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二十四年置汀州,长汀县附郭,县治在九龙水源长汀村。约唐上元元年,汀州治所迁东坊口大丘头,长汀县治随迁距州治1公里许的县基岭,仍为附郭。唐大历四年,汀州刺史陈剑将州治迁到白石村,范围较小。县治随州迁至离州治约200步,仍为附郭。宋治平三年,郡守刘均大规模扩建州城,长汀县治仍附于州城外。明嘉靖四十年,知府杨世芳及长汀知县王邈,筑土为县城。汀州府形成两圈城墙,内圈为汀州府城墙,外圈为长汀县城墙。明崇祯九年,增修城墙670丈。府城墙全部拆除,州、县合一。自宋至清初,府城范围逐步扩展到城外。至清朝中晚期,在城外形成营背街、桥下坝街以及其他众多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