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画风景教案怎么写
教案格式 美术系油画专业主干课课程教学方案课程名称: 油画风景创作 主 讲 人: 蒋 力 单 位: 油画教研室日 期: 2007年10月“油画风景创作”课程教学方案时间: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美术学2005级七、八班 课程编号:Z150102 课程时数:48学时 学分数: 3学分 一、教学内容: 油画风景画创作教学是美术学专业传统的教学科目与内容,也是西方和国内艺术教育中普遍采取的教学方法。
其内容主要是户外风景写生、素材收集及后期风景油画创作实践。 二、教学目标: 本课在低年级风景写生的基础上,强调在风景写生中或写生后对绘画本体及画面形式美的探讨及试验。
即对风景物象进行人本的、个性化的、现代性的纯油画色彩语言的描述。这对于学生在写生中进一步掌握风景绘画技法,探讨艺术表现规律,都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诸如形式语言、造型语言、个性表现等一些艺术本体问题,都可以通过本课程得到很好的显现与表达,为今后的毕业创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使学生较系统的了解当今油画风景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感受力和敏锐性; 3.完成一定数量的油画风景写生并完成一幅风景油画创作; 4.引导学生关注形式语言、个性表现等一些艺术本体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户外油画风景画的艺术感受及形式语言的综合表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教学中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重视文化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将技术与基本功的学习纳入人类历史与当代美术的宏观背景中进行审视,在中西文化的对照中进行构建。
采用对话式、个性化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安排上采取临摹、写生与创作结合的方式,强调以创作带动技法的学习。
五、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印刷品范画,本人作品。 六、考核要求: 综合应用 教学章节及过程: 第一节油画风景画的历史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油画风景画的历史、现状与风格的流变。
风景画相当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是以描绘室外的自然景色为内容的绘画。风景画是画家审美情操、艺术素养和情感抒发的具体体现。
从我国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 一风景画的取景、构图和审美观 风景画与静物画相比具有极大的抒情性,这种抒情…… 风景画的取景与构图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当把所选择的风景确定下来以后,构图就是一幅风景画成败的关键。
构图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几个方面: 1.注意纵深层次 风景构图首先要注意近、中、远景的纵深层次,…… 2.抓住视觉中心 风景写生中的主体要安置在比较适当和突出的位置,…… 3.善于捕捉形式美感 风景写生要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注意透视变化 注意风景中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第二节风景写生中色光变化的特点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理解、掌握油画风景画的色光变化的特点。
第三节 …… 实验内容: 试验材料:油画依托物——纸、纸板、布、夹板等。 色彩画材料:油画颜料;丙烯材料;乙烯材料;粉笔;油画棒等。
实验内容:油画风景描绘。 实验项目:油画风景描绘实验。
一、校内临摹一周,风景画临摹三幅; 二、外出写生两周,32开或16开小色稿练习;4开风景写生八幅; 三、课堂调整与完成创作一周。完成一幅油画风风景创作。
实验地点:平阴县孔村镇李沟村; 学时安排:48课时。 实验考核要求:任课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
教研室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集体评分。
2.写关于油画风景的毕业论文怎么命题
我们置身于绘画艺术的历史长廊,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在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技艺同时更惊叹艺术长河的博大,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的艺术瑰宝。
不同时代的艺术都以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展现在世人面前。 油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外来画种,诞生在重科学、重自然、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欧洲,一开始就给其带上了写实的神秘面纱。
让后人为之不断探索,如三度空间的立体观念、明暗的造型体系与条件色的色彩关系。正因为这种写实油画手法的运用,使油画比中国画更具有真实性。
几百年来油画大师林立、放出耀眼的光辉,不能不说这与油画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从而使其成为屹立于世界艺术,无论从时间或空间上来说都是广泛传播的大画种。 纵观历史可知油画是在欧洲起源发展的。
“油画”这个名称以清楚的告诉我们,他是采用油性物质作为黏着颜料的媒介,在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油画是从15世纪以前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
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奠基人。凡•爱克兄弟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油为介质的转换。
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作画时运笔流畅并能反复覆盖修改,干透后的颜料附着力强,色泽鲜艳,不易剥落和退色。新材料和新技法的运用很快流传全欧洲。
