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篇亲子阅读的漂流日记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不同的任务,写一篇与亲子阅读有关的作文。
晚上,吃完晚饭,我兴致勃勃的拉着妈妈去书房,拿起了《骆驼祥子》,当祥子对绝望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为他担心他的未来。当祥子战胜困难时,我为他感到高兴。当祥子逃出虎妞时,我为他逃出困境而愉快。读着读着,一本书马上就读完了,妈妈问:读完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吗?我想了一会儿,回答道:祥子原来是个善良,正直,有理想的人,但却因为当时的社会腐败不堪,而才从充满希望走向坠落,最终沦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虽然我很同情祥子,但社会是现实的,他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我只能感到惋惜。听了我的回答,妈妈点了点头,说:你说的很对。理想和现实往往不能调和,然而他们又同时存在。但要成功,还要战胜自己,战胜许多东西。现在你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为自己的梦想打下基础,你能做到吗?能!我肯定的回答道。
通过这次和妈妈一起阅读《骆驼祥子》,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道理,实现梦想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双手来创造,靠自己的汗水来浇灌,否则,不会有满意的结果,有的只是失望。
2.亲子共读该怎么写
亲子阅读 婴幼儿时期,听妈妈说我每晚坐在床上听她读故事的那一刻,是我最安静、最听话的时候。
我时常带着妈妈讲的故事进入梦乡,并且还经常闹着要爸爸妈妈陪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就这样,我每天都期待着晚上早点到来,听妈妈给我读故事。
幼儿园大班后,我学会了汉语拼音,妈妈就为我买了许多带拼音的故事书。于是,每晚上床睡觉时,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字一个字地拼读起来。
当我艰难地读出第一个故事时,妈妈激动地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此后,妈妈总是鼓励我、帮助我拼读出每一个故事。
经过我长时间的努力,到了二年级时,我不用拼音就能把整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读出来了。 三年级时,由于我经常阅读,识字量比一般小朋友多,妈妈就把我的故事书换成了不带拼音的。
记得给妈妈读第一个故事时,书上有许多我不认识的字,但上面却用钢笔注了音,我懂得,这是妈妈的良苦用心。因此,每晚给妈妈读故事前,我都做了充分准备(查字典注音)。
听我读故事时,妈妈总能露出满意的微笑。 现在,我上四年级了,妈妈还坚持每晚都要听我读故事,我真觉得有点烦。
直到上周末,我为妈妈读了一篇《骇世亲情》时,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一次巨大的泥石流灾难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活着,她是站在爸爸妈妈用身体搭起的人梯上才得以生存的。她的盲人父母用生命换来了她的生存。
我不禁哭了起来,妈妈眼里也噙着泪水搂着我说:“孩子,不是每个父母都像小女孩的父母那样面对死神的挑战,但是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我听了拼命地点头,暗暗对自己说:“今后,不论我功课做到多晚,学习多么辛苦,我一定要坚持每晚给妈妈读故事。”
因为我知道,妈妈只有在这一刻才是她最满足、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 爸爸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读我自己写的作品给你们听的!本文转自 中国作文网 : 。
3.亲子共读家长的话怎么写
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我们崇尚快乐读书.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这次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了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八点半至九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小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放慢阅读节奏.
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还要注意编排,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读书的趣味性.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们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子共读心得(2):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对孩子关心的很少,但是自从一小发出亲子共读倡议以来,我发觉我也能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以下是我对亲子共读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地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等.
二、不易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它.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来说,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4.写一篇亲子阅读的漂流日记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不同的任务,写一篇与亲子阅读有关的作文。
晚上,吃完晚饭,我兴致勃勃的拉着妈妈去书房,拿起了《骆驼祥子》,当祥子对绝望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为他担心他的未来。当祥子战胜困难时,我为他感到高兴。
当祥子逃出虎妞时,我为他逃出困境而愉快。读着读着,一本书马上就读完了,妈妈问:读完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吗?我想了一会儿,回答道:祥子原来是个善良,正直,有理想的人,但却因为当时的社会腐败不堪,而才从充满希望走向坠落,最终沦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虽然我很同情祥子,但社会是现实的,他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我只能感到惋惜。
听了我的回答,妈妈点了点头,说:你说的很对。理想和现实往往不能调和,然而他们又同时存在。
但要成功,还要战胜自己,战胜许多东西。现在你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为自己的梦想打下基础,你能做到吗?能!我肯定的回答道。
通过这次和妈妈一起阅读《骆驼祥子》,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道理,实现梦想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双手来创造,靠自己的汗水来浇灌,否则,不会有满意的结果,有的只是失望。
5.鲁滨逊漂流记亲子共读家长征文怎么写
1704年,一名英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船长一气之下把他丢弃在一个荒岛上。
四年后一位航海家发现并救回了他。此时,他几乎已经变成茹毛饮血的野人了。
英国作家笛福以这则轰动一时的奇闻为素材,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冒险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中记述了主人公鲁滨孙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除他外,其他人全部遇害。
