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焉繁体字怎么写
焉的繁体字怎么写 ( 焉 | 焉 )
焉的QQ繁体字是什么 ( 漹 | 焉 )
焉的拼音/焉的音标 yān
焉的意思——→
焉是什么意思→
焉的意思是什么 (1)〈书〉
(2)(代)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必不在~|乐莫大~。
(3)(代)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不入虎穴;~得虎子?
(4)(副)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5)语气助词:有厚望~。
2.“庐”的繁体字怎么写
“庐”的繁体字为庐,部分浏览器及输入法不支持此繁体字。
【读音】:[lú]
【字义】:
1.(形声。从广( yǎn),庐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2. 同本义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说文》
庐,舍也。——《广雅》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诗·小雅· 信南山》
3.亦泛指简陋居室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
南阳 诸葛庐。—— 唐· 刘禹锡《陋室铭》
焚汝庐。——明· 高启《 书博鸡者事》
5.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周礼·地官》
6.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
7.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
君厌承明之庐。——《汉书·严助传》。注:“直宿所止曰庐。”
8. 古州名。故址在今 安徽省 合肥市一带
9.通“籚”。矛戟等兵器的柄 [handle]
粤无镈, 燕无函, 秦无庐。——《周礼·考工记·总序》
【组词及释义】:
1. 茅庐[máo lú]
茅庐 茅舍;草屋
2. 篷庐[péng lú]
像篷盖似的屋子。比喻屋子简陋。明萧芷厓《冬日村居》诗之一:“风霜凄竹径,橘柚老篷庐。”
3. 毡庐[zhān lú]
亦作“氊庐”。即毡帐。《新唐书·北狄传·奚》:“逐水草畜牧,居氊庐,环车为营。”
4. 雪庐[xuě lú]
被大雪封盖的房舍。宋陆游《岁晚幽兴》诗之三:“泥巷有人寻杜甫,雪庐无吏问袁安。”
5. 蜗庐[wō lú]
狭小如蜗壳的房子
6. 衡庐[héng lú]
衡门小屋,言其简陋。多指隐者之居。晋皇甫谧《高士传·姜岐》:“岐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
3.师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师”的繁体字师。
师(师)读音:shī(ㄕ)
师基本字义
1、教人的人:老师( lǎo shī)。好(hào)为人师。
2、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医师( yī shī)。
3、效法:师法古人(shī fǎ gǔ rén)。
4、榜样:师范(shī fàn)。
5、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妹(shī mèi)。
6、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fǎ shī)。
7、军队:会师(huì shī)。
8、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shī zhǎng)。
9、一国的首都:京师(jīng shī)。
10、姓。
详细解释:
【名】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division〗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王乃犬巡六师。——《书·伪泰誓》
陈师鞠旅。——《诗·小雅·采芑》
【动】
效法;学习〖imitate〗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韩愈《师说》
又如:师古(效法古代);师仰(师法敬仰);师师(互相效法);师式(学习或效法的典范);师效(效法)
出兵征伐,进军〖dispatchtroops〗
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周礼·地官·州长》
4.馨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馨 没有繁体字
汉字:馨
馨繁体字写法:馨
馨字五行属性:金
馨字拼音:xīn
馨字部首:香
馨字有几笔:简体:20笔
繁体笔划:20笔
姓名笔划:20笔
五笔:fnmj简介:
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热度:98689
馨字组词:
告馨
宁馨儿
清馨
芳馨德馨
德艺双馨
温馨
椒馨
明德惟馨
甘馨
甜馨
馨德
遗馨
幽馨
余馨
传馨
丰馨
甘馨之费
馨香祷祝
读音相同的字:
新
欣
鑫
昕
信
忻
部位相同的字:
香 馥
馜 馡
馧
馝
5.余生请多指教繁体字怎么写
余生请多指教繁体字为:馀生请多指教。
在这“余生请多指教”中每个字的繁体字写法为:
1、“余”繁体字写法为“馀”。
2、“生”的繁体字写法依旧为“生”。
3、“多”的繁体字写法依旧为“多”。
4、“请”繁体字写法为“请”。
5、“指”的繁体字写法依旧为“指”。
6、“教”的繁体字写法依旧为“教”。
扩展资料:
“余生请多指教”表达希望可以和你一起走下去的意思。日系风格的一句话,委婉的表明心思。
1、通常是男女之间说出,来表达爱意。
2、少部分可能是纯洁的友谊,后半生的陪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生请多指教
6.“邓”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邓的繁体字是邓,如图:
一、释义
1、古国名
2、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3、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4、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5、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6、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7、姓。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从邑,登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邓,春秋时曼姓的诸侯国。现在(汉代)地属南阳郡。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登”作声旁。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名词,古代城邑中献祭敬拜的大土台。
扩展资料
组词:化邓 邓师 邓林 邓浆 邓通 阴邓 寇邓 邓沙 冯邓 邓尉
一、化邓[huà dèng]
指古代神话夸父逐日,杖化邓林的故事。
二、邓师[dèng shī]
邓国铸剑的工师。亦指其所铸之剑。
三、邓浆[dèng jiāng]
古代制造陶瓷器物时,将陶土原料过滤极细的一种工艺。邓,用同“澄”。
四、邓沙[dèng shā]
即澄沙。纯净的豆沙。邓,用同“澄”。
五、邓山[dèng shān]
邓尉山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