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话题作文“风波”怎么写
人生如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骇浪,因此,人的生活也会有起有伏,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风波。
风波的降临:
――下午就要数学考试了,10月的天空一片蔚蓝,但天气仍如夏天那样干燥炎热,似乎在为即将考试的我们大气加油。此时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的复习功课。
突然,我的同桌大叫了一声:“我的计算器呢?”此声音可谓惊天动地震耳欲聋。都市同学们的目光集中到她身上,只见她慌慌张张,手足无措地望着大家,似乎在等待着哪位同学会给予她理想的答案。只听同学们七嘴八舌的纷纷议论:“再找找看。”“我可没又拿!”“会不会是忘带了?”……“会不会是被别人借去了没还?”不知道是谁说了这句话,它在人群地一轮中,显得那么响亮,富有“哲理”。
“你,我刚刚不是把计算机借给你了吗?”她嘶叫真,并指着我,狠狠地盯着我,似乎恨不得想一口吃了我。“啊??我?”我呆若木鸡,难以置信地指着自己反问道。(我刚刚是借过,可我已经还了。)“肯定是你啦!”她坚定地一口咬定。此时班上鸦雀无声,一片寂静,人人都目不转睛的疑惑地看着我,好像已咬定我就是罪魁祸首似的。
我显得很无奈,但我并没有吞了这个“哑巴亏”,我诚恳地解释:“我已经还给你了。”“解释旧诗掩饰,你快还给我!”她吼叫道。这简直就是强词夺理,圣人也是有脾气的,我生气了,一声不吭的气冲冲的走出教室。“你,你不要再跟我讲话!”只听她气冲斗牛地对我吼叫。
就这样,整个上午我们谁也不理谁,谁也不愿意对对方说任何一句话,我们的座位之间也隔了宽宽的一道“楚河”。我们的心更是隔着一块大大的石头,多年“修建”的“友谊之桥”就这样被砸断了。想着想着,我的气便慢慢消了。甚至还有些懊悔,但我并没有首先打破僵局,仍然保持沉默。不过,说真的,这个上午真的很难熬啊!
下午,太阳炙烤着大地,仿佛在嘲笑我们。当我来到教室时,我愣住了,她桌面上确真地摆放着一个计算器!此时的我并没有生她的气,而是为她感到高兴,原来那股怒火早已飞到九霄云外,魂飞魄散了。回到座位,她羞涩地轻声对我说:“对不起,它原来在我的书下面!”我笑了笑,正要说什么,数学老师就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加油!”之后,我们又笑了笑……
真是一场意外的风波啊!都怪那本该死的书,不过总算雨过天晴。此时,我发现阳光是那么的温暖与明媚…
2.风波作文怎么写
家庭的风波 哪个家庭不会有“轩然大波”?哪家“风波”的平息没有一番曲折?然而,在我心中,那一次波折却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妈妈,这个故事的“女主人”,是一个好强的勤劳的农家妇女。爸爸,这个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封建意识在头脑里还有“市场”的普通农民。
家里还有两个“小不点儿”——我和弟弟。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那一次晚餐时,一家人围着桌子高高兴兴地吃饭,时而飘出爽朗的笑声——大家正摆“龙门阵”。话题转到“谁是当家人”这个题目上了。
爸爸说:“现在,正是男子汉在当家作主,比如国家主席、政治局委员,不都是男人吗?”“现在是男女平等,我们妇女也一样,怎么只是你们男人当家作主呢?”妈妈说道。“妈妈说得对,现在就是男女平等嘛!”学过法律常识的弟弟和我争着说。
“你们怎么懂得这个!我这一家之主,多少年来都未更改过,哼!你们现在这么小,竟敢‘犯上作乱’来了!”爸爸摆出了做父亲的架子。那样子,两目圆睁,双手叉腰,胡子上翘,真像一位教官在训斥他的小兵呢!妈妈不甘示弱,不听他的言语,索性走到另一间屋子里。
就这样,一场风波掀了起来! 第二天,“奇迹”出现了!怎么父母亲又和好如初呢?往日,那可得我和弟弟左劝右说的呀!哦,原来父亲发怒之后,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闷得发慌,随手翻开桌子上的一本作文,这是弟弟写的。当他看到弟弟在一篇文章里批评他的话时,脸红了……于是主动找妈妈道歉,一场风波平息了。
