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梅毒的护理诊断
治疗方法:治疗用青霉素G10~15万U/(kg·d),第一周按每次5万U/(kg·d),12小时1次,静脉滴注,1周后按每次5万U/(kg·d),8小时1次,共10~14天。治疗期间中断1天以上,则梅毒螺旋体可以繁殖,故整个疗程需要重新开始,疗程结束后应在2、4、6、9、12个月时追踪检测RPR、TPPA试验, 直至其RPR、TPPA滴度持续下降或最终阴性。
护理
2.1 消毒隔离: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认真做好床边隔离,治疗及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在行静脉穿刺时,要注意避开皮肤斑丘疹的部位,动作轻柔,不要碰破皮疹处的皮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患儿所用过的衣被、褥套等物品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洁,暖箱、蓝光箱用后要严格消毒。护士注意自我保护性隔离,操作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前后均要及时进行手的消毒。患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要集中焚烧处理,其他物品均要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2.2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每日为患儿沐浴,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皮肤,床铺清洁,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皮疹及破溃处涂PVP碘液,尿布每3小时更换1次,大便后及时更换,防止红臀。
2.3 口鼻腔护理:定时给予口腔护理,若有鹅口疮用制酶菌素甘油涂口腔1日3次,每次喂奶后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洁口腔内残留奶汁,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保持鼻腔通畅。
2.4 心理护理:患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梅毒,家长都很难接受,个别放弃治疗。告知家长先天性梅毒发生、发展经过,治疗、护理及预后等情况,让家长知道,只要坚持按正规治疗,先天性梅毒不是不可治愈的。同时家长也要积极治疗。注意保护患儿隐私,不要歧视家长及患儿。
2.5 出院指导:患儿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分别以2、4、6、9、12个月时回医院抽血复查RPR及TPPA滴度,RPR转阴后可以不用再治疗,先天性梅毒经过早期足疗程治疗,临床好转率可达100%,治疗3个月后滴度不降或下降缓慢, 重复一疗程治疗仍可达满意效果,RPR12个月转阴的92.5%。患儿母亲未经系统驱梅治疗或系统驱梅治疗后TPPA滴度仍很高者不适于母乳喂养,应改为配方奶。告知家长梅毒的传播途径及消毒隔离方法,为患儿出院后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无歧视的生活空间。同时要洁身自爱,避免不洁的性生活,防止患儿二次感染。
通护理的重
点是加强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皮肤及口鼻腔的护理,家长及时抽血化验。
算了,后天有时间给你找几篇相关论文,自己看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新生儿梅毒病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