地面不干净和板凳没摆好,我要争取在下一个学期做得更好。在学习方面,在测试中,我出现过因为没认真读题而出现,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在下学期的测试中,我要更认真,让这个错误不再出现;在作业方面,我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在课堂上,我应该积极举手发言。在课外,我应做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品德方面,我做的不错。在体育方面,我应该认真锻炼身体。我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下一个学期,我要完善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在下学期做得更好。
可以改人称。希望采纳
4.幼儿园艺术期末测评总结报告怎么写
本学期的工作也结束了。
回想起这一学期与孩子一起共学、共长的日子,真令人难忘。本学期,在本班教师的配合努力下,班级的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
现将本学期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班风班貌方面: 学期初,幼儿的情绪较不稳定,幼儿还存在入园情绪不稳,娇气、爱哭,依赖性强,霸道等现象;而且幼儿各方面能力都较弱。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班级前期工作依然放在:与家长一道培养幼儿活泼、开朗、自信,谦虚的个性、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这几项工作上。着重于让家长,孩子充分认识到现状及它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在家教文章、家园沟通本上展示反馈的内容也立足于向家长传递先进、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及做法,在大家一致努力下,现在我班大部分幼儿在个性、能力上与学期初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参与集中活动时,自由活动时,生活活动时,孩子们基本上能积极、主动;遇到困难,能请求老师帮助、解决。
进步较明显的孩子有:李文钧、刘俊麟、夏星晨等。 (二)保教工作方面: 班级幼儿虽然有一部分幼儿已入过托儿所,自理能力也较强,但他们毕竟年龄小,自我控制及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与小、中、大段幼儿相比都存在许多差异,需要我们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引起更全面的关注,只有幼儿身心均健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不断发展,班级教师在意识、行动上均引起高度重视,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及时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共同注重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及时发现他们身体状况的异常,给予特别的关心、照顾。
在教育教学的实施中,从活动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方式的采用上,都力求突破,以“人文教育”为出发点。幼儿逐渐积极参与、互动、探索,学习热情较以往越发浓烈,展现出无限的学习潜力,旺盛的求知欲。
能独立、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会交谈。 (三)班级教学方面: 1、注重常规教育 新生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集体活动的开始,所以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让幼儿了解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养成习惯。幼儿的常规意识要不断的强化、巩固。
如小便、洗手、喝水、睡觉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不仅让他们了解讲究卫生、安静睡眠、按时喝水对身体的好处,而且还教他们进行活动的方法。
在生活中,不断地提醒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游戏时,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很多,我们让幼儿学习用一块,拿一块,学会等一等、谦让、轮流等友好交往的技能。
自由活动时几个幼儿都想玩一样玩具我就引导他们想办法解决。提高他们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们重视创设良好的环境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向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师生共同制作,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我们发动孩子、家长带来各种玩具。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激发 幼儿学习的热情。
3、保持幼儿持续发展。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
班级教师共同交流、沟通、探讨,将最根本最紧迫的问题逐一探讨,想出合理的对策,共同协作,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使好的构想做法要更加合理化,实用化。 4、针对本班幼儿多数个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的现象,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好的文章,共同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针对个别幼儿好动采取个别辅导,帮助。
(四)家长工作方面: 我班的家长们对于幼儿园各项工作开展的目的,方式方法有所认识。许多家长非常重视教育,也知道从何下手,来配合教师。
因此,开学初,我们主要是和新生的家长们沟通,详细介绍。同时我们对所有家长介绍本学期开展各项工作的意图,耐心、细心地回答他们的疑惑,让家长们全面、深刻地了解本学期幼儿园,班级、老师的工作目的及工作方法;共同探讨孩子在园在家的不同表现,统一教育目的、方法;对于工作较忙的双职工家长,我们采取了定期定时与他们交流,将近期工作重点,幼儿表现反馈于他们,使家长们能根据不同阶段幼儿能力水平的不同对症下药。
在充分调动家长这一资源以来,家园合作更加紧密,融洽,本班幼儿也更快地进步、持续发展。同时还开展家园活动,如:家长会、;组织家长参加亲子趣味运动会,这些活动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一致好评。
(五)不足之处: 本学期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但还有不足之处:幼儿早上来园较迟,使得一日活动的时间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幼儿的礼貌有待加强,特别是对其他教师不够大胆问好;区域活动时的常规需要不断提醒,不够自觉;个别幼儿喜欢打人。 一学年来,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各个时期,不同细节的工作。
它们与保教工作、家长工作、教研工作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虽引起了重视,但在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时间、主次上我们还没有做的很科学、合理。工作效率还要进一步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制定更加完善的工作计划,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5.形容孩子有艺术的天赋怎么写