当你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许你认为这不足为奇。可是,在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度里,不知还发生过多少这样的事情啊!这不正说明我国的劳动人民在逐步摆脱封建意识的枷锁,走自己的道路吗?愿我们的社会新风尚不断发扬! 写家庭里的事是常见的题目,因为,家是温馨的港湾,每个人都在家中长大,所以这个题目,同学们并不陌生,然而,正是这样大家非常熟悉的题目,却不好写出新意来,因为写的太多了,不好跳出原有的圈子。
我看过许多写家庭生活的习作,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写家如何温馨,如何给自己温暖,自己如何爱自己的家;二是家庭产生了矛盾,有了风波,自己如何帮助解决,最后又和好如初,家里又传出笑声。我们习作的小作者却没有延用这两种方法,而是打开思路、努力搜寻材料的新角度,新立意,使不太新颖的材料写出新意,给读者出人意料的感受。
文章的开头,就直接点题,以“哪个家庭不会有轩然大波?哪家的风波平息没有一番曲折?”两个设问句,引出家庭风波这个题目,使读者了解到,小作者写的也是家庭风波,是很常见的材料,但小作者马上一转折“然而,在我心中,那一次波折却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为什么平常的风波却有着不平常之处呢?为什么这次风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激起读者疑问,吸引读者往下看,这就是这篇文章开头的妙处。紧接着,小作者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和各自的特点,而这些,正是家庭风波的火种:妈妈是一个好强的勤劳的农家妇女;爸爸是一个封建意识在头脑里还有市场的普通农民;两个小不点,我和弟弟。
使读者不但了解了这个家庭的组成情况,还因为妈妈的好强,爸爸的封建意识而埋下了产生风波的种子。材料安排的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这篇习作的又一特点,对于和中心关系重大的材料,一定要详写,对于和中心关系不大,但不交待读者又不明白的内容,要略写,使文章有详有略,有起有伏。
然后,习作写了风波的一件事,这件事又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安排的,在这里,小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家里的和谐气氛,为和风波形成强烈的对比。“围着桌子高兴地吃饭,时而飘出爽朗的笑声”,看出一家人和谐,融洽的关系,没想到,话题一下子转到“谁是当家人”这个题目上,由此引发了波折,由于爸爸有封建思想,认为男子汉在当家作主,还引出了证据:国家主席、政治局委员,都是男的,妈妈是个好强的人,哪能示弱,指出了现在“男女平等,妇女也一样,怎么非得男人当家作主”,弟弟站在妈妈一边,以法律的角度说出“现在是男女平等”,没想到,这些说法激怒了爸爸,因为,尤其是弟弟,敢于批驳爸爸,在爸爸看来简直是“犯上作乱”,气得了不得,看,小作者精彩的人物描写“两目圆睁,双手叉腰,胡子上翘,其像一位教官在训斥他的小兵呢!”多么逼真,多么传神,为什么爸爸这样?上文已经作好了铺垫——是因为爸爸的封建思想在作怪。
妈妈也不甘示弱,索性走到另一间屋子里。就这样,一场风波掀起来了。
这时,小作者一改大多数同学的写法,并没有把自己放在调和人的角度,而是直接写“第二天,奇迹出现了,父母和好如初了。”为什么说是奇迹呢?因为每次都是“我”和弟弟左劝右劝才能和好,而这次为什么一改常态呢?这正是奇怪的原因,也是这篇文章结构的奇特之处,然后,小作者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父亲在发怒之后,一个人闷得慌,随手翻开桌上的作文,这是弟弟写的,当他看到弟弟在作文中批评他的话时,脸红了,于是主动找妈妈道歉,一场风波平息了。”
写出出人。
3.作文:
