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一个贫困村的变化新闻
里外台,里外台。
出去大门就是崖,拌死麻雀儿摔死蛇,姑娘媳妇请不来。 ——当地民谣 这里是青海东部的一个小山村,山是典型的大山,绵延数十里而不绝;村是纯粹的小村,里里外外,台上台下,零零散散住了几十户人家。
这个小山村,就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里外台村。 因为地处山区,这里交通不便,信息十分闭塞; 因为地处山区,这里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 因为地处山区,这里的人们生活困难,经济窘迫。
这里,被外界称为“山上”,光秃秃的山上拉羊皮都不粘草。这里的人,被称作“山上人”,意味着落后。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进崭新的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自2001年起,在相继沐浴退耕还林工程、澳援项目、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及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春风之后,这个昔日贫困的小山村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变。 退耕还林:靠天吃饭变为靠政府吃饭 里外台村,共5个生产合作社,99户人家,421口人,其中劳动力215名。
位于互助县哈拉直沟乡西北部,与东山乡接壤,属浅山地区,耕地全是山地。 这里十年九旱,老百姓纯粹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
2001年,对于里外台这个干旱山村里那些靠天吃饭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忘怀的年份。这一年,出于对西部生态环境的考虑,国家决定在西 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让当地山区的老百姓把一些连年谦收的山地退下来,栽树种草,以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对退下来的土地,国家实行补贴,每亩耕地国家给农 民生活补助粮食200斤,折合人民币160元。 起初,这里的人们不理解,“好端端的土地,不种庄稼种什么?”“政府只管8年,往后的日子咋办?”人们议论着,不知所措。
其实,他们不知道,正是这些贫瘠的土地,在养活他们的同时,又深深地把他们拉向贫穷的边缘。有人曾算过这样一笔帐:如果遇上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 景,每亩耕地可收400斤小麦,按市场价0.70元算,每亩地收入现金280元,除去肥料钱、种子钱、人工劳力等各种投入,结果所剩无几。
如遇旱灾、雹 灾,结果更是格外惨淡。据村干部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2001年,全村126户人家,在乡信用社的贷款总额达28.6万元,外帐累计14万元。
这些贷款和 欠款基本都是用在化肥、籽种等农业投入上,由于土地收成不好,形成了逐年贷、逐年多的恶性循环。当年,村里有27户农民到海西等地另谋生路,撂荒地达868亩。
因此,乡、村干部讲政策、比效益,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当年总共退耕520亩。到了年底,仔细一划账,老百姓这才恍然大悟:靠天吃饭靠不住,靠了政府才稳妥。
到2007年,全村退耕3760亩。对此,村支部书记陈得宝仔细算了一下账:退耕地3760亩,每亩国家给生活补助160元,全村421口人平均就有1428元。
在哈拉直沟乡政府的统计报表上,我们见到,里外台村2006年的人均收入是2590元。 时值农历六月,站在里外台村高高的山岗上,漫山遍野一片翠绿,已退耕的耕地里很有规则地布满了竹节状、漏斗状的各种雨水集流坑,山杏、柠条、沙 棘、紫花苜蓿等作物在里面欣然成长。
寂静的山谷中,不时传来山鸡一两声欢快的鸣叫。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这里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 重的状况得到了有效地改善。
澳援项目,让脱贫之路走上快车道 2004年,沿着泥泞的山路,村里来了几个“老外”。他们一路走,一路看,山里的野草,地里的庄稼,学校里的娃娃,村里的巷道,甚至连水窖里的窖水也要仔细看一下。
他们,就是来自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专家。 他们将要在这里实施一个让当地老百姓受益无穷的项目——旨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国际援助项目。