因此这是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我们所欣赏到的油画最初起源是服务于宗教,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绘画艺术也因此成为奴婢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图画的圣经”为基督教服务。
这时期比较有名的是非写实性的宗教题材。 15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飞跃,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新兴的社会崇尚自然、科学,于是艺术也就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自然出发体现出了艺术的世俗化,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
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
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 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 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 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
因而,古典油画 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结合了科学研究的成果,把解剖学、透视学和光学的原理应用于绘画中,他们的作品具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准确的线条透视,严谨的形体结构,丰富的明暗层次,使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17世纪是欧洲古典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 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 分为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个人肖像、风景 画、静物画、风俗画等。
油画技法也日臻丰富,并形成 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 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化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将景物处理成处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不是从明暗两大体面,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间断的连续变化,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扑朔迷离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
荷兰画家伦勃朗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他运用沉着的颜色在暗部多层薄涂,使暗部显得深邃,画亮部则用厚涂和画刀堆色法,造成厚重的体量感。
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
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
3.谁能帮我简单介绍一下油画作品,像地中海,田园景的 简介
她盛装待迎,形体匀称地舒展,他睁着大眼睛望着我们,目光里有一种不寻常的严肃感,似乎他已明白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她的脚边,跪着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轻美丽的圣徒瓦尔瓦拉,特别是“汗滴禾下 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
美第奇家族是法国著名的名门望族,虔敬里略带羞怯,玛丽.德.美第奇曾为法国摄政皇后。这件作品描绘玛丽的宫船刚刚抵进赛富港。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鲁本斯 佛兰德斯 394cm*295cm 现藏于慕尼黑美术陈列馆《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是鲁本斯为法国皇后以《玛丽.美第奇生平》为标题完成的第6幅历史画(共计21幅),鲁本斯以半神话半浪漫主义的虚构手法将这真实人物与事件融进虚幻的颂扬环景中,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前者穿着沉重的法衣,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这时的代表作。
画家以短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N,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的典范的。
1503年-1506年 莱奥娜多.达.芬奇 意大利 77cm*53cm 板 油彩 巴黎 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罗瓦 法国 1830年 油画 260*325厘米 卢佛尔博物馆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5*111厘米。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拾穗 弗朗索瓦,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用手指着圣母应该去的大地,后者目光下垂,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当时年仅24岁、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无名女郎 1883年 I。
向日葵 1888年 文森特.凡.高 荷兰 91*72厘米 布 油彩《向日葵》是凡.高在法国南方时画的。南方阳光的灿烂令画家狂喜.5cm*175cm 布 油彩 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
