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的砚怎么写

1.形容砚台的句子

七律 酬张枚大兄惠赠澄泥砚

君惠赠自情长,从此珍藏砚一方。

润泽澄泥濡紫笔,论交潘陆尽华章。

幸哉来日茶烹雪,误却初春锥处囊。

歌凤接舆知世运,北窗高卧任炎凉。

黄庭坚诗题澄泥砚

北宋时,大书法家黄庭坚与名人何书铭有隙。唐宋盛行墓志,何生前写好铭文,想让黄庭坚在其死后为其撰书,病危时嘱咐其子,把其珍藏多年的一块铜雀台瓦送给黄庭坚,待黄收下后再明其意。因三国时曹操建造铜雀台的瓦是用澄泥制作的,后人用来做砚不伤笔、不渗水、易发墨。至北宋传世甚少,当时文人雅士对此钟情有加。何书铭死后,其子遵父遗言而行,黄庭坚看到铜雀台瓦后,视若拱璧,欣然为何书铭写了墓志。后来黄庭坚把此瓦制成砚台,并为其作铭镌刻于砚背,其铭曰:

邺城宫殿已荒凉,

依旧山川半夕阳,

古瓦凿成今日砚,

待教人世写兴旺。

清乾隆御铭题刻诗文,山水,浮雕福寿龙纹澄泥砚.砚身前端所刻文字内容为

清乾隆御铭臣董诰

幽人得天趣,

竹室在山间,

永怀当盛世,

所乐在人和.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辙 朝代:宋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代】

【诗文】: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

2.砚台的砚最早在哪部古籍或者诗词中使用过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字部》 ·砚 《唐韵》吾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倪甸切音。

《释名》砚,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说文》石滑也。

《长笺》滑训利,利犹厉也,与硏摩同义。《文房四谱》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篆,曰帝鸿氏之砚。

《周武王·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又姓。

《元文类》国子监司业砚弥坚。 又《字汇补》古典切,音蹇。

濡石也。 《正字通》说文硏砚音义俱分,今俗合为一。

[2] 砚,俗称砚台,是汉族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

古代汉族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最常见的砚台的制作材料是石材,有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来自安徽歙县的歙砚,来自甘肃南部的洮砚,来自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这四种砚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又称作端溪石砚,位列四大名砚之首。

另有“南端北易”之说,“易”指河北易水砚。 歙砚(王耀作品)此外唐开始使用铜雀台遗迹上的砖所做砖砚流行一时。

苏轼藏有唐代许敬宗砚,在黄州沙湖民家时得吕道人沉泥砚,苏轼说:“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馀事也。”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写信给黄庭坚:“或谓居士:‘吾当往端溪,可为公购砚。

’居士曰:‘吾两手,其一解写字,而有三砚,何以多为?’”苏轼有诗纪念亡友石昌言:“非人磨墨墨磨人!”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北宋末何蘧《春渚纪闻》记载宋徽宗召米芾写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砚,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曰:“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

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皇帝答应他,米芾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便急着把砚台抱回,连衣服都染黑了。徽宗叹气说:“颠名不虚得也。”

明末吕留良有嗜砚之癖,自言“予幼嗜砚石,所蓄不下二三十枚。”,黄宗羲曾赠给他一方八角砚,这砚台是梅朗中从传教士手中得到的龙尾砚。

康熙时林佶、余甸皆嗜砚,余甸题有〈中洞活眼砚铭〉:“莫精于中洞,粹然者其出水之芙蓉,莫良于眸子,然者晓星之当空。”。

明清时士子曾以燕子石制砚,所谓的燕子石其实是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风韵别致,且易于发墨,深为书家所珍爱。王渔洋《池北偶谈》载:“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

张延登死后,其砚落入浙抚张勄手中。孔尚任对多蝠砚咏赞不绝:“张家两中丞,得失如轮转;一砚供二贤,前后荷殊眷”。

台湾浊水溪所产之“螺溪石”,经琢磨而成的砚,称“螺溪砚”,由于色泽雅美,发墨佳良,而且严冬不冻,贮水不干,亦为稀世之宝。 编辑本段 历史 砚 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

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种石头。产石之处,必然有石工,所以产砚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

七十年代末,在陕西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套绘画工具,其中有石砚、研棒及砚盖,距今约7000年左右。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墨砚,是用鹅卵石打磨制成。

