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舞蹈教案颜色歌的设计思路怎么写
《颜色歌》儿童舞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儿童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能自如地随音
乐舞蹈,表达出小朋友对常见颜色的理解。
2
.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自学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歌曲《颜色歌》。
三.活动过程:
1
(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带领小朋友们认识颜色:红,橙,黄,绿,
青,蓝,紫
2
.熟悉歌曲及歌词:《
颜色歌
》
蓝色是美丽天空的颜色
红色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白色是冬天雪花飘飘
粉红是我的小小手
褐色是泥土的颜色
灰色是大象的厚厚皮肤
黄色是酸酸的大柠檬
黑色是一只小八哥
褐色是泥土的颜色
灰色是大象的厚厚皮肤
黄色是酸酸的大柠檬
黑色是一只小八哥
3.教授舞蹈:
4 .老师同学一起跳
5.小朋友自愿上台表演
2.幼儿教案小班怎么写
小班认识颜色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感受色彩的美; 2.巩固涂色的方法,使幼儿能运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3.培养幼儿涂色的兴趣,使幼儿养成作业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颜色标志牌(红、黄、蓝、绿)若干,未涂色的小花图片若干,油画棒若干。 2.请大班的小朋友准备花姐姐的情境表演。
3.活动背景图《春天》 4.教师头饰、花姐姐头饰、裙子各一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头饰扮色彩妈妈,邀请幼儿做颜色宝宝,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妈妈和宝宝的角色使幼儿感到亲切,以游戏的方法导人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复习认识四种颜色。
(1)请幼儿带上颜色标志牌,相互观察,并说一说自己是X色宝宝。 (颜色标牌帮助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幼儿在相互观察和讲述中分享经验,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则可从旁观察幼儿对颜色的认知情况。)
(2)玩游戏《妈妈宝宝抱一抱》,巩固对四种颜色的认识。玩法:教师唱“x色宝宝你在哪里?”戴相应颜色标志牌的幼儿边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妈妈抱一抱,边走向教师和教师互相抱一抱。
(和妈妈一起游戏总是非常愉快的,抱一抱的动作既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帮助其明确每种颜色的名称。) (3)请幼儿找一找背景图中什么东西和自己的颜色是一样的。
(背景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引导幼儿的思维由单一的颜色扩展到五彩的大自然当中,并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4)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黄、蓝、绿)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从观察颜色、找相同的颜色到讲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颜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儿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认识。在讨论中幼儿的思维得到扩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时,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涂色活动。巩固涂色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美。
(1)花姐姐以忧愁的样子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花姐姐的裙子上贴有许多未涂色的小花。)
(2)引导幼儿用涂色的方法帮助花姐姐给小花穿上漂亮的衣服。幼儿自选一朵小花做涂色练习,教师提示幼儿涂色时应注意的事项:选用恰当的颜色涂染;涂色要均匀、涂满、干净;涂色时,左右或上下摆涂。
(3)放轻音乐,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小客人花姐姐的出现将活动自然地引入第二环节;请小朋友帮忙这一情节,在激发幼儿同情心的同时也有助于使幼儿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装扮花姐姐的裙子,引导幼儿欣赏五颜六色的花。师幼共同评价,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色彩的美,体验创造的快乐。
(对花姐姐的裙子前后不同的比较,使幼儿直接感受色彩的美。而变漂亮的花姐姐对小朋友的感谢,在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增强了其自信心、提高其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花姐姐和小朋友共同表演(小花)。 2.幼儿和花姐姐一同外出游戏。
3.幼儿教案怎么写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听听看》●活动来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和操作活动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往往是同一过程”。