在这以后,这幅画还有一些有趣的经历,伸开双臂,表示了法兰西的欢迎。豪华的宫船下面,许多海中女仙在拽着绳。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1857年,为了拯救全人类,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1831年5月1日,在巴黎展出时,后因时局变化,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米勒 法国 油画,83,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船头上戎装的姑娘,身着古罗马的服装,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
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1848 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她显得疲惫不堪,麦收后的土地上,准备接受法国最高规格的礼仪,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显出画家狂热般的生命激情。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1513-1514年 265*196厘米 现藏德累斯顿博物馆画面上,帷幔向两边缓缓拉开,圣母马丽亚怀抱婴儿基督从云中冉冉降落。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红;神秘的微笑",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躯体优美而温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
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
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
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 巴黎卢浮宫藏《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将左手撑在腰后。《拾穗》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她将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子。
小基督依偎在母亲怀里。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1831年,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
4.中国油画简介
50年代,国家选派留学生分批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美术。同时,聘请苏联画家和罗马尼亚画家,分别在北京、杭州执教。全山石、肖峰、李天祥、郭绍纲、张华清、林岗等人都曾在苏联留学。冯法□、王德威、秦征、高虹、何孔德、王流秋、于长拱、侯一民、靳尚谊、詹建俊等人曾在苏联画家任教的油画训练班进修。学习苏联绘画对中国现代油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7~1958年前后,极“左”思潮使蓬勃发展的油画艺术受到严重挫折。60年代初,文艺政策有所调整,油画创作得到恢复和发展。油画教学方面,由罗工柳主持的油画研究班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董希文、罗工柳3个工作室的开办,使油画教学充满生机,几年之内既出人才,又出作品,堪称建国以来前30年油画艺术的高峰。《**在井冈山》(罗工柳)、《东渡黄河》(艾中信)、西藏及长征路线写生组画(董希文)、《**与安源矿工》(侯一民,见彩图《**和安源矿工》(中国现代))、《决战前夕》(高虹)、《出击之前》(何孔德)、《延安火炬》(蔡亮)、《狱中斗争》(林岗)、《宁死不屈》(全山石)、《英特那雄耐儿就一定要实现》(闻立鹏)、《**在十二月会议上》(靳尚谊)、《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延河边上》(钟涵)、《三千里江山》(柳青)、《在激流中前进》(杜键)、《金色的季节》(朱乃正)、《罪恶的审判》(哈孜艾买提)……从这些人们熟悉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知一种共有的特征,那就是高亢激越的英雄主义精神,汪洋恣肆的表现形式。50年代被忽视、甚至被误解的风景、静物,在60年代初也有一个短暂的繁盛。颜文□、吕斯百、常书鸿、卫天霖、余本、李瑞年、吴冠中等画家都有佳作问世。
1964年以后,“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油画的发展。从推广“三结合”创作方法(即领导出题目,群众提要求,专业人员完成创作任务)到全面批判文艺界“黑线专政”,正常的油画创作活动几乎完全停止。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感情的伪造,和对个人崇拜的狂热而拙劣的渲染。全国各地出现了数以万计的领袖油画肖像,这些肖像除了临摹某些样板画像外,全是临摹照片。绘制这种油画的人数之多和油画题材的单一,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顶点。随后又出现了表现那种高、大、全式的所谓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的油画作品。
70年代末~80年代 1978年以后,中国油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画家和观众对虚套、粉饰的反感,对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索,使油画创作的境界有了新的开拓。有些画家以深沉凝重的笔调,对当代生活作历史性的考察;有些画家则以诗人的眼光,表现美的心灵和美的意境。《1968年*月*日雪》(程丛林,见彩图《一九六八年*月*日雪》(中国现代))、《不可磨灭的记忆》(杜键、高亚光、苏高礼)、《峥嵘岁月》(林岗、庞涛)、《红烛颂》(闻立鹏)、《蒋家王朝的覆灭》(陈逸飞、魏景山)、《高原的歌》(詹建俊)、《春华秋实》(朱乃正)、《塔吉克新娘》(勒尚谊)、《钢水、□水》(广廷渤)、《迎新娘》(鄂圭俊)……这些作品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老画家吴冠中、韦启美和中年画家罗尔纯、妥木斯、曹达立等人在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富有个性色彩的表现方法的探求上作出的成绩,显示油画家对绘画形式和个性特色的关心。《父亲》(罗中立)和《西藏组画》陈丹青,(见彩图《西藏组画—进城》(中国现代))的出现,从创作思想上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一个旧时期的终结。大批新起的青年画家,则完全以新的眼光观察生活和艺术。他们广泛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观念,进行大胆的艺术试验。长期存在于中国油画界的作品面貌单调、贫乏的弊病,正在得到矫正。从画家、作品及观众的关系来看,油画已经成为能够表现中国人的心理和感情,又能为中国人所充分理解的中国艺术了。
