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作文,第一次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喽!教室里沸腾起来,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写毛笔字。
只见吴老师左手端一杯清水,右手拿着毛笔走上讲台。这时,同桌已经迫不及待的蘸着墨汁开始写了,我也写了一个“写”字。
见大家都在写,吴老师就走下讲台开始巡视。她拿起一位同学写的字,问我们:“你们看这个"好"字写得怎么样?”大家一看,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好”字,一笔粗一笔细先不说,看起来还像两个字——女、子。“不要笑,看看你们自己写的。”同学们都伸出长脖子,左顾右盼,议论纷纷。
吴老师走上讲台,用毛笔蘸了蘸清水,在黑板上写下“姿势”两个字,告诉我们:“写毛笔字,首先要注意坐的姿势和握笔的姿势……”我按吴老师讲的姿势握笔,写了个“正”字。可是还写的不好,横像一条蚯蚓,竖像一根弯弯曲曲的小木棍。我心急火燎,坐立不安。吴老师告诉我们,开始要有耐心,一笔一划的慢慢写,还教了我运笔方法,我又写了几十个“正”字。尽管离吴老师的要求还很远,但我觉得进步不小。
下课铃响了,吴老师说:“同学们互相看一看,谁最干净?”我们左右一看都哈哈大笑起来,只见大家的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是墨汁,都快成油漆工了。
2.怎样才能写好毛笔字写周记三年级
我爸爸是一名教师,可会写毛笔字了。看着他写字时全神贯注的样子,看着他写的那漂亮的毛笔字,我的心痒痒的,便缠着爸爸教我写毛笔字。
宝贝女儿开了口,爸爸自然不敢怠慢。他铺开宣纸,摆好砚台,倒进墨汁。爸爸首先教我怎样握毛笔,他说握毛笔与拿钢笔的姿势是不同的。接着爸爸教我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钩、折、挑等,说什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一边说一边示范,我都听得有点烦了。
当我迫不及待夺过毛笔时,才觉得这根长家伙一点也不好玩,拿着真别扭。我好几次偷偷改成握钢笔状,都被爸爸发现,并被严厉纠正,我只得老老实实按爸爸的要求握笔。一横写过去,中间大,两头小,像一条泥鳅;一竖下来,干巴巴的,像一根枯枝。我的心凉了半截:这毛笔字可比钢笔字难写多了。爸爸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爸爸刚开始练毛笔字时也是这个样子,不要着急,慢慢会好的。”我这才重新鼓起勇气继续练习。
我写了“三”“下”“王”“十”四个字,爸爸要我挂在远处仔细看。我的妈呀,这四个字有的太大,有的太小,有的偏左或偏右,有的偏上或偏下,真是惨不忍睹,一点也不像爸爸说的毛笔字应该圆润丰满、内紧外松。奇怪的是,爸爸竟能发现这四个字的优点,说什么逆锋起笔比较到位,“十”字的悬针竖写得好,甚至说他刚开始写毛笔字时写得还没有这样好看呢。妈妈这个门外汉也过来凑热闹,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猛夸。我不由大喜,一下子觉得这四个字跟我的芭比娃娃一样招人喜爱了。看来,这毛笔字并不难写嘛,莫非我遗传了爸爸的书法基因?
在后来的练习中,有时我一边写,爸爸在旁一边指导,有时爸爸握着我的手写,有时爸爸写,我在一旁认真看。每次练习,我都能得到爸爸的表扬和鼓励。爸爸从来不要求我每天得写多少张纸、写多少个字,我总是想写就写,不想写就拉倒。有时连续两三天不写,爸爸也不逼我。倒是妈妈着急,爸爸说:“练毛笔字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静不下心、没有兴趣是练不好的,千万不能让练毛笔字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
几个月过去了,我的毛笔字大有长进,有两张字还被贴在班上的专栏里展出,我心里欣喜不已。现在,我已经能自觉坚持每天练毛笔字了。爸爸说,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国粹,还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人人都说我是一个漂亮的小公主,那是爸爸妈妈的功劳。我要靠自己的努力,把我的第二张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把祖国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3.三年级下册写自己爱写毛笔字的一篇作文
我喜欢我的语文书,因为它可以让我产生一段又一段的遐想。早晨起床,第一个产生在我脑子里的是那篇《海上日出》,它可以让我看到雄伟的大海,火红的太阳和自由飞翔的海鸥。中午,在我吃饭时,《太阳花》这篇课文映入我的脑海里,它使我笭虎蒂臼郦铰垫歇叮忙看到挺立的太阳花,不怕风吹日晒,挺立着,没有丝毫放弃的样子。
晚上,我伴着《夕照》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有时,我梦到了高大挺拔的杨树,在边疆挺立着,守卫着边疆的安全。有时,我梦到了太阳,为人们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我喜欢我的语文书,因为它有美好的品质。