不过,那时的墨为天然矿石,因而砚还需用研棒辅助,才能将墨磨至细。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

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著名的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

端砚产于广东端州(肇庆市)东郊端溪,唐代就极出名,李贺有诗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

温润如玉,磨之无声,发墨光润。石上且有鸲鹆眼等自然纹理,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

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

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端砚资源缺乏,名贵。

3.砚台的介绍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徐公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4.为什么砚台要叫砚

砚,研墨工具。由于墨汁的广泛使用,砚台的实用价值越来越低。砚,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一种名砚的历史,可以写一部很厚的书。砚有许多名称,大多是从古代名家、诗人、书画家的诗句中来的,多数人认可,名字就算定了,所以砚的别名很多。略说如下:

(1)石君。宋代苏东坡曾为婺源龙尾山“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过一篇传记——《万石君罗文传》,里面记载:“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由此而得名。例如,清代王继香的《七星砚铭》曰:“北斗啖啖孕石君,繁忙上腾昌斯文。” 不管是什么材料制作的,也统称石君。例如铜砚、铁砚、竹砚、瓦砚等,都可统称石君。

(2)石友。古人特别珍惜“情”,读书人都把书斋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所以砚被俗称为石友。宋代王炎有诗曰:“剡溪束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纸,“石友”指砚。广而传之,众皆称砚为石友。

(3)墨侯。例如,唐代文嵩以砚拟人,曾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以后,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宋代王迈中《除夜洗砚》曰:“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4)墨海。砚的别称,一般称大的砚台,也有称为海砚的。例如,宋代苏易简《文房四宝》载:“惜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刻文曰:‘帝鸿氏之砚’。”这就是传说中制砚的开始。宋代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刊入清代高凤翰《砚史》那方题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的大瀛海澄泥砚,即是墨海的典型形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代翟灏《通俗编》曰:“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5)墨池。一般称小的砚台。即大砚称“海”,小砚称“池”。也有把墨盒称为墨池的。

(6)墨盘。一般是比较浅的砚台的俗称,通常指像盘子状的较大型砚台。

(7)墨田。“墨田”是耕耘的意思,研墨如耕田。田在这里主要表示大,能“种墨”的地方,理解为砚。

(8)砚山。依石头的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所以叫做砚山。明代高谦《遵生八笺》曰:“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

(9)砚池。有一种砚的形状是凹形,称作砚池。晋代傅玄《砚赋》云:“芦方圆已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说的就是这种砚。砚池,是指在砚的一端有一个蓄水池,为研墨加水方便而设的,大小不定,深浅不等,据石的形状而定。

(10)砚瓦。俗称瓦头砚,又叫瓦砚。秦汉时用的建筑瓦当,多采用澄泥治成,后来被人们改制成砚。例如唐代吴融《古砚瓦赋》曰:“勿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邵氏闻见后录》曰:“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为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11)研磨器。对原始砚的俗称。在新石器时代,研磨石墨或其他颜料的器具。例如,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一套绘画工具中就有研磨器,被称为 “始祖砚”。

砚的别称,还有多种,例如,清代王继香《醉庵砚铭》曰:“昔人号砚曰润色先生,曰岩屋上人,曰铁面尚书,余独取其静而真也,谥之曰静真先生。”“润色先生”,早在唐代女诗人薛涛诗《四友赞》中提及,曰:“磨润色先生之腹。”称砚为“润色先生”。再如,“徐公”,专指鲁砚中的“徐公砚”。书法家舒同,曾为此砚题词曰:“美哉徐公”。不知道的,可能认为“徐公”是指人,实则为砚台的俗称。徐公砚产于沂南县(原属临沂)徐公店村附近。早年《临沂县志》曰:“徐公店,县城西北75里,产石可为砚,其形方圆不等,边生细碎石乳,不假人工,天趣盎然,淳朴雅观。”“徐公”石色有蟹盖青、鳝鱼黄、沉绿、生褐、绀青、橘色等,有数色同现一石者,极为调谐雅静,世之罕见。若用此石制砚,其砚亦珍贵也。

5.描写砚台的句子有哪些

1.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 清 · 郑板桥《沁园春·恨》

2.一砚梨花雨 —— 宋 · 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3.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 唐 · 李商隐《乐游原》

