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试题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
考试难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Dc=1-A/T
Dc:难度系数 A:考生平均得分(如计算总体难度系数,则为全卷平均分;如计算单题难度系数,则为本题平均分) T:满分
1、难度的计算
(1)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指数最好掌握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
(2)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计算:平均分=4*20÷50=1.6,P=平均分÷满分值=1.6÷4=0.4
(3)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
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难度系数是什么
难度系数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数据,与难度(用P表示)不同,难度系数越大,题目得分率越高,难度也就越小。数值上等于1-P。难度系数可以理解成“容易度”。
(1)预估试题难度系数:考试前通过对目标对象的了解进行试题难度系数的预测,该值一般与真实的难度系数不等。
(2)实际试题难度系数:考试后通过实际情况计算出相应的难度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1)P=1-x/w 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2)P=x/w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扩展资料
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正偏态分布为前提,有时正偏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试题难度系数
3.一道题包括好几小题道题的难度系数怎么算
在测试数据库中包含的问题,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测试,符合要求的条目。
判决的主要依据是:难度系数和系数的差异。此外,每次考试结束后,老师也应该试卷的难度和判别分析,以帮助确定缺乏教学和命题。
试题难度系数是什么?难度系数反映的问题,考生在一个问题或一个文件丢分程度的难易程度。考试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DC = 1-A / T DC:难度系数答:考生的平均得分(如计算单的难易程度等计算整体难度系数相比,到全体积平均;项目相比,与平均标题)T:例如:整体难度系数:平均出100篇论文中,考生的得分78分,难度系数为1-78/100 = 0.22单项难度系数:提问2个问题,考生平均得分1.5分,难度系数为1-1.5 / 2 = 0.25疑问或纸的难度到底有多少是合适的,根据不同的命题需要选择。
此外,即使是相同的一组问题,答案人群做计算难度系数也不同。理想的控制难度最好是约0.2。
系数问题的区别是什么?区分系数反映的问题的能力,区分不同层次的课题,能够测试出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之间的学生才能真正打开。问题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第一名的成绩从最高到最低,前50%的考生为高组,低组为50%(样品,你也可以采取前后各20%),DR = 2(AH-AL)/ T博士:差异系数嗯:高群平均铝:低剂量组平均:例如:整体系数之间的差异:满分100篇论文,分组的平均得分为90分,低分组分组的平均得分为60分,系数2(90-60)/ 100 = 1.7单一的问题难度系数:一个问题的值2点问题之间的差异,平均得分为1.5分,低分组平均得分0.5点,之间的差异系数(1.5-0.5)/ 2 = 1,由于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影响,智力,个性,时间,教师,努力程度等,考试成绩一般应呈正态分布。
区分系数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之间有一定比例,相对集中的时间间隔的一小部分学生,将比分太多或没有通过太多的考试,区分低系数。理想的控制系数之间的差异优选为1.5左右。
一些重要的是,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应该是必修科目的难度系数允许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