平时,我班幼儿在听录音机里的故事时,听过各种人物的声音和有关动物的叫声,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这次重点培养幼儿听的活动。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尝试运用听、看等感官探究问题。2.培养幼儿初步分辨不同声音并进行对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门铃若干(小狗、小鸡、小鸭),外观一样的彩色房子模型四个(其中一个是干扰)。●活动过程1.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初步感知声音的不同。
师:今天有几只小动物来看咱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了。你们快来看一看,都有哪几只小动物来了?幼:小狗、小鸡、小鸭。
师:小动物可喜欢小朋友了,它们特别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快来和小动物们做游戏吧。但是玩完游戏后要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幼:小动物能响。师:小动物都能发出响声,它们的声音一样吗?幼:小狗是“沙沙”的。
幼:小鸡是“咣当咣当”的。幼:小鸭是“叮当叮当”的。
2.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门铃声音,用操作尝试的方法分辨不同的声音。师:三只小动物是特别好的好朋友,它们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建了三栋一模一样的房子。
可是房子一模一样。小动物们分辨不出到底哪个是自己的家。
于是他们的妈妈就想了个办法,把每座房子都装上门铃,每家门铃的声音都不一样,每只小动物身上都带着一个和自己家门铃声音一样的门铃,这样他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了。现在,你们赶紧猜一猜,这几座房子都是谁的家。
幼儿晃动手中的小动物,将小动物身上的声音与各房子的门铃声相对应。幼儿猜出门铃声后,教师播放与之相对应的小动物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晃动小动物。
3.听声音送小动物回家。师:小鸡、小鸭、小狗已经和小朋友们玩了很长时间游戏了,他们的妈妈想让自己的宝宝回家休息一会儿。
现在,请小朋友听到门铃声后将动物宝宝送回家,可千万别送错家哟。动物妈妈晃动门铃叫小动物回家,幼儿送小动物回家,教师个别指导。
4.巩固幼儿经验,再次送小动物回家。师:小动物们可喜欢小朋友了,他们还想和小朋友做游戏。
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动物再领回来,每个小朋友领一只小狗、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鸭。(强调“一只”)教师引导幼儿领小动物。
师:刚才动物妈妈趁小朋友领小动物的时候,悄悄地搬家了。还好,动物妈妈在搬家的时候把它们的门铃也一起带着了,咱们再来听听搬家后小动物家的门铃声音吧。
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再送它们回家吧。教师个别指导。
幼儿送动物回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互相纠正。如,这里怎么又有小狗又有小鸡呢?咱们一起来听听这间房子到底是谁的家。
晃动门铃,引导幼儿将声音进行对比。●活动延伸科学活动:门铃声音从哪来。
引导幼儿将门铃拆开,感受制作材料,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和探索的兴趣。 或则:小班 有趣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布置在教室周围,幼儿对生活中的数字已有一定的了解。 2、在教师的衣服上贴一套数字,在小椅子上贴上数字,每位幼儿一个数字挂件。
3、多媒体展示:神州六号发射升空直播。 活动过程: 一、出示0--9数字宝宝,引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穿了一件奇怪的衣服,你们看看我的衣服上有什么呀?(数字宝宝)都有哪些数字宝宝?(幼儿说出数字,教师贴在黑板上。) 二、找找、说说生活中的数字。
1、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最近我们正在进行关于“数字”的话题,知道了我们周围到处都有数字。今天有很多数字宝宝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1)你在什么东西上面发现了数字,赶快告诉旁边的好朋友。
(2)谁愿意大胆地到前面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3、回忆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教师:原来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除了这些,小朋友们还在哪些地方、哪些东西上看到过数字呢? 4、说说自己记得最清楚的数字、最喜欢的数字。 教师: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和我们小朋友也有很密切的关系,那么你记得最清楚的、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呢?今天把它带来了没有? 请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让人难忘的数字。 教师:现在老师要让小朋友看一段录象,里面讲到的数字在生活中可不是经常能听到的。
(观看录象,在发射升空时大家一起倒数) 讨论:刚才的画面你看了以后觉得怎样? 教师小结: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了,中国人真了不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刚才录象里听到的数字真让人难忘啊!! 四、玩数字游戏。 教师:数字和我们的关系这么密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数字宝宝来玩游戏呢? 1、找座位游戏。
教师:老师要给每位小。
4.幼儿舞蹈教案怎么写啊
5个方面
教学题目 教学内容与顺序 教学重点知 教学难点 教学总结
这5个方面去描述
我大概说一些 其他的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写 现在拟定上课时间为60分钟
教学题目:少儿舞蹈3级《波浪》
教学内容:1.课前活动:其中包括头 臂膀 脚的活动约5分钟
2.地面压腿:前 旁 后 约10分钟
3.横叉竖叉练习:由老师逐个指导 约10分钟
4.腰部训练:老师逐个进行甩腰道练习 约10分钟
5.课间休息:约5分钟
6.舞蹈表演:对少儿舞蹈3级中的《波浪专》组合进行讲解与实践 约20分钟
教学重点:波浪组合中由肩膀到手臂的曲线需要到位,孩子对音乐与舞蹈的初步理解,舞蹈训练中强调孩子的表情与表现力.