4.就砚旋研墨 —— 宋 ·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5.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 唐 · 李白《冬日归旧山》

6.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 唐 · 温庭筠《雪二首》

7.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 唐 · 周贺《冬日山居思乡》

8.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 —— 宋 · 吴文英《水龙吟·寿梅津》

9.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 唐 · 贾岛《戏赠友人》

10.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 唐 · 郑谷《燕》

11.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 宋 · 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12.看半砚蔷薇,满鞍杨柳 —— 宋 · 文天祥《齐天乐·庆湖北漕知鄂州李楼峰》

13.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 唐 · 李远《咏壁鱼》

14.觅得归来临几砚 —— 宋 · 李之仪《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15.一池砚水太平洋 —— 现代 · 于右任《浣溪沙 寿张大千先生六十》

16.清诗未就冰生砚 —— 宋 · 苏轼《蝶恋花·密州冬夜文安国席上作》

6.砚台怎么用

砚台使用方法;1、如何研墨 研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圆圈式,一种是上下拉锯式,可看个人喜好。

个人比较推荐大圆圈式,这样研磨的范围更大,不会只集中在某一区域,砚堂使用更均匀。研磨时,按墨要重,移动要慢,边磨边加少量加水,不要心急,这样磨出来的墨才浓艳均匀。

2、不用宿墨 尽量每天新鲜,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宿墨伤砚质,同时也能呈现最好的墨色。磨好的墨汁若放到第二天或更长的时间才使用,墨汁有胶性,会因天气影响而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墨色渐灰暗。

《屠隆考余事》云:“日用砚须日洗去其积墨败水,则墨光莹润。若过一二日,则墨色差减。

3、不常用的砚台要保持干净 砚要经常保养它,才会容光焕发,若是冷落了它,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的,可以避免碰撞损伤,也可以防止灰尘。4、不要放在阳光下暴晒,会影响石质,同时也会使砚盒变形 端砚忌常置于阳光照射的地方,或者暴露在干燥的空间,这样会使砚石逐渐失去滋润,会出现干燥、爆裂等情况,使研磨出来的墨亦相对减弱甚至失去原有的优点。

另外,尽量不要让砚台和金属、玻璃器物有“亲密接触”的机会,因为这些硬器物很容易把砚台刮伤。5、形成“包浆” 经常在手上把玩,擦拭的砚台,表面会变得更平滑,如小儿肌肤般油润光泽,形成“包浆”。

把玩、擦拭、使用得更加频繁,“包浆”也会愈加明显。6、如何退蜡 砚厂的砚台在出售之前大部分已上蜡保养。

客户购买回去以后,可用1000号以上的水砂纸湿水打磨一下砚堂,先把蜡退去,再使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砂纸法”吧。在水帘洞购砚时,为了方便大家,都会配一小张2000号的水砂纸供大家退蜡,也可称之为“开砚”。

除了砂纸,另一种退蜡的方法是用杉木烧成木炭粉末沾水,以毛刷磨砚堂数遍,然后清水洗净。因相对麻烦,所以一般较少使用这种方法。

7、养砚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水养” “水养”就是把砚台放在水里,保持滋润。特别是老坑,未开采出来之前常年水浸,石质非常滋润,出土之后就开始风化了,所以水养是一种不错的好方法,很多砚友家里就放一个大鱼缸,里面除了水养一些砚台外,还有几尾小鱼相伴,非常雅致,一举两得。

当砚台长期不使用时,可用上蜡的方法对其进行保养。砚台上蜡就如家具上漆一样,既可保护材质,也能增加美感。

同时也可以防止风化,使端砚的美丽珍贵石品花纹可以清晰呈现。拓展资料 砚亦称为研,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

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

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

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

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徐公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7.砚台第一次怎么用(写大字的),要用开水烫么,还是直接到凉开水研

千万别用开水烫。

有的商家卖砚台,喜欢涂点蜡,显得光洁。按理说,砚堂是不能涂蜡的,涂上不发墨。

检验砚堂有没有蜡,只需用清水把砚堂全部浸湿,再把水倒掉,如果残余的水均匀地附在砚堂表面,说明砚堂是干净的,可以直接用;如果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是干的,说明上面有蜡(也有可能是油脂,被手摸得太多,就会沾上少量油脂)。

