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窦的繁体字怎么写 ( 窦 | 窦 )
窦的QQ繁体字是什么 ( 窦 | 窦 )
窦的拼音/窦的音标 dòu
窦的意思——→
窦是什么意思→
窦的意思是什么 窦 (1) 窦 dòu (2) (形声。从穴,卖声。本义:孔穴) (3) 同本义 [hole] 窦,空也。――《说文》穿窦窖。――《礼记·月令》。注:“入地隋曰窦。” 顺人情之大窦也。――《礼记·礼运》。注:“孔穴也。” 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清·方苞《狱中杂记》 (4) 如:窦径(洞穴和小路) (5) 门旁小户 [side door] 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左传》。杜预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6) 泛指简陋门户 [door] 荣族子敝,小随母养于宗中,及十二,自窦而走,至大街。――明·冯梦龙《智囊补》 (7) 古代椭圆形地窖 [cellar]。如:窦窖(积藏谷物的地窖) (8) 水沟,阴沟 [sewer] 宫中之窦,其崇三尺。――《周礼》王闻变,易敝衣,匿水窦中,久而得之。――宋·周密《齐东野语》 (9) 水道口 [mouth of a sewer] 不见四窦者,四窦,五岳之匹。――《周礼·春官·大宗伯》郑注窦,水沟口也。――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10) 人体或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部分 [sinus]。如:鼻窦;胃窦;额窦 (11) 古州名 [Dou prefecture] 窦州,汉苍梧郡地,唐武德五年置南扶州,贞观八年曰窦州。――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2) 姓窦 (1) 窦 dòu (2) 溃决;穿通 [(of a dyke or dam) burst] 不防川,不窦泽。――《国语》。韦昭注:“窦,决也。”
2.祠字的繁体怎么写
祠
部首: 礻 部首笔划: 4
繁体: 祠 全字笔划: 9
五笔: pynk 区位号码: 7684
祠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同本义 [spring sacrifice]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
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礼记·月令》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temple]
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宗祠(祠堂);祠灶(宗祠;祠堂);祠馆(犹祠堂)
祠禄的省称 [salary]。如: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祠禀(即祠禄)
祠 〈动〉
引申为祭祀 [offer a sacrifice to]
此秦王之所以庙
祠 cí祠堂:宗~。
3.衡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衡的繁体字怎么写的?抱歉,没有繁体字。
(1)〈名〉绑在牛角上的横木。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crossbar]
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2) 〈名〉车辕前端的横木 [croobar]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3)〈名〉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ridgepole]
如: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房屋);衡门(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衡荜(横木编荜以为门户)
(4) 〈名〉秤杆,秤 [the graduated arm of a steelyard weighing apparatus]
衡不同于轻重。——《韩非子·扬权》
田字格中的“衡”字
又如:衡石(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库(称与仓库);衡玑(即天平);衡鉴(衡器和镜子);衡权(称物之具)
(6)〈动〉称量 [weigh;measure]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犹衡之于轻重也。——《礼记·经解》。注:“衡,称也。”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7) 〈动〉衡量;评定 [judge;evaluate]
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训》
又如:衡文(品评文章,指主持科举考试);衡定(评定);衡校(品评考核);衡鉴(品评,鉴别)
(8)〈动〉横亘,横贯 [lie across]
如:衡流(横穿水流);衡游(谓横渡)
(9)〈动〉违逆 [disobey]
如:衡命(违逆命令);衡道(违背道义)
(10) 〈动〉铨选 [select]
如:衡才(铨选人才);衡尺(喻铨选人才的官职);衡铨(铨衡,铨选);衡综(谓考核铨选官吏)
(11)〈形〉横行;蛮横。通“横” [rude and unreasonable]
如:衡行(横行。不循正道而行);衡击(横行劫击。谓抢劫。衡,通“横”)
(12) 〈形〉横。与“纵”相对 [traverse]
衡,横也。——《广雅》
衡门之下。——《诗·陈风·衡门》。传:“衡门,横木为门。”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倚一衡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如:衡陈(横向排列);横纵(纵横);衡缩(纵横)
(13) 〈形〉平正 [fair]
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14) 〈形〉同“横”,梗塞、不顺 [block]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汉· 贾谊《论积贮疏》
衡流而方羊。——《左传·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上》
以能合从,又善连衡。——《荀子·赋》
非有分于纵横之党。——《韩非子·五蠹》
(15)〈名〉姓,参看“衡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