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奉新宋应星纪念馆作文300
宋应星(1587—1664?),字长庚,汉族,明朝奉新北乡(今宋埠镇)人,《天工开物》一书的著作者。
该书详细记载了十七世纪中国农业、工业、手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在中外科技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历史地位。为了纪念宋应星这一伟大科学家,弘扬历史文化,实施科普教育, 1983年,奉新县筹建宋应星纪念馆, 1987年开馆,开馆十六年来,接待中外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达二十余万人次。
宋应星纪念馆也成为江西省十大名人馆之一。
2.作文《奉新的宋应星记念馆风景》350字
1. 岩石风景区名胜区风景绮丽,是省级一级风景区。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岩石风景区游览风光。
2. 一进岩石风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飞流的瀑布,这瀑布叫做“水帘洞天”。走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垂虹洞“的洞口,走进这个洞里,就能看见一块石头,上面刻着“飞来石“。我走出这个“垂虹洞”的时候,我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哦站在一块石头上,在上面喝着水,休息。过了一会儿,我们继续爬山,我奋力向山上爬去。可是我爬得太快了,爸和妈都爬不动了,我们就在那儿观赏风景,发现那儿的树木的树叶非常的漂亮。后来,我们坐缆车上山了,到了半空中,看见那的桃花树是那么的美丽,我们到了山顶。来了最高处的“飘然亭“了。“飘然亭“分上下两层,亭中央有一张石桌,从亭中向外眺望,是美丽的风景。美丽的海湾风景和市区的风景都在眼皮底下,市区高楼林立,华夏连连,小鸟在空中飞翔,有时有各种船从眼前经过。风景区的旁边还有一座岩石海上的岩石大桥,上面行驶着来来往往的车辆,远远望去,那车辆只有蚂蚁似的这么大,好像一抓就有一大把似的。这里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啊!
3. 我爱汕头,但更爱我的家乡的岩石风景区,因为它给了我快乐,还使我流连忘返。
4.
3.陈嘉庚纪念馆作文要怎么写
到了集美学村,我们都下了车。我们站在人行横道上,面对导游,听他讲着关于陈嘉庚的事情。感觉有点像罚站于街头!我都要等不及了,真希望快点进去参观!
终于可以进去了!高兴死我了!我和凯欣先来到了一个屋子里,看到了陈嘉庚的墨宝,还有图片等,爽死了,可是就是没那个心思去看那些内容啦!看到了许多陈嘉庚的墨宝和书籍,却没有看,渐渐我觉得有些无聊,凯欣也这样认为。呵呵,参观到了陈嘉庚的客厅,哇!不愧为富翁!客厅竟然这么大,比我家客厅大0. 0001,崇拜!哇,那幅画还挺漂亮的,不过未免有点模糊吧,根本不知道在画什么,鬼画符吧!
看完了客厅,我和凯欣来到了陈嘉庚的办公室窗外,往里看,蛮旧的。什么里面竟然有棺材!别班的同学喊了起来:“闹鬼啦!快来看!闹鬼啦!”一说心就寒了,小猪就是怕鬼呀~不要紧!弟弟会保护我的,管她什么无头鬼、女鬼的!!全部给我滚边去!谢谢弟弟同志!
