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银行借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银行贷款发放使用“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科目,说明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以后需要支付贷款,还要归还贷款本金。
1、根据发放贷款的单据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行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2、发放的贷款归还本金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行
扩展资料:
《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将企业事业单位的存款账户分为四类,即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一般企事业单位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主要用于办理日常的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企事业单位的工资、资金等现金的支取,只有通过该账户办理。
企事业单位可在其他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一般存款账户,该账户可办理转账结算和存入现金,但不能支取现金。临时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的账户,如企业异地产品展销、临时性采购资金等。
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事业单位因特定用途需要开立的账户,如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农副产品资金等,企事业单位的销售货款不得转入专用存款账户。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银行存款
2.公司向个人借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合理的分录如下:
公司向个人借款,其本金计入往来账目,支付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账务处理如下:
1、借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2、按期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扣代缴)——应交个人所得税
4、上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扣代缴)——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归还本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3.公司收到个人的借款怎么做分录
公司向个人借款,其本金计入往来账目,支付的利息应该计入财务费用。
另还需代扣代缴个人的营业税及个人所得税。
账务处理如下:
借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按期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扣代缴)
——应交个人所得税
上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扣代缴)
——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归还本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
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会计分录
4.贷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1.发放贷款:借:贷款—本金 (本金+交易费) *—利息调整(差额) 贷:吸收存款(实付额)2.确认贷款利息:借:应收利息 (本金*合同i) 贷:利息收入 (摊余*实利) *贷款—利息调整【注】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收到贷款利息:借:吸收存款 (票利) 贷:应收利息3.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贷款减值后,贷款下设所有的(本金、利息调整以及应收未收利息)明细账都需要转入“贷款—已减值”。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未收利息)4.确认减值后,2笔分录:(1)按实际利率法以每期初的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实利)【注】此时应将“合同本金*合同i”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不需要确认。
(2)减值后,实际收到利息: 借:吸收存款 (票利) 贷:贷款—已减值实际利息收入=摊余*实利贷款的摊余成本=摊-收现+实际利 息-减值损失5.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同时,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6.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借:贷款—已减值(原转销的余额) 贷:贷款损失准备借:吸收存款 (实收额) 贷:贷款—已减值*资产减值损失(差额)期末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当期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现金的流入-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贷款的减值:未来的现金流量低于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摊余成本,差额要确认贷款损失准备。7.抵债资产(1)收到抵债资产:借:抵债资产 (公允价)*营业外支出 贷款损失准备 (损失-已冲) 贷:贷款—已减值(本金-减值) 应交税费 (2)抵债资产租金: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其他业务收入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原值-现价 借:资产减值损失 (原价-现价)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3)确认发生的维修费用: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8)确认抵债资产处理: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实收)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抵债资产 (原价) 应交税费。
5.贷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本金+交易费)
*—利息调整(差额)
贷:吸收存款(实付额)
2.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本金*合同i)
贷:利息收入 (摊余*实利)
*贷款—利息调整
【注】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收到贷款利息:
借:吸收存款 (票利)
贷:应收利息
3.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贷款减值后,贷款下设所有的(本金、利息调整以及应收未收利息)明细账都需要转入“贷款—已减值”。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未收利息)
4.确认减值后,2笔分录:
(1)按实际利率法以每期初的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实利)
【注】此时应将“合同本金*合同i”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不需要确认。
(2)减值后,实际收到利息:
借:吸收存款 (票利)
贷:贷款—已减值
实际利息收入=摊余*实利
贷款的摊余成本=摊-收现+实际利 息-减值损失
5.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同时,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
6.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
借:贷款—已减值(原转销的余额)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吸收存款 (实收额)
贷:贷款—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期末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当期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现金的流入-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贷款的减值:未来的现金流量低于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摊余成本,差额要确认贷款损失准备。
7.抵债资产
(1)收到抵债资产:
借:抵债资产 (公允价)
*营业外支出
贷款损失准备 (损失-已冲)
贷:贷款—已减值(本金-减值)
应交税费
(2)抵债资产租金: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其他业务收入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原值-现价
借:资产减值损失 (原价-现价)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3)确认发生的维修费用: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8)确认抵债资产处理: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实收)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抵债资产 (原价)
应交税费
6.小额贷款公司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从企业借款,都应该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以个人列明细,借款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员工归还借款时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委托贷款:
(二)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金融行业,将贷款利息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平时开销作为营业费用,月底结账,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1、汇出存款并支付相关的手续费
借:短期投资——委托贷款
财务费用——手续费
贷:银行存款
2、每期期末企业计提利息
借:短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3、税务处理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借: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贷:短期投资——应计利息
(三)公司向银行按揭贷款购房,账务处理是:
1、按揭贷款购房时:
借: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
2、每月支付贷款时: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3、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的各项借款。我国股份制企业的长期借款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借人的各项长期性借款,如从各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取得的贷款;除此之外,还包括向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借入的款项。
(四)放款的时候:
借:贷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计息的时候: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还款的时候:
借: 银行账款或现金
贷: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贷款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的编制:
格式
1、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2、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2、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3、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4、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5、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此外,要勤,多学、多问、多练。
1)首先从会计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内容。
2)学习记账规则和记帐流程,学习会计制度,学习基础知识。
3)多练,多积累实际经验。
4)及时了解各种财税政策,拓宽知识面。
5)注意灵活运用,逐步做到精准核算,合理避税。
6)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7.还银行贷款的 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偿还银行贷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1、平常偿还银行贷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贷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到期偿还银行贷款本金时:
借:短缺贷款或长期贷款
贷:银行存款
二、银行贷款支付的利息的会计分录是:
1、短期贷款的利息,计提时: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2、支付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三、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会计分录:
1、企业向银行贷款,根据借款年限的长短来判断是短期借款还是长期借款.三年以内的都可以划分为短期借款,三年以上的计入长期借款.
2、企业收到现金,根据借款年限,编写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短(长)期借款- 银行贷款
扩展资料:
银行贷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发放的贷款,应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借记本科目(本金),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有差额的,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收回贷款时,应按客户归还的金额,
借:吸收存款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应收利息
银行存款
利息收入
存在利息调整余额的,还应同时结转。
2、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应将本科目(本金、利息调整)余额转入本科目(已减值),借记本科目(已减值),贷记本科目(本金、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
参考资料:银行贷款-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借贷款怎么写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