发现有蜡或者油脂,可用废牙刷蘸洗洁精刷洗砚堂。冲掉洗洁精,重复上面的检验,如果还是不行,说明蜡层较厚。可往砚堂挤点牙膏或者去污粉,用布搓一遍(边角处用牙刷刷),以磨掉表面的蜡质。这样就可以用了。

以上办法我都用过,并且是清洗高档砚台,效果不错,也不伤砚台。

8.古时的墨及砚台是怎么做的

(二)墨的制造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最早记述制墨的方法。

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一书卷十六《丹青》篇的《墨》章,对用油烟、松烟制墨的方法有详细的叙述。墨烟的原料包括桐油、菜油、豆油、猪油、和松木;其中以松木占十分之九,其余占十分之一。

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

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

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

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烧油取烟法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引苏东坡诗《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解说是扫灯烟制墨。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有一段文字记载烧桐油制墨法:“迩来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盆碗,燃以桐油,上覆以一碗,专人扫媒,和以牛胶,揉成之,其法甚快便,谓之油烟。

或讶其太坚,少以松节油或漆油同取媒,尤佳。”(《云麓漫钞》卷第十)。

明《天工开物》记载的烧油取烟法:将桐油、清油或猪油放入油灯中点燃,油灯上方有铁盖收集油烟。每一位熟练的工人可以掌管200盏油灯,动作要敏捷,否则油烟过老。

然后用鹅毛刷轻轻将铁盖表明层的油烟刷入纸片上,这是上等油烟,造出的墨精美有光泽。铁盖里层油烟,必须用力刮下的是次等油烟。

每斤油可刮取约一两上等油烟。 烧松木取烟法 在地上搭长十几丈(1丈=3.3米)长的竹棚,用纸和草席密封,竹棚和地面联接处,用泥土密封。

竹棚上每隔一段开一个烟孔,竹棚内用砖铺通烟道。 斩取松木必须将松树干底部钻洞,点火烤树干,让松香流净,即便残留一点松香,烧出的松烟,质量不好。

将松木斩块堆入竹棚,从竹棚前端点火,连烧几天,松烟从竹棚前端向竹棚后端弥漫,待冷却后便可以入竹棚刮取松烟。从竹棚后段刮取的松烟叫清烟质量最好,供优质墨料,中段刮取的是二等松烟,叫“混烟”,用做普通墨;前段刮取的松烟叫“烟子”,供印刷用。

墨烟处理 明代文献中通用的有两个方法: 筛选法:用细绢筛将油烟或松烟筛选出细净均匀的墨烟。 沉淀法:油烟或松烟放入水池中,久浸沉淀,上层细而匀是精料。

配料 制墨的配料各家不同,常常秘而不宣。通常包括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 如丁香、紫草、秦皮、苏木、白檀、苏合香、珍珠等。

各种配料有一千种以上。 捣练 将烟料和配料和成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或用铁锤锤击烟料团一万次成为墨团。

墨锭 将墨团分成小块放入铜模或木头模中,压成墨锭。墨锭形状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月形、圆柱形、鸟兽型等;图案有弥勒佛、十二生肖、松、凤、鹤、鱼、鸟、花等。

制墨名家 安徽屯溪老街胡开文 三国魏韦诞:“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南北朝张永 南唐安徽徽州李廷圭 李廷圭本姓奚,因为南唐后主制墨,赐李姓。李廷圭墨以松烟、珍珠、龙脑、白檀、鱼胶为原料,制成的墨坚如玉,宫中用来画眉毛。

到明代李廷圭墨贵如珍宝。 宋张遇、潘谷 元张万初 明程君房、叶玄卿、方于鲁 清曹素功、胡开文。

曹素功墨造型美观,曾制一套“经常应世墨”36锭,每锭刻印黄山一峰,表现安徽黄山36峰全景。 砚台 [编辑本段]文房四宝之一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如果要探究起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

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

这四大名砚分别是:唐代时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晚唐时出产自安徽婺源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潭的洮河砚。由于产于当时的“四大名砚”存世稀少,砚台的材质、款式各不相同,现在我们把产于清代的“四大名砚”的价格罗列其下,好给投资人在投资收藏时有一。

砚台的砚怎么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砚台的砚怎么写

知识

温暖辞职怎么写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温暖辞职怎么写,内容包括最简单的辞职信怎么写,书面辞职怎么写,辞职书怎么写。想回家发展;假如我们是在外面工作,我们辞职的话,就可以写我们想要回家发展了,不想在外面工作了,想回自己的老家工作,守着家孤老。