来到了餐厅,哇!还挺不错得嘛!羡慕!挺漂亮的~要是偶家在这里就好了,还是算了,免得闹鬼~哎 。 。
4.小学生写参观博物馆及纪念馆的作文应怎么写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参观运河工业三馆。运河工业三馆分别是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不过今天,我们只去了伞博物馆和刀剪剑博物
馆。
我们先去了中国伞博物馆,这里综合展示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伞文化、伞历、伞故事、制伞工艺技术以及伞艺术,是世界首创的伞主题博物馆。展厅里用星星点点的灯
光投射在地面上,布置成一个雨境,我们就在“蒙蒙细雨”中慢慢了解伞的起源、伞的制作、伞的历史。西湖绸伞还是杭州特产之一呢!最特别的是,博物馆还展示
了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新型雨伞。双人伞很可爱,可以让两个人用,而且只有一个柄,既美观又实用。还有带电灯的伞,婴儿车伞等等。
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这里向我们介绍和展现了刀剪剑“物开一刃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为剪”的独特文化。我们在展厅里了解刀剪剑的历
史文化,也可以从生活化视角去体验民间风俗、生活趣识。除了剪刀的起源、刀剑的制作,我最感兴趣的是3D影院放映的《古代战争中的刀剑》。千军万马、奋力
拼杀的场面让我觉得非常震撼,让我感受到战争中刀光剑影的氛围,体味冷兵器时代刀剑的魅力。
参观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我下次还要来参观中国扇博物馆
5.周敦颐纪念馆写作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周敦颐的一句千古绝唱。
周敦颐,人称周子,今湖南道县人,我也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也是对他佩服不已,对他的了解也稍稍有一些。他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
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可见,他小时候就十分聪慧与勤奋好学了。而在周敦颐14岁时,其父病逝。于是他与哥哥卢敦文,随母投靠衡阳舅
父郑向,后来郑向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他在职期间,尽心尽力,深得民心,不仅一边办公事,还一边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
的重要着作《太极图·易说》。周敦颐后来还创办了理学派,他的学问与气度,有许多人追随与学习,后来还出现了两兄弟,名唤为程颢、程颐,他们俩在周敦颐死
后还继续发扬理学派。可见,周敦颐是多么好学呀!
可是在我的心中,周敦颐不仅是好学的,他十分还高洁傲岸。那些自以为自己十分伟大,十分了不起的角色,才是真正的愚蠢与无能,就像臧克家曾经写过这样一句
话:“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
烧。”,还有一个贴近于我们生活的事例:柯震东在2002年是拍了央视的一个禁毒宣传片,可令人嘲讽的是,在同年,他也开始接触吸毒……
周敦颐这样一个高尚的人,怎么能不值得大家的崇拜与敬仰呢?周敦颐,我心中的周敦颐啊,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好学,学习你的高尚品质!
6.参观**纪念纪念馆的作文怎么写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纪念馆。一进馆门,就见纪念馆树立在被宽阔的水面、碧绿的小草包围之中。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我们敬爱的**是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四方八面体寓意着**的精神普照着我们中华民族。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着**提出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在主馆大厅内有一座**全身汉白玉座像,四周由鲜花、长春盆景簇拥,像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正在思考着国家的发展,家乡的进步。站在观景台上,阵阵清风迎面赴来,远眺古城,即可以感受着城市丰富历史文化,也发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来到附馆,建筑呈人字型,体现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附馆展示了总理一生所经历的图片、影音、实物资料,每个展示都有一个小故事,都有一个画面呈现在你的眼前。听旁边的导游在讲总理的生平,我深受感动。有几个小故事让我印象尤其深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十二岁的**故乡淮安,前往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在这里开始接触到许多新知识,开阔了眼界。有一次学校魏校长要讲修身课的“立命”一节。当时,辛亥革命爆发不久,人们的思想处在明显变化中,很多人找不到为之追求的理想。魏校长有感于此,讲课讲到最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学生:“诸位同学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在当时的封建教育两位学生的回答也不能算错。