尝味风波 今天下午两点多钟,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希望英语习作培训班参加培训. 上课了,王老师神神秘秘,笑咪咪地端着一杯水,这杯水看上去好象很浑浊,这时,老师发话了:"同学们,看了老师手里的这杯水,你们有什么想法?"话音刚落 ,同学们就赶紧举起了手,一个个都抢着回答问题,有的说这是脏水;有的说杯子里面放了盐,是盐水;有的说里面放了洗手液之类的东西```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直到老师说"停",同学们才闭住自己的乌鸦嘴.接着,老师又说:"我来尝一尝这杯水."同学们都大吃一惊,这杯水这么怪怪的,老师敢喝吗?不会是在耍把戏吧?我们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王老师开始尝了,只见王老师把手指伸水里,点了点,就上来尝了一尝王老师竟毫无变化地说:"这水没什么味道."王老师停顿了一会儿,又说了一句,"既然同学们不相信,那就让几个同学上来尝一尝吧!"话音还没落,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我非常幸运,老师不偏不斜地点中了我、谭恒翔.我洗完手,上去一尝,那味道啊,真有点说不出来,我皱起了眉头,咂了咂嘴巴,这时,王老师又说:"根据他们俩的表情,你们来猜一猜,这杯水有什么味?"同学们满脸疑惑,有的说是甜味;有的说是酸味还有的说咸味。
.到底是什么味呢?同学们都望着我和谭恒翔,希望我们俩能说出答案.老师说话了;"那我们就让徐漫芳和谭恒翔说出来吧!"我觉得是咸味,老师说,我说对了.可是,我们还有一个疑问,王老师怎么尝着无味呢?我们左思右想,最终,一个细心观察的同学说对了,原来,王老师是中指点水,食指尝,王老师真会耍把戏啊! 这个游戏使我领悟到一个道理:我们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4.作文《风波》开头怎么写
记忆仿佛还停留在昨天,视线似乎还定格在那个恶狠狠的眼神,定格在那一场波折……
——题记
路灯的光很幽暗,一道惨白的月光铺洒在幽静的小径上,发出零零微弱的光,照在我惨白的面容上。风阵阵吹来,在路的尽头朝我袭来,好冷,好冷……
想起那个恶狠狠的眼神,那双今天下午还直勾勾地对着我的眼睛,不禁鄂然泪下——那么轻易地就坠落下来的眼泪。我无意再往前走,不禁啜泣。在无人的小路上,散发出微弱的余音。那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眼前了,真是一场风波。
5.《风波》文章怎么写
星期五我们班举行了一次考试,只是小小的数学单元测验而已,却因为我和我的同桌而引起了一场风波。。。。。。
考试的成绩我是99分,同桌是82分。哦,忘了介绍我同桌了,他叫曹超,长着一个容量大大的脑袋。上学期才转到我们班的,呵呵。。。。。因为姓名读音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他就是我们班的“曹操”。
曹超的考试成绩,不及格是正常的,及格倒是不正常的了。其实,他还是很聪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曾亲眼看见他在不照抄任何人的情况下做出了一道我们几个尖子生都没有攻克的拦路虎哦。我想他的学习兴趣再浓一点,起码考试是可以及格的吧。
可是这次同桌及格了,老师却一点没有高兴的意思。。。。。。
下午的自习和第一节课考试,第二节体育棵的时候,老师留下了几个同学改试卷。因为我是被留在教室里改试卷的,所以成绩我早早就知道了,心中自然没有那种忐忑不安的兴奋与期待,而那些没有执行此项光荣任务的同学,在下面玩了一节课,这时是第二与第三节课之间的课间十分钟,许多同学聚集到教室外面,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里面改卷子的同学倒也配合,有个好事者爬到窗户上,大声地向外面的同学宣布他们的成绩,仪式有点庄严,有点滑稽。听到自己分数的同学,神情也是千姿百态,有的因为考的好而欣喜若狂;有的因为没考好而愁眉苦脸。也可能因为老师不在,同学们的表情就严重地反映到脸上。我正想着,老师却来了,她推开门,见教室外面乱哄哄的、教室里面也乱哄哄的,干脆手一挥,全班同学就挤进了教室
“叮铃铃。。。。。。。”的上课铃声恰巧在同学们争先恐后往教室挤的时候想起,特别像平时上课时的情景。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分数已经整理好了。虽然同学们大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可在那种嘈杂的情况下,谁敢保证没有听错呢,所以同学们现在还是心跳很快,想想,70多个人心跳都在加速是什么情景?——“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心跳。。。。。。。。”
