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解平衡质子守恒怎么搞
质子其实就是氢原子,所谓质子守衡其实就是氢元素守衡,你只要让水解前的氢元素等于水解后的氢元素就可以了。
C(OH-)=C3+C1,联立两式得:C(H+)+C(CO32-)=C(OH-)+C(HCO3-),这就是电荷守衡的结论。(上面说错了一下,这里质子应该指H+。列质子守衡就是要把握溶液中的H+的来源和去向,使其来源等于去向)(另外我个人认为:在有电离和水解的题目里,将既要电离又要水解的离子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只水解,一部分只电离,一部分不做任何变化,这样理解起来要容易些,也相对不容易犯晕。)
2.质子守恒怎么写啊
级别:五年级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你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我称它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少N个氢离子,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
3.盐类水解三守恒中质料守恒怎么写
一般来说,电荷守恒 和 物料守恒 比较容易写出来,所以一般倾向于先写这两个
电荷守恒很简单,就是阳离子电荷总量=阴离子电荷总量。把离子分类,阳离子一边,阴离子一边;然后把每种离子的浓度乘上其电荷数,得到“电荷浓度”;最后把阳离子的电荷浓度相加,阴离子的电荷浓度相加,两者相等即可
物料守恒其实就是元素守恒,就是除了H、O外参与水解的元素,其初始时(未水解)的总量=水解平衡时该元素的总量。找到溶质中参与水解的离子,确定所找的元素(中学阶段只有一个,一般是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如SO32-的S或无氧酸根本身如S2-的S)及其初始浓度;然后找到水解平衡时所有含有该元素的粒子;接下来将粒子的浓度与粒子中含有该元素的个数相乘,得到所谓“元素浓度”;最后,将平衡时的元素浓度相加,使其等于初始的元素浓度即可。为了计算方便,常常将初始的元素浓度按照化学式的比例转化为溶质中未参与水解的元素(如Na+)浓度
质子守恒实际上就是质子的来源和质子的归属守恒,可能比较困难,但是质子守恒可以通过物料守恒方程和电荷守恒方程联立,消去不含质子的粒子浓度即可
4.怎样书写盐类水解的三个守恒式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物料守恒
举例如下:碳酸钠溶液中的三个守恒电荷守恒:就是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注意这里的电荷数不是离子数.如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比是1:2.碳酸钠溶液中的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CO32-、HCO3-、OH-,所以列式如下:c(Na+)+c(H+)=2c(CO32-)+c(HCO3-)+c(OH-)质子守恒:指的是电解质本身不电离出H+和OH-的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和OH-数相等,电离出的H+除了以H+形式存在外,可能与酸根离子结合,如碳酸钠溶液中H+与CO32-结合生成H2CO3或HCO3-.列式如下:c(OH-)=c(H+)+c(HCO3-)+2c(H2CO3)物料守恒:是指一种元素的不同存在形式都源于最初的那种粒子,如碳酸钠溶液中,Na元素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就是Na+.而C元素有三种:CO32-、HCO3-、H2CO3.在Na2CO3中,Na+和C原子的个数比为2:1.列式如下:c(Na+)=2[c(CO32-)+c(HCO3-)+c(H2CO3)]。
5.在盐类水解中,质子守恒,物料守恒的简单理解
物料守恒就是元素守恒,原来化学式中某两种元素比值就等於溶液中该元素存在的离子之和的比值.
比如Na2CO3,Na:C=2:1,所以Na+=2(CO32-+HCO3-+H2CO3).Na在溶液中全部以Na+存在,C在溶液中以CO32-,HCO3和H2CO3存在.
质子守恒是指酸失去的质子(H+)等於碱得到的质子.
比如NaHCO3中,能够给出H+的有H2O和HCO3-,列出关系式
得到质子 原来物质 失去质子
H+ H2O OH-
H2CO3 HCO3- CO32-
因此H++H2CO3=OH-+CO32-
6.质子守恒怎么写啊
级别:五年级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你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
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我称它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少N个氢离子,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
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水解中质子守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