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儿童在生活中的艺术表现比比皆是,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和欣赏的眼睛而已。家长需要做到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发挥和创造他们的艺术天赋。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播放莫扎特或巴洛克音乐给胎儿听,大部分的胎儿都有安静、稳定、轻松的反应;相反,如果改放巴赫、勃拉姆斯或贝多芬等的交响曲,胎儿的心跳次数及踢妈妈肚子的次数就会增加。可见未出生的胎儿,在母体中就会对音乐产生不同的感受力。小小的婴儿会为妈妈充满爱的轻轻的吟唱所着迷,专注地饱含深情地对视着妈妈的眼睛,停止啼哭和吮吸小手。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即使在穷乡僻壤,他们也会在墙上、路上、沙地里,用小石子、小木棍、小树枝绘出自己的想象、梦想、快乐和忧伤。儿童画中简化的形象、和谐的画面、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的颜色运用以及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常常使得成人叹为观止……儿童在生活中的艺术表现比比皆是,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和欣赏的眼睛而已。
1.儿童艺术是儿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与成人的理性思维不同,儿童是通过身体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来理解客观世界和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印象的。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挑战各种对自己的限制,达成经验和能力的突破。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儿童同时也有着非常强烈的内在表达的需要,这一需要可以导致儿童创造力的爆发,使其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使得各种表达方式都为儿童所用:身体、言语、唱歌……因而,对于儿童来说,正因为“我感觉了,所以我看、我听、我唱、我跳、我画、我笑……我看、我听、我唱、我跳、我画、我笑……所以我存在”。
儿童的审美体验与智力发展也是不断地、有机地交织为一体,这种交织是真正自发的和不动声色的创造。例如,孩子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晃动身体,能发展节奏感、身体整体协调性;而这一能力的发展,也会更好地促进其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绘画对于孩子的视觉、空间知觉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这种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其更好地审美感知和提高绘画能力……
2.儿童艺术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与表达
儿童艺术是儿童身体、感知觉快感的自然抒发,他们能把兴奋的、稚嫩的跳动变为舞蹈,能使发之于情感的、不完美的声音连成曲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指使。儿童艺术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保存了儿童的纯真,体现了人类最初的真善美。
对于儿童来说,思维就是身体的知觉,身体同时也是精神。儿童自然地把内心的想象和梦想播撒于外在现实,他们的外在世界又因内心的想象和梦想而变得更为丰富。这种创造力改变着儿童自身以及他们周围的世界。因而,我们常常看到儿童快乐时,会自发地放声歌唱、尽情舞蹈、自由绘画、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描述他们所感知的世界。儿童会用各种艺术形式,将灵动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3.儿童艺术是儿童生命的自然律动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并没有分离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他们的世界就是自然的,是连续性的生态学的感受。在儿童眼里,宇宙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儿童的艺术正是植根于这种自然的生活力量之中。在整个童年,艺术对儿童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自由,是对生命和自然的自发的、直接的、感性的感知和体验。
儿童的身体、思想的律动和自然的律动是一致的,三者是生态和谐的,统一于儿童的游戏。儿童通过游戏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有机和谐地连接起来。游戏是儿童创造性和创造性想象的源泉,也是最适宜儿童的艺术性表达活动。有时我们真的很难说清,儿童到底是在幻想还是在艺术体验,是在游戏还是在艺术创作。
6.小学生艺术素养怎么写
科学课的语言艺术 浙江省平湖市艺术小学蒋明 科学课力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磨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
科学课要上成科学样,既要有科学课的结构、科学课的层次、科学课的活动设计,更要有科学课的语言。即科学课的语言也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导入的语言艺术 采用创设情景来导入课题,学生立刻被课堂内容所吸引,从而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例《了解空气》一课的导入: 师:(用神秘的语气说)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专注细听,继而争先恐后地说是风声。
师:(用舒缓的语气朗诵)有一首诗这样描写风: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当树枝摇曳时,风正从我身边走过。
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当树叶飘落时,风正与我擦肩而过。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风是怎样形成的? 生:空气流动形成风。 师: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今天把这个客人请到教室来,好不好? 生:好呀! 师:那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个客人请来? 优美的文字描述,让学生欣赏和体会文字的韵律美,再加上老师要把这个客人请进来,使学生一下子对研究空气产生了兴趣。
二、教学的语言艺术 1、“你知道哪些事?还有什么问题?” 当今,学生置身的是一个信息社会,通过电影、电视、书刊、特别是网络等信息渠道,使他们已经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一些课文的部分内容学生已经了解,或许比老师了解的还要多,还要深。 因此,教师在新授前必须了解学生既有的认知水平,“你知道哪些事?还有什么问题?”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情况,了解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真正达到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目的。 2、“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样研究?需要什么器材?”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和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结论。
如《纸的研究》一课,教师只出示各种各样的纸,“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样研究?需要什么器材?”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相反,传统的教学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按教材规定的内容和顺序教,手把手地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再由学生按老师做的也做一遍,再次验证了结论,一节课也就ok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需要。传统的教学的结果可能是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而创新意识不够。