魏校长直摇头。他走到**面前说:“**,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站起来,庄重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听了这样的回答,魏校长非常兴奋。就追问一句:“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大声地向同学们重复了一遍。
课堂上,寂静无声。全班同学都把敬佩的目光投向了**。
魏校长用得意的眼神望了望**,“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他才十二岁,就怀着振兴中华,使之崛起于世界的宏图大志,大家都应以他为楷模……”
拒修西花厅
西花厅是总理在中南海的办公场所,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二十六个年。西花厅后院的几间旧式平房,是总理的办公室。这几间老式平房由于年久失修,家具油漆已以脱落,屋顶漏雨,屋内地面潮湿。门窗不能密封,每当严冬来临时,工作人员只得用旧报纸裱糊以挡御寒风。
西花厅工作人员曾多次提出对房屋进行修缮的请求,都遭到了**的拒绝。一次**到外地调查研究,工作人员认为时机难得,乘机对西花厅总理办公室进行简单的维修。只不过是修了屋顶、铺了水泥地、粉刷了墙壁、换上了新吊灯、挂上窗帘而已。两个月后,总理回到了西花厅,当他看到了焕然一新的西花厅时,感觉非常意外,同时也很生气,立即找来相关工作人员,严厉地批评了一番,然后说:“这样搞,造成浪费,影响多不好。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没有做到。”**无可奈何地说:“房子已经修了,不好再动。但必须把新加的吊灯和窗帘拿下去,将原来的旧木床换回来。”工作人员深知总理的秉性只好停止了没有完工的修缮。修房事情之后,**先后三次在**会议上自我批评,批评自己律己不严。打那以后以后,**对房屋修缮的控制更加严格了,直到**逝世,西花厅再也没有维修过。
总理一生没有留下财物、骨灰,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一座高大的丰碑。
7.【孙中山纪念馆参观记作文】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
它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这里就是保存展示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史迹的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我们顺着林荫小道来到孙中山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石阶上矗立的一座孙中山全身铜像。
这尊铜像高2.9米,重达一吨多,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说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这尊铜像是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
爬上高高的台阶,我们走进了孙中山纪念馆的一楼大厅。大厅的四壁镶嵌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巨匾。
正面壁上镌刻有胡汉民手书《总理遗嘱》,两侧是孙中山手书"人类进化,世界大同"对联。我们走上三楼,三楼是孙中山先生史迹陈列室,这是孙中山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有四个展厅,共展出孙中山先生的史料图片378幅,还有实物、手迹、书籍等。
全部陈列分九个部分:少年壮志、奔走革命、创建民国、讨袁护法、新的征途、病逝建陵、迎榇奉安、陵园今昔、浩气长存。四楼展厅用于举办各种临时陈列。
我们绕着主楼参观,主楼后面的一座大型碑廊,碑廊长125米,左右对称环抱主楼,中轴线上建僧房5间,两翼有回廊与碑亭两座相连。碑廊内镶嵌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每块碑高1.9米,宽0.9米,上面镌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共16讲,15.5万字。
碑文分别由张乃恭、陈天赐、叶恭绰、邓散木等民国时期14位书法家正楷书写,风格各异。其中唐仲芳刻石,尤为书必俱佳的珍品,被定为二级文物。
这次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既使我感受到孙中山纪念馆的庄重,也让知道了许多关于孙中山先生的事情。啊!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呀。
8.台州戚继光纪念馆作文400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戚继光驻兵遗址。一走近,一座鲜红的拱形大门映入眼帘,顶上由能工巧匠雕刻成的两条巨龙,虽然破旧,可也栩栩如生,这可是有着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伟大建筑呀!她的每一处,都有着历史的沧桑。
迈进大门,是一个不大的花园,我不禁肃然起静。大门后面写着“东南屏障”四个金雕大字。两根高大的松柏屹立左右,显得很苍翠。屏障后面有一架用石板铺成的拱形小桥,桥栏上有8根黑白相间的石柱子,每根柱子上都蹲着一只古色古香的石狮子,它们的眼睛看着前方,好像是守卫着这座桥,又好像在欢迎来往的游客。穿过石板桥,两幅对联令人刮目相看,其中一副是这样写的:名播千秋照典籍,身经百战著勋功。
穿过横栏,中央有一块用红木做的屏风,上面刻着戚继光挥笔写下的《马上作》: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我想,这就是戚继光戎马一生的写照吧。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大天井,两旁各有一个荷花池,水清澈见底,水里有几条红鲤鱼,鱼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让这里显得越发幽静。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一座仿古建筑――大殿。哇!大殿好美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戚继光的塑像,只见他身披朱红色的战袍,手持银光闪闪的宝剑,双目沉着而冷静地凝视着前方,也许他正面对像潮水一样蜂涌而来的敌军,指挥若定,显出了一个大将军的风范。塑像上方,有一块用镏金做的匾额,上面由著名的书法家沙孟海先生的亲笔提名:威镇海疆,那四个苍劲而坚韧的大字。