为了使该项目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丰收,使项目区的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哈拉直沟乡党委政府从农科、畜牧、林 业、水利等部门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成立了示范区领导小组。同时,组织群众以提议表决的方式,选出了热心于群众工作且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10名群众代 表组成项目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于是,在省、县项目办及中外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澳援项目的各项工作在里外台村顺利实施: 2004年,投资10余万元,修建17.36公里的田间道路; 2005年,投资29万元,从东山乡大泉村引来自来水; 2006年,项目队长罗兰先生从新西兰争取资金5.6万元,用于村小学危房改造。同年,修筑全长60多米的防洪坝两处; 2004年-2006年,对全村劳动力进行科技及法律培训860余人(次),对56名村民进行电焊、汽车及挖掘机驾驶、烹饪等职业培训。
对管委会成员专门培训19次,组织管委会及乡项目办成员150余人(次)赴北京、内蒙等地考察、参观。 购置了脱粒机、粉碎机、条播机、翻转犁、机动喷雾器等农机具及磨面机、榨油机、压面机等,安装91个太阳灶; 购置桌椅20套,购置跳棋、象棋、篮球等文体器材和文化科技书籍若干…… 从2004年到2007年,项目办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治理生态和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于是,里外台村变了: ——山路全部实现“。
2.关于感恩学校资助贫困生的新闻报道怎么写
我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而去年的这个时候,因为家庭贫困,进入大学所需的高额学费及生活费是我心口的一堵高墙,由于团市委开展的xx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我受到您雪中送炭般的资助,使我的梦想得以实现。
进入大学后,我一方面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另一方面,我告诉自己:不能有依赖的思想,唯有自强才能自立。一年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也为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与工作经验,我先后尝试了发传单、家教及校园代理,勤工俭学,同时激励了自己努力拼搏、自强自立的意识。
我向您保证:今后我将勤奋学习,用好成绩来回报您对我的关爱,在此也向贵公司以及社会各界热衷公益慈善事业的好心人表达我的感谢及祝福,谢谢你们,祝福你们事业蒸蒸日上,美满幸福。
3.怎么写关于精准扶贫的作文
“啊,这里是清远吗?怎么比我想象的还要差啊。”不知哪一位同学说了一句。哦,对不起我还没有跟你说呢,今天是我们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同学一起来到了清远莲安希望小学去访贫。
我认识了一个名叫陈丽儿的大姐姐,她有一丝枯黄的头发,两双没有神的眼睛,脸蛋上的皮肤已经爆开了,我这时心里油然生出一种惜老怜贫的感觉。
我不敢再去想他们是多么的贫穷,因为我和她聊天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我拿起笔来问:“你有没有想过出来工作帮你的爸爸妈妈攒钱呢?”话音刚落,她走到栏杆旁,托着腮帮,歪着脑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口了:“其实我有过许多这种想法,可是有一天我实在是无法忍受这个想法了,我回到家里就跟我的爸爸妈妈说了。我刚一说完,妈妈就跑到了房间里大哭,而爸爸就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有点儿想哭的声音说‘这个畜生,我整天活里活外的攒钱,都是为了供你读书用的,可是你却把不想读书的思想告诉我们,你怎能让我和你妈妈有心思去干活啊。’爸爸说完了以后都痛苦起来,后来我也扑在了妈妈的怀里失声大哭,现在我再也没有不想读书的思想。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读好书,长大后,出来帮父母攒钱。”听完后,我已经热泪盈眶了,心里突然才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别人家境那么穷还要让他们的孩子读书,何况我们这些生在富裕家庭里的孩子呢!
谈完话后,我们来到了一个14岁的大姐姐的家。
在去她家的路上我不时闻到了猪屎和鸡屎的臭味,我真的不知道这里农村的孩子是怎样在这种地方生活的?