他被漂到了个没有人烟的孤岛上。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助以及孤独,不知道应该如何在这个孤岛上生活下去。
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辛勤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于海纳: 读了这本名著,让我觉得鲁滨孙是一个格外执著的人,有坚强的意志,灵活的头脑,坚定的信仰,顽强不息的精神和很强的生存本领。这个故事也让我知道:只要肯坚持努力,就没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要想着躲避退缩,而是要一直坚持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读书是我的最爱,每天放学后写完老师留的作业,我喜欢躲到书房里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尽情地享受书带给我的快乐时光;每天晚上能和妈妈一起静静地看《鲁滨孙漂流记》,一起讨论故事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也是我最最高兴的事情了。 家长: 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并且越早越好。
于是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特意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在充满父女、母女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6.亲子共读收获孩子的话和家长的话都怎样写
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喜欢学习的,繁重的作业,读不完的课外书,考不完的试,听不完的唠叨,关键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是我们每个家长梦寐以求的愿望,看了王老师的讲座后,我觉得主要的还是得和孩子做朋友,接受孩子的朋友,让孩子从心底里没有负担的接受父母。
一、和孩子做朋友。很多家长都说,我和孩子就是朋友,无话不谈,但是一旦孩子做错事情就大发雷霆,忘记了和孩子是朋友的身份,就摆出家长的臭架子盛气凌人,让孩子不仅怀疑你以前朋友的身份是不是装的;上了高中的孩子更是有了自己的主见,希望被同学、家长、朋友认可,有心事时想和好朋友说,这时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偷听孩子们的谈话,不要否认孩子郁闷的心情,而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同学、朋友,让孩子有面子,如果我们能做到任何时候都能听到、听懂孩子的知心话,那我们这家长就是没白做了。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达到理想的状态,家长必须把孩子激发到孩子想去学习,而不是逼迫他学习。我们现在的孩子就像沙漠里的骆驼,是被动的、艰难的学习,那样当然不出成绩。我们也经常看到有的同学自主的学习,这样的状态就是另一种学习状态叫“草原上的狮子”,狮子在追逐猎物的时候是处于主动状态,用语言表达就是“我能够”,这才是孩子在学习上的正确状态。
三、明确学习的目标。每个孩子的的智力差异并不大,但为什么在相同的班级,同样的老师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学得差,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懒懒散散混日子,不用功,学习成绩自认然提不上去,时间久了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当然这样的人不仅存在于班级里,包括工作中也有这样大部分人的存在。所以,想孩子学得好,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四、给孩子信心,不要攀比。给孩子信心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有成就感,愉悦感,看到自己发光的一面,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把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较,孩子永远处于劣势状态。
五、给孩子参与家务或者劳动的机会。不要包办孩子的全部生活和学习,那样他会很累,生活不是只有快乐和干净,更多的是体验生活的内容。
孩子的一生有很长的路要走,既有平坦又有荆棘,看我们现在和孩子选择了。
7.漂流日记怎么写
很荣幸,日记今天漂流到我的手中。首先很感谢老师倡导了《家长漂流日志》这个活动,通过漂流日志这个平台,能让家长经常总结自己,看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不足,同时又可以学习到其它家长好的经验。在此我对每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和家长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为一名家长,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也有很多困惑和不解。望女成凤的心情同样十分迫切!以下几点是我教育孩子的几点感悟,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6—8岁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作为父母一定要有所为!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相信我们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有同感,孩子做家庭作业时,总是坐卧不宁,5分钟的作业能做1小时。我们家长都已经心急火燎,而孩子却若无其事。这时候,我们家长只有耐下性子陪着孩子一同学习,否则孩子做作业的好习惯是难以养成的。我的通常做法是陪孩子一起读书,并且非常专注!而不是看电视或上网。这样或许能够起到榜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当然,陪读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激励的措施:如做完作业后陪孩子逛公园、逛商场等。
二、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家长放手培养。不怕大家笑话,我的女儿岚喆二年级的时候,还不能自己梳头,自己洗澡。当时我很揪心!这不怨孩子,因为岚喆她妈总是害怕孩子自己做不好,总是帮孩子梳头、洗澡、、、、、、无奈,我只好召开了两人的家庭会议,夫妻两人共同探讨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培养问题---学会放手。让她自己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自己负责,以便长大后能尽适应社会,能照顾家庭,尽自己的义务,从而成为优秀人才。现在孩子已经三年级了,很多事情已经能自理了。并且为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和理财的能力,孩子的零花钱都要靠自己来挣,比如孩子平时在家里刷碗、扫地等都有报酬。
三、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有父母的养育之恩,有老师的教育之恩,有朋友的知遇之恩,有社会的关爱之恩……等等。懂得感恩,就懂得珍惜。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惜劳动的成果,珍惜一切自己今天所感受的幸福。..那么孩子的收获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为此,我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感人的电视纪录片等。并且经常带孩子回乡下的老家体会浓浓的乡情、、、、、、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充当很关键的引导角色,但作为家长最重要的还是要以身作则言
传身教!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教育出一个有素质的好孩子!共同见证孩子们的茁壮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亲子共读漂流册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