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茅台酒文化
茅台酒不可克隆的秘密
茅台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深受世人的喜爱,被誉为国酒、礼品酒、外交酒。它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其优秀品质和独特风格是其他白酒无法比拟的。
【第一个秘密:独特的地域环境】
茅台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我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第二个秘密:特有的红缨子高粱】
茅台酒生产所用高粱为糯性高粱,当地俗称红缨子高粱。此高粱与东北及其他地区高粱不同的是,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茅台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单宁,通过茅台工艺发酵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茅台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关,也是茅台酒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第三个秘密:复杂的酿造工艺】
如果说茅台酒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就是能工巧匠之妙。概括茅台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指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茅台酒基酒酒龄长。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须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茅台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6个月才能流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茅台酒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台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醇香味美,加上茅台酒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体现茅台酒的价值,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点。
茅台酒工艺的季节性生产指茅台酒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茅台酒生产投料要求按照农历九月重阳节期进行,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随时投料随时生产的特点。采用九月重阳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节;二是顺应茅台当地气候特点;三是避开高营养高温生产时节,便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微生物体系,选择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阳是中国的老人节,象征天长地久,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茅台酒的文化
(一)历史文化(摘自人民网) ●1915年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质奖章, ●公元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把“茅”做为“祝捷酒” ●公元1941年,中国远征军把“茅”作为“随军专用酒” ●公元1944年,前苏联政府把“茅”作为“外交礼宾酒” ●1949年10月1日“茅”酒作为“开国第一宴庆典酒”款待中外嘉宾 ●1953年2月根据贵阳市财经委员会的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人员来到恒兴酒厂,宣读了政府接管恒兴酒厂的文件,此后地方政府在恒兴酒厂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即现在的贵州茅台酒厂,至此恒兴烧坊遂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今日酒古风重现,其质玄醇,其体澄清,其香幽雅,其味盈和,一饮动情,再饮感心,三饮忘忧,畅饮之,则灿烂精神,荡气回肠. ●历史文化名酒―――1946年**在重庆红岩村宴请民主人士,席间指着茅酒瓶说:“长征过茅台镇时,当地群众捧出酒来欢迎我们,战士们用它治疗伤口,止痛消炎,治疗感冒,喝了可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困难。
所以,红军长征胜利,也有茅酒一大功劳。抗战时期酒就已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代名酒之首。
●国酒的开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晚,**在北京饭店举行开国第一宴,**亲自安排调用库存于北京饭店的一百多瓶“茅”款待中外嘉宾,共庆建国。
“茅”获此殊荣,是茅台酒称为国酒的开端。 ●政治酒―――茅酒曾经作为国共两党共同推崇的政治酒。
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双十协定”签订后的宴会上,**与**举杯共饮茅酒。茅酒曾经多次见证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并作为国共两党曾经共同推崇举杯的政治酒频繁使用。
●外交酒―――1944年前苏联政府将茅酒作为外交礼宾酒使用,此后中国政府及领导人一直将茅台酒作为中国政府的外交酒。 ●健康酒―――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用“茅”宴请尼克松总统时说:“长征路上,茅酒我们包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
”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是事实,但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原因现在还是一个秘,从对长期饮用茅台酒的人群调查中发现,长期喝茅台酒的人绝大部分肝功能很好没有肝病、肠、胃很好,普遍精神、气色很好且人显年轻较一般人健康长寿。
(二)酿制工艺特点 茅酒生产工艺特殊。赖茅酒的酿制,每年重阳分两次投料,同批原料要经九次蒸煮,八次摊凉,加曲加药、高温堆积、入池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然后要经三年以上贮存,再精心勾兑,方能包装出厂。
一瓶酒从原料进厂到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其香气成分极其复杂,使产品风格独特。
喝酒时感到不燥辣,容易上口,幽雅细腻。 (三赖茅酒的健康卖点 为什么说茅是绿色康健的呢? ●茅酒由于酵藏时间长相对来说,易挥发物质少,所以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健康。
茅酒中易挥发物质少,不易挥发物质多,对人的刺激小,不上头,不辣喉,不烧心 。 ●茅酒的酸度高。
茅酒有酸、甜、苦、辣、涩五种味道。赖酒的酸度是其他酒的3至4倍。