5.欧洲油画风景怎么写评论说明
简单描写下画面,然后开始评论1构图如何,水平构图还是倾斜构图,水平构图的话给你的感受如何;透视如何,是焦点透视还是其他,给你的感受如何.2画面层次是如何的,前后的关系,前景如何,中景如何,远景如何,你的感受。
3画面的色调暖黄色给你何种感受,横向比较,与其他风景画比较怎样,比如与莫奈的秋天的风景画比较如何、与凡高的如何;纵向比较,该画家其他的风景画作如何4细节塑造,人的形态,面貌,动作如何,房屋如何等等。这些物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谁主谁次,主次处理的是否得当。
笔触的处理是细腻的还是如何的。
6.油画的内容简介
《油画(修订版) 》集中介绍了油画技法及学习方法,2113共分12章,分别阐述了油画的工具材料,油画的技法,形5261、色的基本概念,油画写生与创作,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头4102像写1653生,半身人像写生,全身人像写生,肖像画创作,人体写生与创作等。体例适当,材料丰富,图文结回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师范本专科、成人教育院校及答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7.谁给我介绍一下马蒂斯的油画《风景》
马蒂斯1905年《风景》将野兽派在现代艺术的地位提升到了它应有的高度。
但并非不可逾越,这应当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艺术也这样。
马蒂斯用近乎原色的绿、蓝、红、黄和近乎疯狂般粗犷野蛮的笔触向我们呈现出这幅《风景》。粗犷的笔触有时甚至让我难以与他一脸白须的智者形象联系起来。
有时候,我会天真地认为其实马蒂斯甚至整个野兽派可以用更加温和的方式解放色彩。但是可能是野兽派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迈出了一大步,而我还幼稚的认为只需一小步便可达到目的。
艺术始终是走在我们这些凡人前面的,否则又怎么引导我们自醒。我习惯眼神意识涣散地观察这幅画。
这样自己更容易进入野蛮背后光怪迷离的场景而非将注意力停留在那些粗犷的笔触的表面。色彩的本质是三原色,而现实中并没有单纯的原色,艺术总是比较接近远离现实的本质,马蒂斯试图将我们带离现实,引领我们接近更深层的东西。
〈风景〉绚烂幽美,“是的,不真实,但比死板的事实更加真实”。正如他自己所说:“只相信灵感,让画笔按灵感绘画。”
8.怎样画油画风景写生
怎样画好油画风景写生
风景写生与静物写生的方法大同小异。但由于大自然景色仪态万千,我们不可能像对一组静物那样对其进行预先的设置自己的需求。
我们进行风景写生时应当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立意
进行风景写生时应首先有一个明确的立意,即营造出一种意境,其他的一切如色调、造型、用笔和强弱处理都无不围绕着这个立意进行。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练习学会借用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可以一开始就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
2.色调
把握色调是画好一幅风景写生的关键。如果把一幅风景画比作一首交响乐,那么色调就应该是这首乐曲的主旋律。要认真分析物体的色彩变化,同时又将大自然的万紫千红纳入一个统一的色调之中,这似乎是个矛盾,同时也是我们进行风景写生的意义所在。
在把握色调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动作迅速,首先将那些繁杂的景物概括成几个大的色块,特别是对那些彼此非常接近易于混淆的色彩更要注意一定程度上的区分,如人们常说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水和天,细看之下二者之间的区别还很明显。
3.层次、空间
在进行风景写生的时候应特别注意画面的层次和空间。一般说,一幅完整的风景写生应当包含有远、中,近三景。主体景物往往是处于中景的位置上,而近景多作粗略的处理。
4.细节刻画
风景写生时对于细节的刻画应当适可而止。由于户外写生时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将精力放在对景物的精雕细刻上。我们只需画出物体的基本造型特征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去提炼和体会那种用笔的意趣。
5.阳光作业
阳光作业是风景写生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极大,在一、两个小时内就会完全改变它的色光关系。因此这就更要求我们能够快速地对景写生。
阳光的颜色从早到晚不时地在发生变化,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它也可被分为正面照射、侧射和逆光,在每一种光线下其色彩的反应也全然不一样。我们从莫奈对着不同时间阳光照耀下的草垛写生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仔细地观察和区分各种光照下所产生的不同的色彩关系,可以使我们避免那种概念化的“阳光处理”。
6.四季景色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以其全然不同的色调映入我们眼帘,作为油画学习者应当学会在认识到它们彼此之间的明显差别的同时,也应感知到同一个季节里不同天气、不同景物和不同环境使人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些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对景写生去慢慢体会。
7.小风景稿练习
画巴掌大一幅的风景练习,是我们学习风景写生的最为便捷的途径。由于都是袖珍画幅,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抓紧一切空闲去进行练习。如果以平均半小时画成一幅的话,那么不论多忙的人平均每天半个小时的时间总是抽得出来的。如果平均每天以一幅画计,那么天长日久几年下来就会有上千张作业的量的积累。这样我们就可以极大地锻炼自己敏锐的把握那些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不同色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