接下来,我们又去参观了各个陈列室,那里摆放着一些军用物品,有战略军事图、敌人数目统计图等等,更令人称奇的是那里放着一支用毛竹杆做成的长枪,遥想这支长枪,跟着戚继光南征北战,不知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这次参观,让我更深地了解到了戚继光一一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
9.写黄公望纪念馆的作文400个字
“妈妈,五一长假我们去那里玩?”我跳到妈妈身边问。“这个要去问你爸,反正我已经把零食买好了。”妈妈指指正在看书的爸爸。爸爸告诉我下午就去,可是去什么地方先不告诉我。
这可把我急坏了,不告诉我去哪儿。连妈妈也不知道去哪。到了下午12:30,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开着车驶向目的地。
到了黄公望森林公园,爸爸说:“就是这里。”我看了看,有些破烂,也没多少人来,我的脸上露出不满的表情,说:“这里有什么好的,爸爸我们换个地方吧!”“不行,这里其实也不错,你不进去则么知道好不好?”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进去了,可是一脸不情愿,好象别人欠我债似的。妈妈看我那么不开心,于是拉住我的手和我说:“这里的水清澈见底,等一下拿些回去给那2条鱼换换水!”我抬起头,对妈妈做了一个“ok”的手势。走进黄公望森林公园,只见除了道上是一层层厚厚的枯叶之外,两旁都是竹子。而且,上面总有一些数字,比如:2和5。我不明白了:为什么有写上数字?这些数字是干吗用的?爸爸告诉我,上面的数字就代表年份,比如:2002年的就写一个2。可是干吗用的,爸爸也说不清楚。
继续往前走,就看到了一尊观音像,我们一家三口走上前去,仔细端详起来:整个观音像非常大,神态自然。爸爸说:“造好这个观音像,时间一定少不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观音像的旁边就是妈妈说的那条小溪了。这条小溪果然非常干净,许多游人都赞叹道:“这里的水太好了!”我看看妈妈手中的空瓶子,偷偷的笑了。我们找了一个干净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走下去,爸爸妈妈陪我一起灌了满满一瓶水,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完全程,但也很高兴,体验了大自然的心声。
10.写一篇作文:美丽的羲之故居怎么写
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被人们誉为“书圣”。星期天,我和几个同学怀着对大书法家的仰慕和崇敬之情,参观了“书圣”故居。 来到故居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一王羲之故居。大门两旁蹲坐着两只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好像两名卫士,日夜守卫在门前。 进入大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微波荡漾的墨绿色的大水池。池边垂柳悬丝,鲜花盛开,怪石嶙峋,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据说,这里是当年王羲之苦练书法的地方。由于,'I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因此得名洗砚池。 沿着池边往西走,便是一条曲折的长廊-一墨华轩。墨华轩是仿古建筑,轩内数百块石碑上,留下了历代书法家精湛的作品,龙飞凤舞,别具风格。
其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最令人赞叹,里面有20多个“之”字,竟无一字字形相同,每个字都有独特的风格,可见他练字的功力极深啊!导游告诉我们:王羲之当年苦练书法,有一次,他边吃饭边揣摩写字之事,竟把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听厂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不禁笑起来,但静心一想,这正是朽圣之所以成名的诀窍吧! 站在墨华轩的尽头往右看,洗砚池北面是作高大雄伟的塑像一仁羲之青铜立像。只见他一手握笔,。手背在身后,昂泞挺胸,神采奕奕,仿佛正待挥毫书写一幅佳对。这轩昂的zv势,给人利,蓬勃向l的力量。 铜像背后就是“螂呀书院”。
它是晋代时期的建筑,里面摆放着古桌、古凳。从那残缺的文物上可以看到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的笔墨真迹。还有故居出土的书法用品及晋代器物等。那些真迹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虽然历经年代已十分久远,墨迹却仍然像未干的样子,真不愧为书坛的珍品。 走出螂呀书院,我们又参观了晒书台、砚碑亭、晋墨斋、石拱桥等各处景点。不论走到哪里,都会使我触景生情,联想到当年书圣王羲之专心研究书法艺术的一幕幕动人情景,心里充满敬意。 最后我们穿过一片翠绿的竹林,沿着池边又回到大门口,伫立在“洗砚池”三个大字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酷爱书法,但不知从何做起,今日一游,真是受益匪浅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宋应星纪念馆的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