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字的行书写法图片
“稳”字的行书写法如图所示。
行书的简介:
【基本释义】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书写特点】
1.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2.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3.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2.繁体的稳字怎么写
:繁体的稳字。稳,由禾和急组成。其意为象禾苗生长一样,不知不觉,不急不燥。
《汉语词典》中具体解释为:
稳wěn,读三声
⑴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解说:稳从禾从?(爪工彐心),禾即和,有言像禾一样柔而能屈伸,又言像禾植物生长不骄不躁,亦言有禾故和。从爪工彐心,彐是手的隶书,爪工彐,类似寻,寻从工彐寸口,寸亦是手,去除口部,添加心部,得?,?是谨慎之义。平和而谨慎,本义安定平稳。同属?(爪工彐心)部有「稳隐瘾」等字。
⑵ 同本义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⑶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⑷ 妥帖;稳妥 [appropriate;proper]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⑸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⑹ 沉静;稳重 [sedate;staid]。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详)
⑺ 匀称,适度 [well-proportioned;well-balanced]。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⑻ 一定;准定 [sure;certain]。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3.壹字连笔写法
“壹”字连笔写法是:
基本释义
“一”的大写。
详细释义
〈形〉
1.(形声。小篆字形。从壶,吉声。“一”的大写。本义:专一)
2.同本义 [single-minded]
壹,专一也。——《说文》
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
与人之壹也。——《左传·文公三年》。注:“壹,无贰心。”
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昭二十年》
又如:壹心(同心;专心);壹德(谓一心一意);壹意(专心致志);壹定(一贯不变,固定不变)
3.统一;一致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商君书·赏刑》
又如:壹同(统一);壹统(一统);壹意(统一意志);壹体(一致,如同一个整体);壹气(元气,统一不杂之气)
4.皆;一概;一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一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又如:壹是(一概,一律);壹概(一概,犹言齐一);壹切(一切;全部);壹匡(一匡。使一切得到匡正)
5.一样;等同;同一
镇静者修之,则壹。——《国语·晋语七》
又如:壹齐(齐一,划一);壹体(如同一个整体)
6.[数]
7.“一”的大写
节以壹惠。——《礼记·表记》
君答壹拜。——《仪礼·士相见礼》
8.——常用于支票、银行票据等,以避免差错或涂改
古书及汉人用字,如一之与壹,二之与贰,三之与叁,其义皆同。——《容斋五笔》
9.表示数量、次数 。
如:壹再(一再。一次再次,再三);壹倡三叹(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壹尊(一尊。谓共尊立一帝);壹适(一度贡举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