茅酒的酸成分,主要又是以乙酸 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
西医也认为食醋有利健康,道教、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身功能。 ●茅酒的酚类化合物多。
有专家指出,干红葡萄酒之所以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是由于干红葡萄酒中酚类化合物多。赖茅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他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赖茅酒和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茅酒的酒精浓度科学合理。茅酒的酒精浓度53%(V/V)左右,而其他名优白酒的传统酒精浓度在60%(V/V)左右,有的高达65%(V/V),根据科学测定,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
有个经典试验,用53.94毫升纯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结果总容积不是l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再加上茅酒还要经过长期贮存,所以缔合更加牢固。
实践证明,茅酒的电导率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充分证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来越小,有利健康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喝酒时感到不辣喉,醇和回甜。
●茅酒是天然发酵产品它不同于酒精和其他白酒。茅酒工艺非常科学合理,其产品完全用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酒,精心勾兑而成,香味成分及相互间的配比很科学合理,使茅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目前,国内外分析水平尚不能达到检测出赖茅酒所有成分的水平,因此不像有些名优白酒找到了某种物质为其主体香(赖茅根本不存在像其他酒一样的一种香味物质是其主体香)。找到了主体香,这既是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主体香不够时可添加非发酵的香味物质,所以相应的香料厂、调酒液厂应运而生,这对茅酒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茅酒不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 ●经化验茅酒中有SOD、金属硫蛋白等物质的存在。
我们知道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主要功能是“一清四抗”,即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及抗衰老。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多了,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肝的星状细胞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后,它就。
3.茅台酒厂的企业文化
企业使命——弘扬国酒文化 追求创新卓越
企业愿景——享誉全球
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 以质求存 恪守诚信 继承创新
企业经营理念——理性扩张 统筹发展
企业决策理念——谋则科学民主 定则果断执行
企业人才理念——以才兴企 人企共进
企业领导理念——务本兴业 正德树人
企业精神——爱我茅台 为国争光工艺技术
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制酒过程需经九次蒸煮(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接酒是其独特工艺,其中高温制曲和高温接酒对中国白酒工艺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长期储存是茅台酒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白酒行业独具特色。
精妙绝伦的勾兑技术和理论由茅台率先提出,是对中国白酒行业的重大贡献之一。
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的划分和总结,对中国白酒香型划分和浓香型白酒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GB18356-2001 《茅台酒(贵州茅台酒)》既是国家标准,也是企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在白酒行业绝无仅有。
独特的空气、气候、地理、水文环境,使茅台酒不能异地生产,在全国白酒行业也是绝无仅有。
茅台酒已通过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被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在全国白酒行业,迄今只有茅台酒集此三者于一身。
中国加入 WTO ,全国经济一体化,给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国酒茅台将以铸造一流企业为愿景、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为发展方向,向着更快、更高、更强迈进。
4.茅台的文化研究
几十年来民间收藏茅台酒之风日盛,伴随着收藏,对茅台酒的文化研究也逐渐兴起,形成了一个专门研究茅台酒的群体,通过多学科交叉透视茅台文化现象,其研究及成果被称为“茅学”。
茅学不仅涉及自然科学,也差不多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 1935年3月16日,红军攻占茅台。
为了保护遐迩闻名的茅台酒生产作坊不受损失,军委政治部分别在茅台镇上生产茅台酒最多的成义、荣和、恒兴三家酒坊门口贴上布告:“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于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甑、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从这张通告中可以看出红军对民族工业、对知名产品的高度重视。为了欢迎红军,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
茅台酒好,当时红军的很多高级领导人都知道。红军工兵连长王跃南回忆说,他与**的警卫员陈昌奉从酒坊买酒回来,正巧碰上**同志,**问,你们提的么子?陈昌奉回答,买的酒,驱驱疲劳擦擦腿。
**笑着说:“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不过,用这酒擦脚太可惜了!”然而,对于当时的红军队伍来说,茅台酒恢复疲劳的功能和治病疗伤作用更是终生难忘。据参加过长征的我军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后来回忆:“1935年3月,我们长征到贵州仁怀县茅台镇。
由于长途劳累和暂时甩掉**军队的围追堵截,大家都希望能轻松一下。著名作家成仿吾在其《长征回忆录》中写道:“因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用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
