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 "普贤菩萨" 的梵文全名(梵文字符书写)
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对普贤一名的解释,历代大师各抒己见,今取唐宗密大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的解释。
(1)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
普贤菩萨
(2)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
(3)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
普贤与文殊为释尊的二胁士,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唐清凉国师对此解释非常透彻。他在华严三圣圆融观中,明二圣三对表法:
(1)普贤表所信如来藏。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发心故。如善财始见,即发大心。’
(2)普贤表所起万行,一切经中,皆说普贤行愿。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弥勒对善财说:‘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之力也。’
(3)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密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然此二圣,各相融摄,依体起行,行能显理。普贤与文殊,象征学佛要有信有解。信而无解,信是无明;解而无信,解是邪见。因此,这二位大菩萨,在释尊的常随菩萨众中是不能分离的一对。
2.梵文在线翻译
这些是悉昙梵文的佛、菩萨种子字!
中间的一个字是胎藏界五佛(中央大日如来、东方宝幢如来、南方开敷华王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北方天鼓雷音如来)种子字的悉昙梵文合写,即悉昙体梵文a、ā、am、ah、āh的合写,代表胎藏界五佛。
周围的悉昙梵字,每一个都代表一位佛或菩萨,从12点钟方向开始,依次是:不动明王种子字(hām)、释迦牟尼佛种子字(bhah)、文殊菩萨种子字(mam)、普贤菩萨种子字(am)、地藏菩萨种子字(ha)、弥勒菩萨种子字(yu)、药师琉璃光王佛种子字(bhai)、观世音菩萨种子字(sa)、虚空藏菩萨种子字(trāh) 、阿弥陀佛种子字(hrīh)、阿閦鞞佛种子字(hūm)、大势至菩萨种子字(sah)。不过,图中把阿閦鞞佛种子字(hūm)写成了(hum),把长音ū 写成了短音u,在该梵字的右下角朝左转的弧线处有一点被丢掉了。
顺便提醒你,请不要把它纹在身上,这些字代表佛陀、菩萨,所在之处有护法护持,若纹在身上,自己的行为不清净会即刻受到护法的惩治!
3.梵文翻译
这些是悉昙梵文的佛、菩萨种子字! 中间的一个字是胎藏界五佛(中央大日如来、东方宝幢如来、南方开敷华王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北方天鼓雷音如来)种子字的悉昙梵文合写,即悉昙体梵文a、ā、am、ah、āh的合写,代表胎藏界五佛。
周围的悉昙梵字,每一个都代表一位佛或菩萨,从12点钟方向开始,依次是:不动明王种子字(hām)、释迦牟尼佛种子字(bhah)、文殊菩萨种子字(mam)、普贤菩萨种子字(am)、地藏菩萨种子字(ha)、弥勒菩萨种子字(yu)、药师琉璃光王佛种子字(bhai)、观世音菩萨种子字(sa)、虚空藏菩萨种子字(trāh) 、阿弥陀佛种子字(hrīh)、阿閦鞞佛种子字(hūm)、大势至菩萨种子字(sah)。不过,图中把阿閦鞞佛种子字(hūm)写成了(hum),把长音ū 写成了短音u,在该梵字的右下角朝左转的弧线处有一点被丢掉了。
顺便提醒你,请不要把它纹在身上,这些字代表佛陀、菩萨,所在之处有护法护持,若纹在身上,自己的行为不清净会即刻受到护法的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