一进屋里,有一个专门洗衣服的天井,右手边就是房屋。来到了窄小的房屋,我只看见一台破烂不堪的电视机和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在里面,真是简陋极了。随后我们一起在他们家吃饭,然后我们就一一告别了。
这次我送了一本书给那位小女孩,我带回来的东西不止是番薯,还有那珍贵无比的东西。
4.扶贫作文怎么写
在当今社会,虽然有很多富裕的家庭,但是贫困家庭也不在少数。因此,为了让这些家庭的日子可以过好,便推出了“精准扶贫”这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对贫困家庭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孩子们上学,学费可以减半,人们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去医院看病也会有很大的优惠。
做好扶贫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农村,能不能实现稳定和谐发展的长远大局。扶贫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用五年的时间,使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基本解决贫困村群众安全饮水,使贫困村落后面貌有明显改善。
扶贫坚持攻坚与全局工作相结合;坚持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相结合;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等,总之就是让作文/贫困家庭负担可以减轻。
以前许多乡下都是泥泞小路,可现在政府国家都为农村人民着想,不仅为他们扑了水泥路,还为那些贫困户修建了现代化的小楼房,让那些贫困户可以不用住在一到下雨天就漏水的房子内,也方便了,在乡下上学的孩子,不用踩着泥泞去上学。
之前和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的李阿姨他们一家,就因此住上了好的房子。教育方面也有不少的例子,为了让24世纪的我们,长大后不是“文盲”,而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所以国家严格要求教育标准,并让贫困山区和孤儿院的孩子都上得了学,都有足够的课外书以及学习用具,让孩子们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我们幸福的同时,有人还在过着艰苦的日子,精准扶贫,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有利于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助于中国**执政兴国。
5.写一篇关于精准扶贫的作文手写2000字
精准扶贫我知道 最近一段时间,“精准扶贫” 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上。走在街头巷尾,我听到、看到最多的就是“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有怎样的“魅力”?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向爸爸提了出来。爸爸笑着说:“你跟我回一趟老家,就知道了!” 四月三日,爸爸带我回老家上坟祭祖。一路上,“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三到村三到户,帮民兴助民富”、“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好多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为沿途的农村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我用心揣摩着这些标语的含义,隐隐约约懂得了:肯定是要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好日子! 看到我不停念叨着墙头标语,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实行的一项惠民政策。具体体现为:下山入川,移民搬迁拔穷根;贴息贷款,扶持发展谋富路;资金帮困,支持上学跳农门……我听了,心情无比振奋:这下子,老家的面貌一定会大变样! 我们沿着武威著名的金色大道去老家。过了黄花滩,我马上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只见金色大道两旁,矗立着大片整齐崭新的瓦房,朱红色屋顶,洁白的墙壁,像小别墅。一座一座的小院连成一大片,看上去壮观极了。大片蓝色的养殖棚正沐浴着阳光,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仿佛看到,大棚里面正活跃着成百上千的羊羔,沐浴着阳光,茁壮的成长…… 爸爸告诉我,这里是古浪新开发的移民点。党和政府为了彻底解决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让山区百姓移民搬迁到这个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房子由政府出资修好,还给每家每户修了养殖暖棚,用来发展养殖业,切实帮助山区移民发家致富。还给移民区的孩子们修建了学校和幼儿
园,山区的孩子再也不用摸黑跑好远崎岖的山路去学校了,他们在优越舒适的环境里中学习和生活,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幸福! 到了老家,一见面,伯父就笑呵呵地给我们介绍情况。他说,这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除了移民搬迁,还给每家每户发放贴息贷款,让他们自主创业;为学生发放学费和生活补助,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多的四五千,少的好几百,彻底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我听了,忍不住插话:“这下,您们的日子比我们还要好!”伯父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返回的路上,一座二层小楼赫然矗立,看上去特别气派。爸爸说,那是村委会,里面有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室,院子里还有健身器材,乒乓球案等。农闲时节,移民区的人们可以坐在这里,像城里人那样读书、娱乐、健身,体验那种高雅的生活。我听了,心里羡慕不已。