科学课创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如《淀粉的观察》一课中,发给学生两包淀粉,“你们打算看样做呢?还需要什么?”又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而形状迥异的物体,一般是这样提问的:“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它们哪个大一点?哪个小一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实际上,教师可提一个简单、模糊的一个问题:“看了这两个杯子,你能告诉同学们什么吗?”不给学生一个框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思维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3、“这些问题,你们说说先研究哪个?” “好,大家想法差不多,那我们就朝这个方向先来研究吧!” 在科学课中要注意找准“聚焦”,聚焦就是学生都对这一个问题感兴趣,只要一提出,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就有了探究的兴趣。
因此,对于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泛泛然“讲教材”。 “这些问题,你们说说先研究哪个?”“那我们就朝这个方向先来研究吧!”这样的提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学生去研究自己选择的问题,兴趣更大,也显得更轻松、愉快!当然,课堂教学中来不及解决的问题,应鼓励学生在课外用学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 4、“谁还有什么好的发现(意见、建议、方法)?” 笔者在教学《了解空气》一课时,就纸的奇遇作了一个延伸实验。
怎样让纸湿?目的也为下一个“换空气”实验作铺垫。 师:谁有什么好办法让纸湿? 生争先恐后地、用手比划着抢着说斜过来,斜过来…… 师:谁还有什么好方法? 一个学生举手说:还可以用针在杯子底上扎个洞。
用针在杯子底上扎个洞,不可以吗?当然可以。然而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一步一问,牵着学生的鼻子,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赶紧“启发”,一听到正确答案就“万事大吉”,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教学,“用针扎个洞”这个答案也许早就封杀了。
在科学课中,特别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有个别学生学对了,教师仍然要“磨”他们说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还是要问“有没有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创新。 5、“你能对自己和小组的同学在这节课的学习作一个评价吗?” “你怎样评价我们今天做的这个活动?” 《科学课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团体合作精神,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
一节课结束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将他们在探究中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和灵光突显的感触表。
7.形容孩子有艺术的天赋怎么写
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
儿童在生活中的艺术表现比比皆是,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和欣赏的眼睛而已。家长需要做到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发挥和创造他们的艺术天赋。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播放莫扎特或巴洛克音乐给胎儿听,大部分的胎儿都有安静、稳定、轻松的反应;相反,如果改放巴赫、勃拉姆斯或贝多芬等的交响曲,胎儿的心跳次数及踢妈妈肚子的次数就会增加。可见未出生的胎儿,在母体中就会对音乐产生不同的感受力。
小小的婴儿会为妈妈充满爱的轻轻的吟唱所着迷,专注地饱含深情地对视着妈妈的眼睛,停止啼哭和吮吸小手。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即使在穷乡僻壤,他们也会在墙上、路上、沙地里,用小石子、小木棍、小树枝绘出自己的想象、梦想、快乐和忧伤。
儿童画中简化的形象、和谐的画面、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的颜色运用以及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常常使得成人叹为观止……儿童在生活中的艺术表现比比皆是,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和欣赏的眼睛而已。1.儿童艺术是儿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与成人的理性思维不同,儿童是通过身体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来理解客观世界和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印象的。
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挑战各种对自己的限制,达成经验和能力的突破。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儿童同时也有着非常强烈的内在表达的需要,这一需要可以导致儿童创造力的爆发,使其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使得各种表达方式都为儿童所用:身体、言语、唱歌……因而,对于儿童来说,正因为“我感觉了,所以我看、我听、我唱、我跳、我画、我笑……我看、我听、我唱、我跳、我画、我笑……所以我存在”。
儿童的审美体验与智力发展也是不断地、有机地交织为一体,这种交织是真正自发的和不动声色的创造。例如,孩子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晃动身体,能发展节奏感、身体整体协调性;而这一能力的发展,也会更好地促进其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
绘画对于孩子的视觉、空间知觉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这种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其更好地审美感知和提高绘画能力……2.儿童艺术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与表达儿童艺术是儿童身体、感知觉快感的自然抒发,他们能把兴奋的、稚嫩的跳动变为舞蹈,能使发之于情感的、不完美的声音连成曲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指使。儿童艺术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保存了儿童的纯真,体现了人类最初的真善美。
对于儿童来说,思维就是身体的知觉,身体同时也是精神。儿童自然地把内心的想象和梦想播撒于外在现实,他们的外在世界又因内心的想象和梦想而变得更为丰富。
这种创造力改变着儿童自身以及他们周围的世界。因而,我们常常看到儿童快乐时,会自发地放声歌唱、尽情舞蹈、自由绘画、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描述他们所感知的世界。
儿童会用各种艺术形式,将灵动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3.儿童艺术是儿童生命的自然律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并没有分离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他们的世界就是自然的,是连续性的生态学的感受。
在儿童眼里,宇宙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儿童的艺术正是植根于这种自然的生活力量之中。在整个童年,艺术对儿童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自由,是对生命和自然的自发的、直接的、感性的感知和体验。
儿童的身体、思想的律动和自然的律动是一致的,三者是生态和谐的,统一于儿童的游戏。儿童通过游戏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有机和谐地连接起来。
游戏是儿童创造性和创造性想象的源泉,也是最适宜儿童的艺术性表达活动。有时我们真的很难说清,儿童到底是在幻想还是在艺术体验,是在游戏还是在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