它能带我去看雄伟的长江,美丽的太阳花,挺立的杨树。
我喜欢我的语文书,因为它可以叫我怎样做人。
4.怎样才能在一年内写一手好的田英章楷书毛笔字
(一)执笔 学执毛笔,第一步,必须彻底明了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与肘同时并起的做法和道理,字首先希望写得灵活迅速,既便于实用,也容易达到美观的境界。指实就是说指头尖端着笔管处要实在,即是要紧些,但不宜过紧。掌虚就是说掌心及大指食指之间(俗称虎口)必须空虚着,空虚了,使用笔时,才能灵活。掌能竖起来,腕才能比较平些,腕一平,肘自然而然地会比腕略高一些悬起来,这样整个手臂就能不能不吃力地悬着,运用起来,十分灵活方便,自然往来,一无障碍,要提便提,要按便按,这管笔就会听我手指的指挥,前后左右,无施不可。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象生龙活虎一样,骨力气势,兼而有之,前代书家遗留下来的笔迹,就是明证。
以上所说的几句话,虽是极其简单,但要练到心手相应,却非经过较长时间的勤修苦练,不怕困难,才能闯过这一关,若果不肯坚持下去,半途而废,那就毫无希望了。我现在告诉大家,不妨且分两段去做功夫。第一段,先练习提起全臂(照上面所所的办法拿着笔),离开案面少许去写字,由发抖到稳定,至少要三、五个月,甚至要半年以上。能稳定了,然后进一步去练习腕的运动,以至感觉到肩头能够松开,使整个手臂运动,更加便利,这是写字的基本功夫锻炼。想写好字,就必得如此做。至于捉笔管高些,或者低些,是可以随个人的方便,不必拘泥。
二)临写
学书当从临写作起,就是说,取古人有名碑帖,先仔仔细细地一点一画都不放过,看它几遍,然后拿起笔来,认真地照着它一笔一画的样子去写,且必须把它的样子印记在脑里,常常体会它的趣味,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在手底纸上,不但逐渐会和它的形貌接近,而且神理也接近,这是练习临写过程中眼、手、脑三者都用到了家,才能获得的成效。看碑帖最好是购取有名人的墨迹印本,初学以习中楷入手为宜,凡是下笔和收笔处,必须留意详玩,不可放过一丝一毫,要这样用功,才能得到他们的用笔方法,就是说,才能看清楚他们的笔势往来,得到一点一画的写法,久而久之,也就能够随宜应变,使每个字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美观。例如颜真卿《自书告身》,赵孟頫的《三门记》等,他们的用笔方法,极其显明易见,下笔收笔处,极须详查,其转折处,无不换笔,每当换笔,必须将笔微微提起,再行放下,要这样做,点画才能圆,每个字使人看了才有立体感,不是平板地躺在纸上,一无生气,而是气派相连,不但字字活,而且行行活。前人说王献之一笔书就是指出这种妙境。我说的虽是个人体会所得,但是人人都可以学而致之,并且不是我的创获,历代名人自道经验,都大体相同,我不过是把它简括浅显地复述一番罢了。
5.毛笔字怎么写
首先,先看你有没有下面四样东西,其他的字帖呀什么的都不是重要的部分.以下四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第一.你有没有兴趣第二.你有没有耐心第三.你悟性高不高第四.你能不能坚持上面四项中只有"第三"可以不高,但是其他三项必须有.没有这三项别指望能很快的练好字.如果有了上面四项,那你练字就变的很容易了.具体方法很多.下面我以最常见的练字方式讲:1.选本好的字帖(我个人认为司马彦\司马东父子的字可以选择,字体不错,最重要的是练起来容易上手.推荐你买那种8元/本的中间夹有白纸的字帖练习,方便使用,并且经济实惠)2.每天印着白纸写1~2页,不需要写太多(重要的是一定要慢,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细细的体会,琢磨字的运笔方式,可以记成顺口溜“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琢磨细体会”).3.写完了开始读帖(看字帖上的字,一类字的偏旁的布局怎样,怎样摆放?体会它的运笔方向,在脑子里写)说到读帖再说一下.你除了看字帖,在大街上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看到有些店铺的招牌,牌匾什么的,只要觉得那字好就可以看一看.很有效果。
“周末无聊没事干,走到街上转一转,有事没事看牌匾,不用动笔把字练”4.这个时候是你已经写完字帖中的白纸的时候,你自我评价一下,感觉自己的字有没有长进,长进大不大,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如果长进不大那你可以买点薄白纸裁小再印着字帖写一段时间.如果已经很有效果了,你这时候就没必要再印着字帖写了.可以照着字帖模仿.照着字帖上的字写.这个时侯应该很熟练了,可以加快速度,加大书写量.5.这个时期你的字已经很有长进了,就可以扔开字帖了.呵呵.当然不能把字帖也扔了哦.有兴趣的话还要看看,矫正你写的字.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练习硬笔书法的经验,有兴趣可以借鉴一下,希望能对你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这样可以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三年一班的毛笔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