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数学用数学的小论文怎么写
数学的色彩
清晨,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和谐的阳光洒满人间,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突然接到爷爷的电话,叫我巧算九块五加九十九块五,我马上告诉爷爷: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于一百零九吗?爷爷说我的算法还不算巧,如果凑整减零头就好算得多。我马上打断爷爷的话,告诉他:10+100-1=109(元)。这时爷爷夸我,说我还算灵巧。这是早晨的数学题,我把数学定为红色。
上午,爸爸从银行交完电费回来,叫我计算电费。用电量是从1079-1279(度),每度电单价是0.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单价变为分数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约分再乘,等于76元。爸爸说没错,和电脑算得一样。我很得意,这时已近中午,我把数学定为黄色。
下午,我和妹妹在家里切西瓜,把半个西瓜再均匀地切两刀,其中的两份就是2/3,我问妹妹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妹妹开学才上一年级,当然不会算,我告诉她把西瓜整体看作1,第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结果就是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2/6,约分后就是1/3。这时我想爷爷曾说七色阳光为白色,那么,这个数学就定为白色吧。
夜晚在蓝色的星空下,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我怎么也弄不懂考古学家是怎样从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尔恐龙的身高呢?妈妈说这蓝色的数学等你长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会了。
生活中的数学简直是太多了,真是绚丽多彩,它随时在你身边出现。我爱数学,我要学好数学。
2.数学小论文100字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3.小论文怎么写啊
1.提出论题 这是政治小论文的“首”,一般为一段,20字左右。
针对特定的材料或命题,开门见山,三言两语,亮明中心论点,揭示出本质性的问题。2.分析论题 这是政治小论文的"干",一般为1~2段,250字左右。
围绕中心论题进行有理有据、深入本质的分析,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3.解决论题 这是政治小论文的"腹",一般为一段,100字左右。
针对中心论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4.联系实际 这是政治小论文的"尾",一般为一段,40字左右。
联系青少年学生实际,是政治小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青少年科技活动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好奇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科技活动是贯彻实施以培养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科技小论文是科技活动的总结,是在科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类比想象、抽象概括,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规律、新理论、新假设等结论。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了解和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我在1997年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以来,就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我指导学生完成的10多篇科技小论文中,获全国二等奖1篇,广西一等奖1篇,三等奖1篇,地、市级奖励6篇。
现将本人的肤浅认识和体会简单介绍如下,以向同行请教。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消除科技小论文的神秘感 首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备课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科技知识,并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改革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科技史教育。
比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介绍α-Fe2O3和γ-Fe2O3在录音材料上的重要用途,学生往往热情高涨,感到科学技术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其次,通过讲座、板报、科技知识竞赛、科技读书笔记比赛、科技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
例如,在1997年第一届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将2人,广西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2人,我本人获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在2000年7月广西首届中师科技艺术节的各项比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在2000年12月第二届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8人,广西一等奖13人,二等奖38人,我本人获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短小精悍的优秀科技小论文,揭开科技小论文的神秘面纱。例如,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获全国一等奖的科技小论文《水浮莲净化污水的观察与调查》、《银杏快速培育的实验》、《音乐对某些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等,联系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变废为宝利用柑子皮水解后进行银镜反应的科技小论文《柑子皮的妙用》以及《蓟草可解烟毒》、《禾苗枯萎之迷》等科技小论文。
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同时也为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二、联系实际,选好科技小论文的写作题材 第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