终于,老师清了清嗓子:
“刘思雨,100分
常叶笛,99分
王雨,98分
。。。。。。。。。。。。。。。。
曹超,82分,”
老师念到这里紧急刹车,没有继续往下念,而是仔仔细细、翻来覆去地把卷子又看了一遍,又嘴里默念着把分数又加了一遍,没错,不多不少,还是82分。
于是老师又继续念分数,直到试卷都发完。我们班许多同学的脸上都是惊讶的表情,显然分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看来隔着玻璃传出来的消息还是不可信。可此时此刻同桌还是没有盼来他那张有始以来的82分的试卷。我的试卷已经发到我手上了,只错了一道简单的概念题,真是后悔S了。
忽然我听到老师叫我的名字,我迷惑不解地走上台去,老师递给我一张试卷,我一看,正是我同桌的。老师问我:“常叶笛,曹超是不是抄你的题了?”他的底子很差,我不相信他能得这么多。。。。。。
后来老师再说什么,我已经没有听到了,我的头翁翁直响,只听见自己说了一声:“可能是吧。”就抓起试卷跑到了座位上,我想我当时的脸色肯定挺难看,同桌做错了事,我还要跟着丢脸,我把试卷摔给同桌,问他是不是抄我的,真是可恶,他居然笑着点点头。
我那时觉得真是太可笑了,老天居然把那么宝贵的脑资源给了那么没有骨气的人,实在是太浪费了!
看同桌的样子,刚开始因为“考”的好而挺高兴,现在却害怕考的高回去没法交代。我趁机教育他说:“怎么了,嫌考的太高了?”不等他点头,我又说:“回去没法交代以后就别抄我的了!总之对你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咯~~~~~~”
最终,这场考试风波以我劝同桌,使同桌立下:以后绝对不抄常叶笛两道题以上的辉煌战果而结束。
现在,我真害怕下一场考试。。。。。。。
可以吗?不知道你是几年级的,实在是不知道该给你个怎么样的范文。
6.话题作文风波怎么写
风波
如让你看见这痛苦中的我
谁愿再掀起戌波
其实我与你好知心好清楚
但偏去制造苦楚
还愿看看你
看你想不想我
还愿看你心里可苦楚
其实你也痛彼此一般的多
问可有快乐分给我
今天忆当初
我只爱你一个
心里有句说话
要对你说清楚
可否息风波
你对我已不错
心里也暗暗认
我也有一点点错
还愿你再约我
到公园等我
忘掉了往昔开始过
其实我共你好知心好清楚
愿此际你在想我
其实我与你过往真开心过
留住那笑声于心窝
其实我共你早交出心一颗
应该带笑入爱河
共堕爱河
wu。。..
但愿大家言和
你与我都有点错
但愿大家言和
再与你相唱和
可以一看
7.作文:
家庭的风波 哪个家庭不会有“轩然大波”?哪家风波的平息没有一番曲折?然而在我心中,那一次波折却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妈妈,这个故事的“女主人”,是一个好强的勤劳的农家妇女。爸爸,这个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封建意识在头脑里还有“市场”的普通农民。
家里还有两个“小不点儿”——我和弟弟。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那一次晚餐时,一家人围着桌子正高高兴兴地吃饭,时而飘出清爽的笑声——大家正摆“龙门阵”。话题转到“谁是当家人”这个题目上了。
爸爸说:“现在正是男子汉在当家做主,比如国家主席、政治局委员不都是男人吗?”“现在是男女平等,我们妇女也一样,怎么只是你们男人当家做主呢?”妈妈说道。“妈妈说得对,现在就是男女平等嘛。”
学过法律常识的弟弟和我争着说。“你们怎么懂得这个!皮都还没有‘长伸',敢来说我?!我这一家之主,多少年来都未更改过,哼!你们现在这么小竟敢‘犯上作乱'来了!”爸爸摆出了做父亲的架子。
那样子,两目圆睁,双手叉腰,胡子上翘,真像一位教官在训斥他的小兵呢!妈妈不甘示弱,不听他的言语,索性走到另一间屋子里。就这样,一场风波掀了起来! 第二天,“奇迹”出现了!怎么父母亲又和好如初呢?往日得我和弟弟左劝右说的呀!哦!你听我说:原来父亲发怒之后,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闷得发慌,随手翻开桌上的一本作文,这是弟弟写的。