教学难点:波浪组合中 手臂的动率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复杂,其中大波浪的大曲线与胸前小波浪的小动率都需要重点讲解。
教学总结:对于《波浪》组合中的重点与难点,都需要教师细心而且趣属味的去指导,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舞蹈产生兴趣,从而达到幼儿舞蹈的教学宗旨,快乐舞蹈,爱上舞蹈。
都是手写的,只是告诉你大概格式和教案类目 想怎样上课 什么课堂内容还需要您自己去编写了.
5.幼儿教案怎样写
一般来讲幼儿教案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 1。
活动目标 2。活动准备 3。
活动过程 4。活动总结 5。
教学反思(这个对以上是个反思,个人认为作用很大,也是上级检查教案必看的内容) 具体给你一个教案你分析以下,写多了就好写了。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学习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3、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在计算活动中的兴趣。 活动准备: 森林小区图、楼房图、各种小动物教具若干、写有1―5序数的“钥匙”一套、幼儿每人一套空白卡片、一支黑色笔、一张照片卡供游戏使用。
活动过程: 一、学习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五座房子的序数。 1、引出课题: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新房子啦!它们还请小朋友们去帮忙分房子呢。
看!森林小区有这么多漂亮颜色的新房子,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呀? 2、别着急,我们从左到右,一座一座的说。(绿的、红的、蓝的、黄的、还有紫色的。)
3、咦,这些小房子怎么没有门牌号码呢?一会儿小动物们来了可别迷了路呀。这样吧,我们一起动手帮它们做好钉上去,好吗? 4、先数数一共有几座房子,看看要做几块门牌。
(齐数后,交待幼儿操作:数五张空白卡片,在卡片上分别写1、2、3、4、5的数字。) 5、现在开始钉号码。
告诉我,绿色的房子排在第几座?(第1座)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幼儿举“1”卡,选择一幼儿的“1”钉在房子上) 6、紫房子排在第几座?请小朋友们好好数一数。(第5座)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举数卡并钉在房子上) 7、黄房子排在第几座?(第4座)------ 8、红房子在第几座?(第2座)------ 9、蓝房子在第几座?(第3座)------ 二、进一步巩固序数词第一至第五。
1、小房子钉上了号码,小动物们就不会迷路了。我去把它们请来,好吗?看,谁来了呀?(小鹿、小猪、小熊、小狗、小兔) 2、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数数:5只。)
五座小房子正好够住。分房子啦!快排好队。
(出示“钥匙” ) 3、小鹿排在第几个?(第1个)(我们给它挂上第一座房子的钥匙“1” ) 4、小兔排在第几个?(第5个)(------“5” ) 5、小熊排在第几个?(第3个)(------“3” ) 6、小狗排在第几个?(第4个)(------“4” ) 7、小猪排在第几个?(第2个)(------“2” ) 8、请五位小朋友把它们送到房子前。(钉上) 小结:小鹿、小猪、小熊、小狗、小兔它们都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家,可 高兴了。
它们在新房子前的绿草地上唱着歌,跳着舞,还说谢谢小朋友呢!听:(放一小段音乐,幼儿跟唱) 三、学习根据序数词找到相应的位置。 1、什么声音这么吵呀?(出示小动物园贴图)是小松鼠、小羊、小猴、还有小乌龟,噢,原来它们来晚了,还没找到合适的房子呢!我们再帮它们找找还有空房子吗? 2、(出示楼房图)草地的后面还有一幢新楼房,看窗户我们就知道还空着许多房间呢。
数一数这是几层楼的楼房? 3、每层楼都有几个房间?(集体数) 4、(出示乌龟)学:我不喜欢住在楼上,每天爬上爬下的太累了,我只想住第一层,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找找吗?找到了就把我的照片贴在新房的窗户上吧。 5、(出示松鼠)说:我喜欢住得高高的,我要住第4层的最后一个房间。