我们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这样才能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能独立完成的好题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小学教师。
因此,我指导学生选题的要求和原则是:面向小学,立足农村,服务农村,选择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比如,我指导的获奖科技小论文《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龙眼罩网防果蝠实验》、《油茶树抵御砖厂污染的调查》等题材都是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产生活中选择的,其实践结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比如《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的结果可使农民种植马蹄每亩增收500多元,在学生家乡已得到广泛推广,并于2000年8月26日被广西科技报在第一版宣传推广。立足农村选择的题材所需实验条件简单易行,适合学生今后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科技活动。
第二、选择的题材要具有新颖性。选择新颖的好题材意味着科技小论文的写作成功了一半。
我首先是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积累科技知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生活,大胆质疑,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筛选提炼论文题材,确定实践方案。其次,还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选题的方向和规律。
例如,《肉桂驳枝繁殖试验》的“驳枝繁殖”、《人工上篱种植绞股蓝试验》的“人工上篱种植”、《生姜倒种优质高产》的“倒种”、《西瓜嫁接栽培试验》的“嫁接栽培”、《竹荪的室内栽培试验》的“室内栽培”、《磁化水对几种花卉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的“磁化水”等等,代表了科技小论文选题的一般方向和规律,都是优秀的选题。 第三、了解不宜。
4.怎么写数学小论文一百字左右
2008年2月29日的早晨,在我们的学校的操场上,主席台上可热闹啦!咦?这是在干什么?哦,原来是几个同学正在台上解释着为什么闰年的2月会有29天的原因:“在公历的编写上,每四年闰一天是因为:地球自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四年下来就多算将近24小时,然后每四百年就多算一天,所以每当整百年的时候就不让它闰这一天了。
(这样每四年就必须多一天,而多一天的话,还是不够精确,会有极小的误差,所以每400年只能多出97天,这就是现行的最精确的公历,所以公历会规定,逢正百的年份,必须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正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闰年的2月有29天。”怎么样?有趣吧!其实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啊,和我们熟悉的奥运会也有关系呢!因为“四年一闰”奥运会也是每四年举行一次。
例如: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 怎么样?没想到吧,奥运与数学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呢!如果你还知道一些奥运与数学的关系的话,就让我们一起在三月份的数学节中大展身手吧。
5.小论文怎写
看你的题材了,一般物理化学类时间短一些,效果也比较明显,而一些生物的由于周期长,操作复杂,有些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所以难度较大,当然一旦成功也容易获奖,付出和收获是成比例的! 怎样写科学小论文 一、什么是科学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
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
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
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那么,科学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
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
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2、创造性。
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当然,你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
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学小论文的质量标准。
如写"太阳花",尽管你的观察细致入微,它的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无缺,但如果没有获得科学的、有意义的结论,那最多只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观察日记,而不是科学小论文。 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成功属于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学小论文的类型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 (一)科学观察小论文 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小论文中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是在自然发光的条件下不加以人为控制发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应是作者所观察的对象、过程和它产生的条件、各种现象,不能附加人为的任何条件或个人偏见。另外,观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活动,需要作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学实验小论文 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详尽,数据准确,说明力强,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实验小论文。 (三)科学考察小论文 你想研究某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过程、某范围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等,你就得实地考察。