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自长征途中与结下不解之缘后,**经常向同志们介绍:“这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了金奖的茅台啊!”抗战末期,**在重庆曾经对作家姚雪垠说:“1935年,我们长征到茅台时,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来欢迎,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脚腿伤口,止痛消炎,喝了可以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一大困难。
红军长征胜利了,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茅台酒虽然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贡献,但是它从被尊为“开国第一酒”到两年后的中国“国酒”,却是在全国性的评酒会上评出来的。
1952年9月,中国有史以来的全国第一届评酒会在北京举行。**总理不仅批准举行评酒会,而且再三叮嘱,要认真组织,严格把关,评出好酒。
评酒会由中国专卖事业总公司主持,全国各地送来了上万种参评样酒,到评酒会正式开会前,已筛选出103种酒样供评酒会品评。经过来自全国的酿造专家、评酒专家及学者的认真评品,最终选出并命名了中国八大名酒,茅台酒名列榜首,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的国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评选,既是历史的认定,又是人民的认定,茅台酒被评为国酒当之无愧!从此以后,茅台酒作为国酒,不仅成为规格最高、彰显高贵的国宴酒、外交礼仪酒,而且成为中国民间弥足珍贵的上乘佳品。同时,党和国家为了茅台酒的生产和质量保证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即使是在“**”中,身患重病的**总理仍在强调“不准污染茅台河水”。 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瓶50年的陈酿茅台,并为茅台酒厂颁发了收藏证书:“兹因茅台酒与共和国的世纪情缘和卓越品质而尊为国酒,暨在共和国五十华诞中以窖藏五十年之‘开国第一酒’晋京献礼而誉为历史见证和文化象征。
现我馆接受贵州茅台五十陈酿酒捐赠,并予永久收藏。”这份收藏证书,从一个侧面明确地肯定了茅台酒与中国革命的红色情缘、特殊贡献、卓越品质,以及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尊贵而崇高的地位。
茅台酒有着名冠世界的历史 ,作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的贵州茅台酒,名冠四海的历史是从1915年开始的。几乎可以这样说,在此之前,古老的中国虽然有着悠远的酿酒历史,有着丰厚的酒的文化渊源,有着风格各异的众多美酒,但还没有哪一种佳酿能够冲出华夏大地,香飘环宇,并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但是,茅台走出去了,代表中国传统白酒的最高境界走出去了,初次飘洋过海就一鸣惊人,首次登台亮相便饮誉世界。也就在这届国际博览会上,经过各国评委反复比较、品评,一致认为茅台酒色、香、味俱佳,堪为世界名酒,于是,与法国的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共同被评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并授予金牌和奖凭。
茅台,从此走上世界舞台,从此高踞世界三大名酒的宝座。茅台酒获得国际金奖,成为世界名酒,偶然中蕴涵着必然,这个“必然”,就是茅台酒佳韵天成的独特风味和亘古相传的卓越品质。
获奖之后的茅台从此声名大振,供不应求,成为当时中国各种重要社交场合中的头号名酒,也成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知名度最高的惟一名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没有被明确为“国酒”的茅台酒其实早就具有了“国酒”的意义,早就被国人赋予了“国酒”的巨大信任和至高荣誉。
**第一次赴苏联赠送给斯大林的礼品之一就是茅台酒;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外交战线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说茅台酒功不可没;尼克松首次访华,打破中美关系坚冰后。
5.茅台国酒文化城相关资料
作为国酒的产地与红军长征途经之地的茅台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经建设成为以 国酒文化、红军长征文化、赤水河自然风光三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区,区内具有上百个古朴 秀美的景点,主要有赤水河小三峡、十里长滩、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国酒文化城、怀阳 洞国嘉陵江洞穴探险和攀岩基地等等 贵州茅台享誉四海,是我国的“国酒”。
茅台酒是以它的产地命名的,它产于贵州省西南部仁怀市西13公里处的茅台镇,该镇因而也被称为“国酒之都”。酒镇茅台前临赤水(当年红军长征曾四渡赤水),后依寒婆岭,酿酒条件得天独厚,早在汉武帝时期,当地人便已经开始酿酒,到盛唐时代,已经酿出美味的蒸馏白酒,这可能便是茅台酒的前身。
现在,茅台酒已经与法国的“白兰地”和英国的“威士忌”齐名,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 作为国酒的产地与红军长征途经之地的茅台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经建设成为以国酒文化、红军长征文化、赤水河自然风光三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区,区内具有上百个古朴秀美的景点,主要有赤水河小三峡、十里长滩、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国酒文化城、怀阳洞国嘉陵江洞穴探险和攀岩基地等等。
交通:先从遵义到仁怀(2小时左右车程),从仁怀有专线车到茅台 茅台国酒文化城是中国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三年艰苦努力而建成。国酒文化城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建有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的七个馆。
每个馆均体现了各个时代建筑美学的典型风格:汉馆古朴巍峨,唐馆富丽堂皇,宋馆古典玲珑,元馆粗犷明快,明馆精巧别致,清馆华丽凝重,现代馆明晰流畅,洋溢术指标的严谨等酒文化多姿的风采,反映出人们在造酒,用酒,饮酒过程中表现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精神情操等酒文化的核心内涵。 茅台国酒文化城纵贯千年历史,充分展现了皇宫内争权夺利的刀光剑影;王族宦臣的权谋机变勾心斗角;疆场拼杀的铁马金戈;外交场合的唇枪舌剑;长亭阳关的闻离悉别恨;骚人黑客的慷慨高歌;饮酒作乐的市井百态……。
6.文台酒的文台文化
文明酒 文化酒 文人酒 文艺酒
文化茅台镇,酿造文台酒。
文明茅台镇,酿造文台酒。
文化茅台,神奇文台。
喝文台酒,品酒文化。
喝文台酒,做文化人。
喝文台酒,做文明人。
传承文化,酱香文台。
文化美酒,酱香文台。
贵州文台酒,文化新风向。
贵州文台酒,传承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