(找,并贴照片) 6、(出示小羊和小猴):小羊和小猴是好朋友,它们想住得近一点,有没有两个挨在一起的房间?在哪? 7、(找)三楼还有两个挨在一起的空房间,数一数是第几个房间?(从左往右数)就请小羊、小猴住这儿吧。(请两幼儿上前贴上照片) 小结:我们今天帮了那么多小动物的忙,你们高兴吗?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我们也到森林宾馆去休息一会儿好吗? 四、学习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述物体的位置。
1、出示森林宾馆图:漂亮的森林宾馆一共有1、2、3、4、5,五层楼;每层楼有1、2、3、4、5,五个房间 2、教师示范把自己的一张照片卡插在其中一个窗户里:我已经找到房间了,是第X层第Y间(数),我用照片做了个记号,你们知道我住哪吗?一会儿别忘了到我房间来玩。 3、小朋友们也把自己的照片拿出来,轻轻地插进一个窗户里,表示你在这个房间休息。
(辅助幼儿完成操作) 4、操作中请幼儿说说自己选的是第几层第几间,也可看一看第几层,第几间住的是谁?某某住在第几层,第几间。 5、放摇篮曲,让幼儿休息一分钟。
活动结束: 休息好了,森林宾馆的空气真好。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和小动物们说再见了。
(再见!) 幼儿园教案网 这里还有更多的教案 专门提供幼儿教案的查询的,你可以去看看。
6.幼儿教案怎么写
看你所在园所的安排了,而且看你写的是日常教案还是公开课的教案了。
日常教案一般就是:1、目标 2、准备 3、过程 4、反思 公开课的教案一般是:1、对象 2、领域 3、目标 4、准备(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5、过程 反思需要单独写在一张纸上。 对象是指你要带的班级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 领域是指你的课是健康、艺术、社会、语言还是科学; 目标就不用说了,指你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教会幼儿什么,一般分为能力目标(就是幼儿能够怎样、学会什么)和情感目标(就是幼儿喜欢什么、感知什么) 准备是指你的课前准备,分精神准备(就是幼儿已有的经验)和物质准备(笔、纸等教具) 过程就要把你所上的活动的每一步都写清楚,从开始到结束,尤其是公开课的教案这一块几乎要写一到两张纸。
反思是指你上完这次活动后有什么体会,幼儿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以及你的处理。 可能还会写到延伸活动,不过大多数的教案都没有,尤其是日常教案几乎就不写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是指从这次活动引发的下次的活动。 比如:一节谈话活动:我的“六·一”愿望,延伸活动就可以写绘画:“六·一”心愿。
7.幼儿园辫子跳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学习“进退步”、“侧点步”、“击腕”、“托帽”等基本舞蹈动作。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能协调优美的表演舞蹈。
【活动准备】
1、自制舞蹈课件、录音机、歌曲录音带、葡萄叶、葡萄秧。
2、环境创设成葡萄园,熟练演(jy135幼儿教育)唱歌曲。
【活动过程】实录:
一、复习舞蹈律动《摘果子舞》。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摘果子好吗?幼儿随着音乐跳着《摘果子舞》进入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观看自制舞蹈课件,初步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
1、师:孩子们,刚才我们摘了许多果子,你们高兴吗?今天还有一件高兴的事,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新疆客人,要给我们表演“尝葡萄”这个舞蹈,你们想看吗?请你们用心看,这个舞蹈是用什么心情表演的,都用了什么动作。教师播放舞蹈。
2、师:这位维吾尔族姑娘在跳《美丽的小姑娘辫子长》这个舞蹈时,她的表情是怎么样呢?