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
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一等奖的《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一文中,小作者们对水库的地理生态环境、库容等作了实地考察,并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实测,找出水库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文中除写明了考察时间、对象、内容及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外,还绘出了"胜天水库集雨图"、"强烈侵蚀中山示意图",加上一些实际数据,使读者对考察对象有比较概括清晰的认识。
写科学考察小论文时,有时还应将有关动植物、岩石、土壤等标本或照片附在文后,以增强说服力。 (四)科学说明小论文 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
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 《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是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三等奖的小论文,该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别之处,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坚持记录整理贵阳与昆明两地的天气和温度;二是利用现成的科研成果《中国气候图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庆、北京的。
6.写一篇四年级小论文,50字到100字
中午,我还在午睡,还在床上伸懒腰,从窗外模模糊糊地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想一定是下雨了。
这可是极好的,下雨的天气是我最喜欢的,小雨中的漫步,看起来,都充满了诗意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喜欢上下雨天。下雨天,真好!下雨时天是灰蒙蒙的,犹如水墨画般,引人无数遐想。我喜欢假期里下雨,我可以窝在家里,静静地透过窗户凝视着雨中这不一样的世界。
我更感谢老天爷,在这不用上学的日子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雨,他仿佛懂得:今天孩子们不用上学,该是下雨的时候啦!以前总认为,下雨天就是天空在哭泣,在宣泄心中的压抑。现在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也不太去追究到底天为什么会“掉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到下雨,我的脑海中竟会想到这句诗,虽然楼房这里没有池塘,没有青蛙。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这幅场景。
有人跟我说过,在雨中漫步最能思考人生的问题。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总感觉下雨总会烘托出一种忧伤的场景,总认为是老天在哭,本来就忧伤的世界,这个时候,你却偏偏要到雨里去思考问题,真的有用吗?这个时候的你,思考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反面的吧。
所以,我只喜欢在雨后去道路上漫步。在下雨后。猜测会不会有七彩的彩虹?会猜测,看到下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思考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反面的吧,还在床上伸懒腰,你却偏偏要到雨里去思考问题,从窗外模模糊糊地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下雨天就是天空在哭泣,因为我总感觉下雨总会烘托出一种忧伤的场景。
我更感谢老天爷。我想一定是下雨了?这个时候的你。
所以,犹如水墨画般。
这可是极好的,开始喜欢上下雨天,期待雨停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以前总认为,但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这幅场景,下雨的天气是我最喜欢的,我只喜欢在雨后去道路上漫步。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小雨中的漫步,就会期待!下雨时天是灰蒙蒙的,看起来,都充满了诗意美。但我却不以为然。在下雨后,真的有用吗:今天孩子们不用上学。下雨天,真好,但也不太去追究到底天为什么会“掉水”,引人无数遐想。
有人跟我说过。我喜欢假期里下雨,这个时候,该是下雨的时候啦,在雨中漫步最能思考人生的问题,我可以窝在家里。现在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静静地透过窗户凝视着雨中这不一样的世界,本来就忧伤的世界,总认为是老天在哭,在这不用上学的日子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雨,他仿佛懂得,在宣泄心中的压抑,没有青蛙。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虽然楼房这里没有池塘,我的脑海中竟会想到这句诗,我还在午睡,不太可能会有彩虹,但给人一种遐想也是不错的中午?虽然我生活的城市的空气并不清新
7.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小论文怎么写(不少于100字)
苹果削皮后为什么会变色?我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苹果削好之后,过一段时间,会变色,不知道为什么?于是,我做了 一个实验。我削了一个苹果,放在桌上。
过了三四个小时,发现苹果开始变色,咬一口,口感不在那么脆了。这是为什么?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发现:苹果肉里有一种叫鞣酸的有机物。
用小刀削皮时,小刀接触苹果,苹果里的鞣酸和刀刃的铁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黑色的鞣酸铁覆盖在苹果表面。除了鞣酸以外,苹果里还有一种氧化酶。
当苹果削去皮后,空气遇到果肉,在氧化酶的催化下,果肉中的有机物质便被氧化、变色。变色的苹果不影响食用,少量的鞣酸铁对人体的健康没有损害。
只是果肉里的鞣酸铁很难溶于水,如果沾染在毛巾或手帕上就很难洗去,所以吃过后,最好不要用毛巾或手帕来擦拭。切开的苹果很快就会颜色暗淡,影响美观,有什么妙招可以改变吗?很简单,在苹果的切面上滴点柠檬汁,不但不变色,还能保持原来的风味。