知识

体验下稻田怎么写

阅读(2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体验下稻田怎么写,内容包括体验农村生活——割水稻作文,写秋天的稻田的作文,描写稻田景色的句子。总评:没有生活,是很难写好作文的。这篇作文的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了享受劳动的快乐,同时把这个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

知识

香字草写怎么写

阅读(2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香字草写怎么写,内容包括香字的草书怎样写,香字草书怎么写钢笔字,香的草书怎么写。“香”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知识

万字连笔怎么写

阅读(3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万字连笔怎么写,内容包括万字墨笔字的写法,行体写法,万字笔顺笔画顺序,"万"字的笔画怎么写。万的笔画数是3画,万的笔顺如下:

知识

肥猪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21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肥猪的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肥猪的英语怎么说,大肥猪用英语怎么说,肥猪英语怎么写。猪的英语是pig。

知识

毛笔字益字怎么写

阅读(23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毛笔字益字怎么写,内容包括(益)字怎样写好看,(益)字怎样写好看,益字繁体怎么写。了解硬笔书法的特点。 2、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并能体现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 3、懂得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能在平

知识

打人道歉书怎么写

阅读(20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打人道歉书怎么写,内容包括打架道歉书怎么写,把人打了怎么写简单的道歉书,六年级学生打架道歉书怎么写。道歉书怎么写其实并不是很难,就是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诚恳的向对方认错,望得到原谅。以下这篇是道歉书怎么写范本:道歉书范

知识

her主格怎么写

阅读(20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her主格怎么写,内容包括her:主格:怎么写,her主格怎样写,her主格怎么写。her的主格是she,在句子中只能做主语。动词或介词后面的宾格只能用her,名词前面的是所有格,如her boyfirendShe ca

知识

厨子招聘怎么写

阅读(1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厨子招聘怎么写,内容包括厨师招聘怎么写,招聘厨师工作内容怎么写信息,招聘厨师一名怎么写。详细内容一定要具体写明招聘的人员等具体事务:1. 先酒楼自我介绍。2. 需要招聘员工的具体要求:年龄,性别,学历要求,能力要求,岗位职责

知识

招募启示怎么写

阅读(2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招募启示怎么写,内容包括招聘启事怎么写,招工启事怎么写,招聘启事怎么写吸引人招工启事怎么写。原发布者:三一作文招聘启事一般要简明扼要,那么招聘启事要怎么写呢,下面提供几篇招聘启事范文供大家参考。 【招聘启事范文一】

知识

独字隶书怎么写

阅读(1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独字隶书怎么写,内容包括邓石如隶书独字的写法,守独的隶书写法,独字的行书写法。守独 经典繁角隶书:

知识

跟上的跟怎么写

阅读(1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跟上的跟怎么写,内容包括跟上的更拼音怎么写,跟上英语怎么写,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话题写作文700字。跟上时代的脚步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那些原本只有夏天才能吃到的西瓜可以在冬天品尝得到,那些只有在春天才能穿的衣服裙

知识

维客梦英文怎么写

阅读(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维客梦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梦梦的英文怎么写,梦的英文怎么写,梦英文怎么写怎么读啊。dream 名词 n. 1. 梦[C]I had a bad dream last night. 昨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噩梦。 2. 白日梦

知识

喘息的拼音怎么写

阅读(21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喘息的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喘息的拼音是什么呢,喘着气的拼音怎么写,喘息的读音。哮喘、气喘吁吁、苟延残喘、吴牛喘月、气喘、喘息、咳喘、喘证、残喘、气喘如牛、喘鸣、喘喘、喘咳、喘不过气来、喘急、蝉喘雷干、喘息未定

知识

中国有哪四大砚台

阅读(223)

1.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2.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西麓武溪,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砚

知识

怎样处理砚台上剩余的墨水

阅读(1083)

砚台中留有的墨汁是暂时不用,可以用砚台盒盖盖好,但是要尽快用完。切不可在里面使砚台变干。尤其是对比较好的砚台,每次不用了都要清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养起来。下次使用时,要将养砚的水倒掉,注入新的清水研墨。墨如果在砚台中干了,对砚台面损伤

[/e:loop]