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班数学2至8的分与合怎么写
解:2-8=2+(-8)=2+[(-2)+(-6)]=2+(-2)+(-6)=[2+(-2)]+(-6)=0+(-6)=-6
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扩展资料: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
2.学前班数学2至8的分与合怎么写
解:2-8=2+(-8)=2+[(-2)+(-6)]=2+(-2)+(-6)=[2+(-2)]+(-6)=0+(-6)=-6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扩展资料: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
3.幼儿园数学2到10的分成是什么意思
为学习加减法做好铺垫
2可以分成1和1,3可以……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以此类推……
让同学们对数字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数字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的计数,后来发明了绳结。公元3世纪,古印度人发明了数字;7-8世纪,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崛起,数字也被传播到西方。因此后来人们习惯于城数字为阿拉伯数字。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包括0,1……9等十个数字。
4.写11到20的分和加法算式
数的分与合
11=0+11=1+10=2+9=3+8=4+7=5+6=6+5=7+4=8+3=9+2=10+1=11+0
12=0+12=1+11=2+10=3+9=4+8=5+7=6+6=7+5=8+4=9+3=10+2=11+1=12+0
……………(自己列吧)
20=0+20=1+19=2+18=3+17=4+16=5+15=6+14=7+13=8+12=9+11=10+10=11+9=12+8=13+7=14+6=15+5=16+4=17+3=18+2=19+1=20+0
说明:可以不列连等式的形式,分开列,就是11到20的加法口诀。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2到10的分与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