当他看到弟弟在一篇文章里批评他的话时,脸红了……于是主动找妈妈道歉,一场风波平息了。 当你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许你认为这不足为奇,可是在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度里,不知还发生多少这样的事情啊!这不正说明我国的劳动人民在逐步摆脱封建意识的枷锁,走自己的道路吗?愿我们的社会新风尚生气勃勃日新月异地变革吧。
8.风波作文怎么写
班级风波 “嗖!”她又向窗外扔了一团纸。
纸团成抛物线形落下,正巧打在数学老师的怀里。他一怔,停了下来,然后把那团纸摊开,看了看,而后又想了想,便抬头望了望楼上。
他断定这团纸是从哪个教室扔下的之后,便“噔噔噔”上楼了。老师一进教室就说:“你们班谁往楼下丢纸了?”她似乎没有听见老师的发问,仍在写作业。
“谁往楼下丢纸了?”老师提高了音调。她听见了,心中猛然一惊。
当她在惊慌中抬起头来时,发现这位陌生的老师那锐利的目光似乎正射向自己,她赶紧避开老师的目光,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是谁丢的?快站起来!”老师显然有些恼怒了。
她的心跳在加快,脑海里想着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她不知道到底该咋办。她犹豫着,思考着,终于,她“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
同学们的目光都汇聚到她身上。她好像呆子一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她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模糊了。她只知道:自己站起来了,并且将被这陌生老师大骂一顿。
老师低声嘟囔着走了过来。她的心弦绷得紧紧的,赶紧低下头看着那煞白的纸张及纸张上那模糊的字迹。
老师把那张揉过的纸平摊在桌面上,掏出笔,指着纸上一个题目的演算过程说:“这道题,你从这里开始就错了……”她先是一惊,而后便有心无心地听着,有意无意地记着。“不过你能做到个程度也很不错了!”老师说完便走出了教室。
教室里,她仍愣在那里,许久,她似乎懂得了什么,坐了下去,仔细地将那揉过的纸抚平,小心翼翼地夹在数学课本里。从此,这个女孩——我,就喜爱上了数学。
9.作文:
赛场上的风波
那天学校里举行了一场排球联赛。
我们几个人——我、卢平、小天、乔治积极应战,我们都不是那种对此项运动熟练的人,所以可想而知几个现学的人能打出什么样的成绩。
第一天训练,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会二传的,我接不住一传,胖胖的乔治跑不动,最小巧的小天连掂球都成问题,而最高的卢平却不会拦网和扣球。
赢球看来是没指望了,我们也就没好好训练。但是嘴上说不想赢,心里谁不想为自己争面子?因此,训练虽不积极,一个个点子已经在酝酿之中。
我们想出的第一个点子是,依靠我们的发球优势得分,可这个主意在我们看了其他班的训练后被否定了,看其他班的发球只有一个感受:他们是不是专业的??!于是只好想其他办法。
小天:要不我们先把裁判一球砸晕,然后他直接判我们胜。
大家:好主意,只有小天能想得出的好主意!
卢平:不行!万一裁判晕了之后直接判对方胜怎么办?
大家:也对!小天,什么烂主意?!
我:那要不我们先把对方砸晕?
大家:你当人家都像你一样啊!
乔治: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别老想着砸晕谁,这样不好!就算砸到小猫小狗的也不好呀!更何况砸重了还要赔人家钱。
教练:干什么呢?训练了!输,也要尽最大的力!
大家(深受启发):对!我们输也要输得光彩!
不能砸到人家!
于是大家进入了积极备战阶段。到了比赛时,我们抱着必败的决心上了场,哇噻!居然有好多人耶!好感动!
“哎!这边呀!找错地方啦!”声音未落,哗,人全跑到了隔壁场上了。
比赛结束,我们比预计的成绩还要差———本想得个精神安慰奖,没想得了个倒数第二,不过学校还是给了我们一个奖,原因是:我们在打得奇烂的情况下,仍能从上场笑到下场,并且一些言语还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这就是终极目的!
小天:我想哭。
大家:不要这么感动嘛!
小天:不是,那么多人看咱们比赛,原来是为了看笑话!哇呜呜!
风波到此结束,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挺悲哀的。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