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阮籍《劝进表》的翻译
《劝进表》是简称,全称是《为郑冲劝晋王笺》。全文如下:
冲等死罪。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冲等眷眷,实有愚心,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来矣。昔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耳,一佐成汤,遂荷「阿衡」之号;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自是以来,功薄而赏厚者不可胜数,然贤哲之士犹以为美谈。况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天下,朝无阙政,民无谤言。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羌戎东驰,回首内向;东诛叛逆,全军独克,禽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是以殊俗畏威,东夷献舞。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开国光宅,显兹太原。明公宜承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士嘉祚巍巍如此,内外协同,靡愆靡违。由斯征伐,则可朝服济江,埽除吴会;西塞江源,望祀岷山,回戈弭节以麾天下,远无不服,迩无不肃。今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然后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岂不盛乎!至公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哉?冲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不翻译了吧,满纸无奈的歌功颂德,看得人头疼。
2.袁世凯劝进表原文是什么
答案:“盖此次国体改革,为我国历史上莫大之光荣,不特征诛揖让无此宏模,即揆之外国之名誉改革,应亦未遑多让。尽善尽美,不容有罅隙之留。”
出处:《袁世凯伪造民意纪实》第13页
拓展资料:
劝进表的基本释义:
魏 晋 六朝 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 曹丕 代 汉 ,侍中 刘廙 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如 晋愍帝 为 刘曜 所杀, 刘琨 等即联名上表 琅邪王 司马睿 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3.阮籍《劝进表》的翻译
《劝进表》是简称,全称是《为郑冲劝晋王笺》。
全文如下:冲等死罪。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冲等眷眷,实有愚心,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来矣。
昔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耳,一佐成汤,遂荷「阿衡」之号;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自是以来,功薄而赏厚者不可胜数,然贤哲之士犹以为美谈。
况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天下,朝无阙政,民无谤言。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羌戎东驰,回首内向;东诛叛逆,全军独克,禽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是以殊俗畏威,东夷献舞。
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开国光宅,显兹太原。明公宜承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
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士嘉祚巍巍如此,内外协同,靡愆靡违。由斯征伐,则可朝服济江,埽除吴会;西塞江源,望祀岷山,回戈弭节以麾天下,远无不服,迩无不肃。
今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然后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岂不盛乎!至公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哉?冲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不翻译了吧,满纸无奈的歌功颂德,看得人头疼。
4.袁世凯劝进表原文是什么
答案:“盖此次国体改革,为我国历史上莫大之光荣,不特征诛揖让无此宏模,即揆之外国之名誉改革,应亦未遑多让。
尽善尽美,不容有罅隙之留。”出处:《袁世凯伪造民意纪实》第13页拓展资料:劝进表的基本释义:魏 晋 六朝 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
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
如 曹丕 代 汉 ,侍中 刘廙 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
如 晋愍帝 为 刘曜 所杀, 刘琨 等即联名上表 琅邪王 司马睿 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5.汉中王劝进表中,各大臣的排名是以什么为基准的
《汉王劝进表》中官员的排位分为三部分,依次为: 汉朝功勋、左将军属官、刘备手下的功勋大臣。
1、马超,原为一方诸侯,汉朝曾册封其为 徐州刺史、谏议大夫、偏将军、并州牧,投降刘备时,可以说,其地位 仅次于 刘备的左将军,故,其排在劝进表首位。
2、以许靖为首的 左将军的属官,幕府成员。
刘备当时为左将军,左将军的属官有 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篆、曹 等。
其中,许靖(左将军长史)、庞羲(左将军营司马)、射援(左将军从事中郎、左将军 议曹)、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 均为 左将军属官(至于诸葛亮,《三国志》记载:“先主定蜀,徵(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可见,诸葛亮同样是 左将军幕府(属官)中的一人)。
3、以关羽为首的,刘备阵营的功勋重臣。
刘备阵营,元勋是关羽、马超、张飞、黄忠等人。
6.劝的繁体字怎么写
“劝”的繁体字为劝。
劝(quàn):汉语中的一个动词,有说服和勉励之意,在古汉语中通“观”。与劝相关的文章有著名的古文《劝学》。
⑴ (形声。从力,雚(guàn)声。
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⑵ 同本义
劝,勉也。——东汉·许慎《说文》
劝防之事。——《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
则楚之应之也,必劝。——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注:“进也”。
子文无后,何以劝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四年》
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
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庄子·天地》
各劝其业。——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太公劝其女功。
所以劝之。——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⑶ 又如:劝进(劝勉,策进);劝蚕(勉励种桑养蚕);劝戒(劝勉警戒);劝相(劝助,劝勉);劝掖(劝勉扶持);劝督(劝勉督促);劝奖(劝勉鼓励);劝劳(劝慰;慰劳);劝农(奖励农事);劝慕(因受奖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倾心向善);劝惩(奖惩)
⑷ 劝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
肃劝权召瑜还。——《资治通鉴》
劝东游。——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劝君东游。
⑸ 又如:劝沮(劝阻);劝酬(劝酒);劝杯(劝人饮酒用的小酒杯);劝盘(放劝杯用的盘子);劝讽(婉言劝告);劝导(规劝开导);劝谏(劝说谏诤)
⑹ 勤勉;努力
荆王大说,许救甚劝。——《战国策·宋策》
⑺ 又如:劝赞(努力引见);劝心(努力进取之心);劝功(谓努力建功立业);劝务(勤勉努力);劝耕(努力耕种);劝业(努力从事其事业)
⑻ 通“观”。细看,看 。
称德度功,劝其所能。——《管子·君臣下》
⑼ 通“欢”。喜乐
以劝其心使犯其主。——《韩非子·八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