心想:精准扶贫就是好,不但扶物质上的贫,还要扶精神上的贫,真正扶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车子疾驶而过,车窗外闪过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村庄,“为民新村”、“利民新村”、“圆梦新村”、“幸福小区”、“感恩新村”等,每个村庄名字寓意深刻,使我再次感受到了国家对山区父老乡亲深深的关怀。这些普通的名字,同时也凝聚着千万百姓对国家帮扶政策的感恩之情,更让我为有这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路的所见所闻,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精准扶贫这个惠农政策的真实含义,它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带去了温暖,让更多老百姓走向了幸福之路,使得他们和城里人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共浴阳光,幸福生活!这次老家之行,也让我对国家政策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长大后为祖国奉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6.写一篇新闻怎么写
不知道你要写一篇什么样的新闻稿,一般说来,发布新闻应该以消息为主。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就是倒金字塔结构。一般说来,包括标题、导语、主体。
关于标题:尽量做到简洁生动,无须冗长,突出新闻的中心内容即可。从目前新闻学的发展来看,新闻标题越来越要求具有一定的文采。当年亚运会中国游泳健儿屡破纪录,摘金夺银,我记得有一张报纸的标题就是《撼山易,撼中国泳坛霸主地位难》。当然,也有平铺直叙,标题点出新闻的主要内容的。如:某某会议在某某地方召开;又如:某某领导在某地视察中指出(眉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类标题需要抓住新闻的主要方面。
关于导语: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写作技巧上,要抓新闻由头,即通过一个侧面反映新闻的主要内容。例如:“这次学习,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某某地的党课培训班上,某某学员这样对记者说。也可以开门见山,例如,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召开某某会议,某某领导出席了会议,某某领导主持了 会议,某某领导作了重要讲话。
关于主体:就是交代新闻背景,叙述新闻事件的经过。例如,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某地精心组织了这次党课培训班,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这次培训。为切实保证培训效果,市委精心组织,采取了何种措施;最后交代举办这次培训班的意义和效果等等。
在新闻学中,必须要有五个W,即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缺一不可,必须加以注意。另外,从现在新闻学的发展中来说,尽量避免用“最近、近日”等类词语,日期一定要明确。
7.精准扶贫的作文怎么写
枝头的花瓣正在怒放着,倔强的生命力,青春的朝气,在花开的一瞬间,太阳的光芒闪耀了大地。——题记十六岁的少年,正值花季。我们都各自怀揣着梦想,奋勇前进。也许,我们会为繁重的学习而感到苦恼;也许,我们会为情感问题而纠结;也许,我们会为自己一时冲动的决定而感到后悔;也许……也许会有太多的也许。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我们正值青春时节,怎么能让悲伤将我们的青春悄悄逝去。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百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人生苦短,为何不在这短暂的生命里,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幸福。悲伤不过是懦弱者的通行证,幸福才是勇敢者的暮志铭。朋友,我们为什么要悲伤呢?难道我们忘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春,每个人只拥有一次,既然青春这么宝贵,为何不珍惜它,把握它?为何不让它在我们的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在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应充实的度过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8.报道活动的新闻怎么写
一、标题。标题不宜过长,也不要太短,10-20个字左右,但是标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能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完全是看你标题拟的怎么样,所以,在拟标题的时候要择取活动亮点,简述活动内容,力求上口,夺人眼球。
二、正文。正文主要需要运用简单明练的语言概述事件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与对象(适当时可加入主、承办方)参加人物(尤其是出席嘉宾),也可简单加入事件的意义。其实就是新闻五要素(5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事what)。
三、注意段落布局,要美观清晰。注意稿件的新闻性,真实性不可更改;标题太过文艺化,网络新闻要一句话标题,副标题不太适合;导语千篇一律,没有将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部分吸进去; 稿件有细节描述,却抓不住重点,内容不丰富;人物原话引用较少,没有还原现场;新闻报道谨慎使用第一人称,只有当指谓群体时,才可能会出现我们这样的字眼。
四、概括陈述新闻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第二段,陈述活动内容(过程),要简结。第三段,写活动意义,影响。
扩展资料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新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关于扶贫的新闻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