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彩色的非州4段是花,5段因写什么
1 塞下曲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注] 蕃州:泛指西北地区。
黄河曲:黄河河套一带。结束:装束打扮。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慷慨豪情,但两首诗用以表现将士豪情的内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不同。(4分) (2)这两首诗在任务外貌和场面描写中都能用传神的文字透露出任务的精神风貌。
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出一个具有这一特点的字词作简要分析。(4分) 2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4分) 4 [双调] 沉醉东风 白朴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补注:忘机友:古人称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傲杀:傲视 (1)曲中刻画的烟波钓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4分) (2)开头两句和“点秋江白鹭沙鸥”句,皆为景物描写,试析其对刻画烟波钓叟这个艺术形象有何作用。(4分) 5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请赏析“千里片时间”一句的妙处。
(3分) (2)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
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诗次序稍作颠倒,即成下面这首诗:“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比较改动后的诗与原诗在谋篇布局上各自的特点及效果。(5分) 6 凤栖梧 无名氏①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
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注:①《全宋词》将其编为无名氏词。
(1)本词上阕在写景上具有怎样一些特点?(2分) (2)上下两阕表达了作者怎样一些情怀?结合有关词句,简要且合理地分析。(4分) 7 蝶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3分) 答: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做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5分) 答: 8 [双调]殿前欢 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1)这首曲中“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借用了 朝词人 《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
(2分) (2)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2分) (3)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9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① (其五)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②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注:○1此诗是绍熙三年(1192)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2赚:骗。
(1)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释悬念后,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
你赞同哪种看法。请说明理。
2.三年级作文文写写非州有哪些景物描写
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旧名“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南部,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赞比西河上、中游交界处海拔87米.由于赞比西河在此切割南非高原边缘,河床陡落,河水跌落至深窄的结晶岩裂缝中.瀑布带成“之”字形峡谷,绵延达97公里.主瀑最高122米,宽约1,836米.被岩岛分割成五股,泻入宽仅400米的深潭.飞雾和声响可远及15公里.瀑布年平均流量1,400米3/秒,雨季时可达5,620米3/秒.水力储量巨大.水力资源丰富,赞比亚侧建有水电站.是世界著名游览地,瀑布区建有维多利亚瀑布城,辟有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附近有铁路和公路可通达.世界上的瀑布,其数众多,千姿百态,各有特色.赞比西河中游上的维多利亚瀑布(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以其气势磅礴、水雾滔天的特点誉满人间,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著名的游览胜地,世界七大自然奇观榜中有名,它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际游客.赞比西河赞比西河是非洲南部最大的一条河流,全长2660公里,它流经安哥拉、赞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赞比西上游河水水清波静,象群和鳄鱼时常悠闲地漫游在河畔的草丛里.然而,当赞比西河流至赞比亚西部和津巴布韦交界处不远的地方时,突然出现一个黑沉沉的千丈峡谷,迎面拦住河的去路.在宽约1800米的峭壁上骤然翻身,万顷银涛整个跌入约120米深的峡谷中,卷起千堆雪,万重雾.只见雪浪翻滚,湍流怒涌.峡谷中风吼雷鸣,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仿佛山岳震撼、大地摇动,惊心动魄.这昼夜不停发出的沉雷般的轰鸣,可声传十几公里远.瀑布激起的浪花水雾,可飘达1500米的高空,形成如烟似雾的柱状白云在空中缭绕,方圆五六十公里以外都隐约可见.那些初次来到赞比河上的人,即使还离得很远,只要望望空中的云柱,听听传来的响声,便能很快寻见这驰名世界、宏伟壮观的大瀑布.它真是世间难见的奇观壮景.最早发现这个大瀑布的欧洲人,是英国传教士利文斯敦.他在1855年11月16日来到这里,于是以当时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并感慨地描写说:“那些倾泻的急流像无数曳着白光的彗星朝一个方向坠落,其景色之美妙,即使天使飞过,也会回首顾盼.”1964年10月24日,赞比亚独立后,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在当地洛兹语中,“莫西奥图尼亚”意为“雷霆翻滚的雨雾”.这个大瀑布是赞比西河中游的起点.赞比西河从这里进入峡谷区.大瀑布所倾注的峡谷就是峡谷区的第一道峡谷,它东西长约两公里,宽约90米.从这道峡谷起,一连有七道峡谷,大都是东西走向.每两道峡谷间,又连结着一段短促的南北峡谷,形成Z字形,绵延达130公里,构成世界上罕见的天堑.在这里,高峡曲折迂回,苍岩如剑,巨瀑翻银,疾流如奔,构成一幅格外奇丽壮美的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