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时圣旨的写法是怎样的
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
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词作开头语的。
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8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8个字出现于圣旨中,始于明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8个字并不是时下影视作品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读法,其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明清时有这两个字,是因为圣旨是阁臣遵照皇帝的意思写的,写上“钦此”,表示这圣旨如假包换。
2.唐朝时期的'代'字怎么写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上楷书的“代”
——唐·李世民《晋祠铭》的楷书
——唐·颜真卿《颜勤礼碑》上楷书的“代”
——唐·李邕《云麾将军碑》行书的“代”
——唐·李怀琳《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 行草
——唐·孙过庭 《书谱》的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