三、分解教授舞蹈动作。
1、击腕和进退步。
师:这个舞蹈都用了哪些动作?先来说说手部的动作。
(1)幼儿回答:说出或做出动作来。教师点击课件分解动作,用提问的方法提炼出动作要点。如:你们看这个动作两个胳膊是怎么做的?两个手腕是怎么做的?
教师总结:葡萄园小门快打开,维吾尔族小朋友欢迎你们来,这个动作叫击腕。(反复2—3次)
(2)小朋友手部的动作学得真快,你们想想做击腕动作的时候,脚下有什么动作呢?(看课件)如:我们先看看两个脚的动作一样吗?你们想知道是怎样跳的吗?对于有困难的幼儿,老师在地上铺上教具葡萄藤引导幼儿迈过去,退回来练习进退步。
教师总结:我向前,你向前,我退回,你退回,这个就是进退步。(教师及时发现分不清左右脚的幼儿,帮助解决问题,贴上葡萄叶,反复2—3次)。对于学动作有困难的幼儿可以带他们玩照镜子的游戏反复练习舞蹈动作。
2、托帽和侧点步。
(1)谁还看到了别的动作?幼儿回答:说出或做出动作来。教师点击课件分解动作,用提问的方法提炼出动作要点。如:你们看两个手的动作一样吗?分别观察左手和右手的动作,教师总结,好,我们一起来摘葡萄,“托好小帽摘葡萄,这个动作叫托帽”。(多鼓励幼儿,做得真美,反复2—3次)
(2)做托帽时脚下动作是怎样做的呢?谁来说说。点击分解动作,引导幼儿说出脚尖点地并且点两下地。脚尖侧点,点两下,掂起小脚摘葡萄。
(3)你们想一想尝葡萄时,葡萄放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做一下。教师总结:“快跟我来尝葡萄,真甜呀!”(反复2—3次)
3、教师示范舞蹈《美丽的小姑娘辫子长》。
师:你们想不想看老师完整地表演一下这个舞蹈呀!老师跳得怎么样?你们想跳吗?跟老师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四、转换环境,增加情趣。
师:孩子们你们跳得真棒,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参加葡萄节(布置好的葡萄园)的演出呀!进入葡萄园的场景中,幼儿独立跳舞蹈《美丽的小姑娘辫子长》。老师提醒小演员,脚下进退步和侧点步的动作一定要做到位。
师:孩子们,你们跳得开心吗?好,维吾尔族姑娘请我们去品尝葡萄。
教师自我评价:“化整为点,情景贯穿”进行舞蹈教学
舞蹈教学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教师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将其加工提炼,用幼儿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舞蹈成为幼儿展现艺术才华的舞台,为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教师要善于将难度大的舞蹈化整为点,利用游戏活动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习得。
8.幼儿教案怎么写
一份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活动标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具体要求如下:
1、目标:指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教会幼儿什么,一般分为能力目标(就是幼儿能够怎样、学会什么)和情感目标(就是幼儿喜欢什么、感知什么) 。
2、准备:指课前准备,分精神准备(就是幼儿已有的经验)和物质准备(笔、纸等教具)。
3、过程:把所上的活动的每一步都写清楚,从开始到结束,尤其是公开课的教案这一块几乎要写一到两张纸。
4、反思:上完这次活动后有什么体会,幼儿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以及你的处理。
5、延伸:指从这次活动引发的下次的活动。不过大多数的教案都没有
9.幼儿教案过程怎么写
新老生同乐——你是我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1、产生与人交往的要求。
2、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1、柔软的方场地。
2、幼儿会玩找朋友、木头人两种游戏。
活动过程:
(一)幼儿相互打招呼。
1、托三班、托四班幼儿分别坐在场地周围。
2、托一班、托二班幼儿分别由教师带领排成长队走到托三班、托四班幼儿跟前问好:
3、幼儿坐成一个小方形。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新朋友了,有托一班的小朋友、托二班的小朋友、托三班的小朋友和托四班的小朋友。
(二)一起唱歌
1、大家一起唱《新年好》、〈生日歌〉、〈找朋友〉、〈〈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几首歌。
2、个别能干的幼儿上前演唱自己喜欢的歌。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颜色歌幼儿教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