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作文素材
1、作文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资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事象,真可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文素材,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汲取精华。
2、作文素材不是写的,是需要积累的。积累方法上,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从阅读中积累、从背诵中积累。
(1)从生活中积累
俗话说,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知识库”,是“语言库”,是作文材料的丰富源。但它们是为有心者而准备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工作、休息、文娱体育活动,还是走街串巷,还是旅游观赏、社会实践、社区活动中,都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多看、多听、多想、多吸收。养成认真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2)从阅读中积累
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又一个丰富资源。比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虽然是“第二手”的材料,但由于经过作者的加工整理,使材料更具规范、更精练、更集中的特点,便于读者吸收和积累。再说,中学生学习的任务重,不可能也不必一定要从生活中积累作文所需要的材料。那么就从书籍报刊中去积累材料了。
(3)从背诵中积累
指导学生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学生读而不背,作文时就会感到笔力不足,词语贫乏。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年龄段是一生中记忆的最佳时期这一特点,对学生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记忆,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材料。
扩展资料:
老师指导学生从背诵中积累的方法:
一般说来,教学每册教材,教师要做到:
①选择一些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优秀课文,让学生整理背诵掌握全篇。
②对于不便全篇背诵的课文,可选择其中片断,指导学生背诵。并要他们抄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利用课余饭后,一早一晚,进行吟诵、品味、内化。
③指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的佳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方法,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巩固学习成果,而且便于把书本里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作文时想用某些句式、段式结构方法,也就如探囊取物了。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作文素材
2.写作素材的格式
一、写作指导
写一篇好历史小作文,要尽量做到作题新、作点新、角度新,文笔清新流畅,既有较强的可读性,又有较深的启发性,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命题求实求小
命题就是确定写作的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学生初写历史小作文,不一定能够做到“发前人所未发”,但也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决不能人云亦云。主要以教材内容为背景,选取某个方面,对照历史,联系现实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或透视自己感知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引发自己的观点、看法。
确定一个自己既有浓厚兴趣,又是力所能及的命题。从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选题宜小不宜大,更不宜用一些华丽或空洞的题目。选题如果过大,就不易抓住重点,无法深入,作证也就困难。相反,如果能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问题,把握住关键,深入其本质,从各方面把它说深讲透,对问题的难点和症结能科学地给予解决,这样的作文也是有价值的,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选材求博求精
材料与观点统一,是写好一篇小作文的基本要求。材料要紧扣文章的作点,材料还要具有生动性。如此,才会使文章产生吸引力,引人入胜。
首先,根据命题的需要,带着问题,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期刊室去查阅,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使自己成为材料的主人。我们可以通过书目、索引了解某个研究领域的已有成果,根据索引定向查阅散见于报刊中的材料或以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去广泛收集、整理尽可能多的有关资料。通过实际调查,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研究的对象,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其次,在服务主题的前提下,进行讨作、辨析、整理,把收集到的复杂的、混乱的资料,通过归纳、分类、组合及科学的分析、类比,筛选出具有典型性、说服力的材料,使其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用的作据。
(三).构思求巧求深
我们写历史小作文,要在搜集大量材料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确立作文的作点。初学写历史小作文的人,首先要确立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再确立中心论点下的分论点。要十分注意逻辑性,由浅入深,使理论紧密而又具体地联系实际,内容丰富而不松散。使人读后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信服作者所阐明的道理。文章的中心作点一经确立之后,就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材料的取舍,作证方法的选择,层次段落的安排,都要根据作点的需要来考虑。还要注意史论结合,切忌观点归观点,材料归材料,两相脱节。
拟定提纲,是学写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提纲是学术作文写作的设计图。有了提纲,就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上考虑: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个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文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不过,简单提纲只要求概括地提示作文的要点,对如何展开一般不涉及。
(四).成文求细求活
历史小作文的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论点是作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小标题;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历史事实或作者自己的立论来说明作点;论证是用理论来阐述论题,可以引经据典或自我阐述;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正文部分字数150——200之间。一篇好作文,必须做到:
① 论点明确新颖,富有创意。
② 论据充分真实又恰倒好处。
③ 论证有力。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作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
④ 结据正确。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⑤ 语言风格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
3.作文素材怎么积累
你好,积累作文素材是高中生面对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对策。你的文章有了充实的素材自然就能够言之有据、饱满充实了。那么究竟怎么样积累素材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你提点建议:
1、平时有良好的阅读的习惯。不论你是阅读试卷上的阅读理解还是报纸、杂志或者其他一些课外书籍,遇到了一些较好的素材不妨做个有心人,可以自行摘录上面的事例,专门准备一个作文素材本,这样自己没事时可以翻看。
2、专门的作文素材书。这个其实不难买到。在书店里,高考方面的书籍里,语文那块一定有这种书籍的,通常是小本的,价格还算可以,急的话不如跑一趟书店。
3、一些经典的课外书籍,比如《心灵鸡汤》、《智慧背囊》、《剑桥家训》、《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等书籍,这些上面每篇都讲的是事例,而且很多文章都是美文。
4、名人名言、名言警句这些可以充当你的作文的调味料,有时候,我们的作文并不需要或者没有空间去添加一个具体的事例,那不妨把名人们曾经说过或笃信的话语或信条加进去就会使文章言之有物了,而且短小简练,直达文意。
5、其实,报纸、新闻节目也是我们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而且这些材料更具有时代性、新鲜感、不会总是陈词滥调似地重复地让屈原从江里跳上来再跳下去,讲爱国的时候开口就是抗日英雄谁谁谁。从新闻节目或报纸入手可以让我们掌握当前最新鲜的素材,而且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别人聊天谈话时又可以及时引用畅谈阔论、新鲜生动,何乐而不为呢?关键是,有时高考会考一些比较时兴的话题,那么报纸上的相关评论或文章无疑是最好的参考,对你的高考作文很有帮助啊,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议论性与现实价值。
4.什么是素材,怎么写素材,最好有例子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 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5.作文素材是什么意思
作文素材通俗点来说就是例子,围绕一个中心把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个景点、某样物品写具体就可以了。
LZ,你说把作文大概写的事情细致概括有一点正确,要是你把文章的中心概括进去就更好了,不概括文章中心是不算素材的。教你一个诀窍:在写作文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1、你(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你(我)写这篇文章要突出什么重点或要告诉别人什么道理。把这些话串起来就是你所写的作文素材,但是,你必须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先写清楚,再加你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更完美了。
我没有例文,大概多少字视你的作文长短而定,大约是170字以内吧。呵呵,我是小学语文老师,有什么不懂的再来问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