另外一些容易变色的水果也可仿此方法处理,效果俱佳!为什么滴上柠檬汁会不变色,还能保持原来的风味呢?这是因为苹果含有0.1%左右的单宁,单宁属于多元酚类物质,极易氧化,苹果内的单宁与空气直接接触,遇氧就会产生氧化反应而变成褐色。柠檬酸能抗氧化,就可以防止苹果变色。
柠檬酸除了作为酸度调节剂之外,实质上就是一种防腐剂。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小小的苹果中也有不少学问呀。
8.科学小论文怎么写
竹 子 的 奥 秘 一天,我和几个同学在学校附近的竹林里玩,一个同学问大家:“你们知道竹子里有什么吗?”一个同学回答说:“竹子里面是空的。”
另一个同学马上反驳说:“不是空的,里面有空气。”我也说:“对,里面有空气,就不能说是空的。”
“你怎么知道里面有空气呢?”一个同学反问了一句。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谁也答不出来。
竹子里到底有什么气体呢?我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 在王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我研究了竹子里的气体。
我砍了一根直径约6厘米的竹子,锯成一节一节。我把一节竹子浸在水中,用锯子锯去一段,只见一串气泡冒出来了,这个实验说明竹子内有气体。
为了搞清楚这种气体的成分,我收集了5瓶竹子体内的气体。然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入一个瓶子里,火柴燃了一会儿才熄灭。
这说明气体里有可助燃的氧气。究竟含有多少呢?王老师为我找来了一点白磷和红磷,我进行了两次实验。
第一次,将白磷从水中取出,擦干水,迅速放在金属匙里,放入瓶内,把瓶塞紧紧塞住,皮管口也用夹子夹住,做到不漏气。这时白磷很难燃起来,我就拿一个废电灯泡,取出灯丝,灌满清水,做了一个简单的凸透镜,让阳光通过凸透镜,聚在一点,照射在瓶里的磷上,白磷很快就燃烧起来了。
一会儿燃烧着的白磷熄灭,说明瓶里的氧气基本用尽了。这时瓶内充满了白色的烟雾。
接着我把皮管口浸入水中,松开夹子,水就从管子流入瓶中。同时,我不断摇动瓶子。
最后,水停止流入。这时,流入的水只占瓶子容积的1/10。
第二次,我把红磷放在金属匙中用火柴点燃后,迅速放入瓶中,塞好瓶塞,火焰熄灭后,松开管口的夹子,这次从管口流进去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9。 在自然常识课里,老师告诉我们,氧气约占空气的1/5。
而两次实验结果都说明,竹子体内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少一些。 我找来一些石灰,放在干净的瓶子里加上清水,搅拌后,等了一段时间,上层的水澄清了。
我往一个收集了竹子体内气体的瓶子里倒进了约100毫升澄清的石灰水。在一个同样大的空瓶里(实际上里面有空气)倒进同样多的石灰水,塞好瓶塞,分别进行摇晃,结果有空气的瓶子里的石灰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装有竹子体内气体的瓶子里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如同清淡的米汤。
实验证明:竹子体内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空气里二氧化碳约占3/1000,由于含量少,不能使石灰水发生明显变化。为了进一步证明竹子体内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我又进行了一个实验。
用皮管向灌满水的瓶子里吹气,把水排出去,收集人体呼出的废气一瓶。然后倒进澄清的石灰水,摇晃后,石灰水变浑浊了,浑浊的程度与装着竹子体内气体的那瓶差不多。
这证明竹子体内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同人体呼出的废气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差不多。 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外,还有什么气体呢?剩下的气体既不能帮助燃烧,又不能使石灰水发生变化。
说明是氮气。 通过这次研究活动,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疑团,但是我心中的疑问反而多了起来。
气体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其它植物体内的气体成份都是这样吗?早晨、中午、晚上同一种植物体内的气体成分会一样吗?春天和秋天同一种植物体内的气体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一定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9.帮我写一篇数学小论文(50~100字)
生活中的数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活中商品促销的实例分析,得出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结论。
关键词:数学;生活;促销
“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2006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血拼”,当时是满400送400元券。我们先用980元买了一件苹果牌的皮夹克给爸爸,送来了800元购物券。我们并没有过分浪费,花了298元券买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宁牌棉袄,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买了一件太子龙男装(由于是购物券,不设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从前也做过服装生意,我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就如前几天在电视中看见的一位消费者所说,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尼料的裤子,三年前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标价变成了999元。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广告,广告,便是广而告之。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血拼,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然现在“满400送400元券”时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赚三至五成,但销量起码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销量来计算,3*3=9,与平时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赚50%。虽说这样卖每件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额外的收益。
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装修房子有数学,织毛衣中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